我就是这么失败,也是这么成长的!(2014年备考经历)

这是我2016年写的文章,回忆的是2014年的备考经历,给B站的同学做个参考。
2014年,我参加了国家公务员考试,顺利进入面试。经过漫长呕心沥血的备考后,我在面试上折戟沉沙,一败涂地。
心态
2014年,我毕业已经7年了,成为公务员也有5年了。5年时间,我换了3个单位,从外地到了老家,从县直来到了市直。我当时工作已经驾轻就熟,领导同事对我也很认可,业务上也很有起色,一切都像平静的水面波澜不惊。
有时候我会想:我为什么还要考试?
我觉得有两个原因:
一是作为年青人,总是有些梦想。我曾说过“心在云端,安于现状”,这其实跟“白天脚踏实地,夜晚仰望星空”一个意思。我工作历来拼命,干活也从不推脱,到新单位以后,都能迅速赢得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原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也经常跟我联系,有时候周六、周日甚至回到原单位加班。
我从来没有好高骛远,也没有为了考试不惜一切,考试都是在做好本职工作基础上进行的,这就是所谓的安于现状、白天脚踏实地了。但是,在做好这些工作的同时,偶尔我会想:如果有更好的平台,我会怎样?如果到北京去,我会怎样?我觉得这可能就是梦想吧,每个人都可能会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这也是激励一个人进步的动力源泉。
二是生活应该有着另一种可能。公务员生活比较稳定,少有剧烈变化,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基本没有失业的风险。而且因为大家要相处一辈子,所以做人都留有三分余地,很少有撕破脸、掀桌子的情况,相互之间相处起来也较为简单。
但是这种生活一眼就可以看到头,有时候看到那些退休后的老同志,我就可以想到自己将来的样子。就像一条河沿着河道缓慢流逝一样,登高望远,可以看到五六十年以后,它奔向大海的样子。生命缺乏可能性!当然,我是一个比较理性的人,也没有什么裸辞的想法,但总想找一些方法,让生活有另外一种可能,而考试就是成本最低的方法了吧!
我在县里工作时候,经常用这样一句话来鼓励自己: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所以进入面试以后,我心里是雀跃激动的,决定不顾一切考上,到北京去。那时候女儿已经出生,我找来考的那个单位的内部杂志,上面印有幼儿园的图片,我就告诉她:爸爸要到这里工作,妞妞也要到这里去上幼儿园。她就很高兴,呀呀地跟我说:幼儿园,幼儿园!
这个愿望终于没有实现,以后也可能不会再去实现,想想还真是遗憾。
在准备面试中,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要在此时此刻尽最大的努力,竭尽全力地拼搏一次。如果成功那是最好,如果失败也不留一点儿后悔。我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第一个方法:对镜消得人憔悴
当时,我知道对镜子练习可以提升面试水平,就特意去买了一面镜子。每天对着镜子朗读、背诵、说题。
那面镜子是在农贸市场买的,十几块钱的普通镜子,笔记本电脑那么大。我所在的办公室是套间,里面有两个科室,我们在外,另一个科室在里。他们下乡多,房间里经常没有人。我们科室的工作有忙有闲,那段日子恰恰比较清闲。我就把镜子摆到里间大姐的桌子上,每天她下乡以后,我就到那个屋子,关上门,开始背诵说题。我看着镜子中的自己,有时候发笑,有时候发呆,但更多时候是拼命努力。现在回忆起来还历历在目,就好像昨天的事情一样!
大姐看我这么用功,说将来孩子考试的时候,要我指点一下。她的孩子要高考,每天总跟她闹别扭。我对大姐说,我那时候也这样,如果当时用功一点,也许现在就不用这么拼命了。
对镜子说题特别有效,短时间就可以让你改掉很多小毛病。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有些方法的效果会出乎你的意料。后来我又换成了手机,换成了笔记本电脑,虽然形式换了,实质没有变。
第二种方法:字字皆辛苦
先说数据:我当时手打了100多页文档,用A4纸打印出来,厚厚的一本。
什么叫手打呢?就是说那些字,是我一个字一个字敲上去的,没有复制,没有粘贴。这就是真功夫了,没有半点虚假的真功夫。里面有总结的基本语素,有梳理的思路和技巧,有适宜自我认知的话,还有一些非常有价值的观点,可谓“包罗万象”。那100多页的内容,我基本全部背了下来。这里没有任何夸张,我身边的同事都可以作证!当然,现在过去四年多了,很多都忘记了,但正是那次的积累让我发生了质变。这些资料在我公众号(老夏说公务员面试)中都是免费提供的,你可以自行前去下载打印。
有同学问,面试需要背诵吗?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但是背诵的东西应该是自己总结的,不能随便找些大路货背诵。比如,当时我设想考官会不会问:你三十多岁了,为什么还要考公务员?我就准备了下面这样一段话:
我今年已经31岁了,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年少轻狂早已离我远去。我今天站在这里,所做一切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都是理性的决定,我愿意为自己的决定负责,愿意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我有着自己的梦想,白天脚踏实地,夜晚仰望星空,我有时会问自己,你还记得十年前的梦想吗?人如果没有梦想跟一条咸鱼有什么区别。正是白天脚踏实地,对工作认真负责,才为我的进步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还有,我经常在综合分析中提到媒体,所以也总结了一段话:
在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中,媒体承担着独特的社会责任,在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但凡事不可过火,媒体人在报道事实真相之时,要遵循最基本的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和公序良俗。在保障公众知情权的情况下,要维护当事人的适度隐私和基本权益,毕竟不是每一篇的新闻报道,都能以新闻二字为其披上合理合法的外衣,否则,丢失的不仅仅是从业者的专业精神,还有其职业操守。如果你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进,但是如果要以伤害为代价,那我们宁愿离得更远一些。
这些话有可能来自《人民日报》,也有可能来自别的刊物,但都经过我再次加工和梳理,一个字一个字敲上去。这份资料也帮助过很多人,身边考试的同事我都会赠送他们一份。后来我做公众号,这份资料更是被数以万计的小伙伴下载使用,不少人都点赞留言。
我从中最大的体会是:只有认真做,投入感情总结,你的资料才是独一无二的,才是有价值的资料,才是可依仗的资料。
第三个方法是:虽千万人吾往矣
我当时在五楼工作,每到上午10点会下到一楼。那里是信息化展厅,有一个大会议桌,还有三四名同事办公。我最开始就在这个科室工作,他们都是我的好朋友、好同事。
别看我现在录了很多题,也鼓励大家多录题。但2014年之前,我基本没有在公开场合说过题。我那时即便指点别人面试,也多是看看、说说,从来没有亲自下场演示过。
好多人都让我示范一下,我都推辞拒绝了。我觉得主要原因是我不敢。因为挑毛病容易,自己说就难了,我要维护自己的形象。但是,面临竞争激烈的国考,我到底该怎么办?
狭路相逢勇者胜!自古华山一条路。为实现目标,我必须逼自己面对。于是,每天上午10点左右,我就到一楼展厅,在同事面前现场模拟一套题。每次都是他们现场出题,按照正常考试的样子。他们都乐于帮忙,当成工作的调剂。有时候一边工作一边听我答题,互不干扰,真是很有意思的画面。当然,有时候他们也会点评两句。
从接到面试通知开始,一直到去参加培训班,我没有一天中断。有时候,我下午也过去模拟一场。每天至少一套,只会更多,不会更少!说实话,最开始我答得非常烂,烂到想死的地步!我对自己说:我要把自己像一滩烂泥一样摔在地上,再重新站起来!在站起来的过程中,我一定会发生蜕变。我这样一步一步过来。
第四个方法: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我面试是在冬天,天气寒冷,家里也没装暖气。中午的时候,家人都要休息,房子又小,孩子还吵,不适合准备面试。所以每到中午,我就钻到车上去准备。我很多东西都是在车里会背的、会说的。
外面天寒地冻,有时还会冰雪交加,但每当阳光透过车窗玻璃打在身上,我就觉得很温暖。有时候,我还要开一点点小窗户,里面还有些热呢!我就在那里读、背、说。累了以后,就把座位放倒,稍微休息会儿,然后继续到单位上班。
有些同学告诉我,自己没有时间。我从来都是不相信的,这都是借口。时间总会有的,空间也总会有的。只不过要看这件事情对你有多重要,只要你真的放在心上,就会不惜一切代价,找到更好的方法,克服面临的困难。我对此深信不疑。
第五个方法:须得扬鞭才奋蹄
我准备面试时,年前有一个月,年后还有一二十天,这是一个漫长的时间,特别是对全身心投入的同学,更是一种难以忍受的折磨。其中要克服很多困难、厌倦、困惑、否定,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接踵而至,备考就是在战胜这些的基础上缓慢前行。
所以我说,考试绝不仅是考试,只要你真的下功夫准备,跟别人竞争,不管你是否成功,都是一次磨练,都是一次巨大的成长,是难能可贵的。
经过年前将近一个月的准备,过年之后我已经撑不下去了。记得经济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拉纤的河工为了防止有个别人偷懒,就一起出钱雇了监工,那个监工会对那些拉纤过程中偷懒的人施以惩罚,甩他一鞭子,以此来保证效率。这就是典型的花钱买罪受。
我当时就是这样的心态,既然坚持不下去了,那么就把钱给别人,让别人逼自己。所以过年以后,我就到北京交了将近1万块钱,上了一个七天八夜的培训班。去之前我就基本确定,我在培训班也许学不到什么,但这至少可以逼迫我在最后七八天里全身心投入。毕竟钱都给了别人,再不投入,负罪感就太强烈了!我当时上培训班的钱,还是借同事的,真是借钱买罪受。但是,我不想留一点遗憾,我就是要在此时此刻尽我所能,尽我最大的努力。
从第一天开始,我就是那个三四十人的培训班里最优秀的几个。因为我所有的积累,在家里已经完成,到这里就是一个锦上添花。我当时还帮助了几个一起上培训班的同学。我也见识了不少来自名校的毕业生,他们比我更年轻,更优秀,起点更高,学习也刻苦。一个家境不错的女同学,面试水平也不错。她告诉我,之前在家里已经上过一次培训班了,也是因为坚持不下去了,又来上第二次。她每天都学习到很晚,早上五六点就又起来背诵,真的很让人敬佩。我把自己准备的100多页资料给了她,她也好好背了几天。
除了她之外,还有好几个人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一个为命运拼搏的人,都很有意思,都值得在内心珍藏。
2017年国考之后,一位同事的弟弟找我请教面试的事情,我们也说到上不上培训的事情,我告诉他:如果想上的话,立刻去上。上过以后,你就明白面试归根结底还是要靠自己,就没有什么不切实际的奢望了,可以安心备考了!或者到最后关头去上实战班,专门去听理论实在太浪费时间,也太浪费钱了!最后,他没有去上,也顺利通过面试,现在已经在某部委工作。
说实话,上培训班是一种懒惰的方法,但是对那些什么都不懂的小伙伴还是有一定价值的。这里面有一个道理,面试成绩跟你投入的时间、精力、心血关系最大,而在培训班你基本不用思考,只用听别人讲就行,你说是不是懒惰的方法?
失败
具体的过程限于保密要求,不能向大家透露。我只想说,我当时的表现确实不错。但是可能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还比一山高,我得了一个不可想象的低分。不管笔试考多少分,我都翻不了盘。
我平静接受这一切,甚至连一点儿负面情绪都没有,还是那句话:尽吾力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只要你走在努力的路上,成功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而且,谁说必须考上才有收获,那我们的眼光岂不过于短浅?你听我讲这些经历,难道觉得我在其中没有任何改变吗?
在这个过程中,我的信心、恒心、语言表达能力、总结思考能力,以及面对失败的能力,都获得了极大提高,这是一次难得的蜕变啊!
考试绝不仅仅是考试,是一次难能可贵的成长
那一段日子,我确实感到了自己的成长,就好像秋天的玉米,每个白天和夜晚都在生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这是久违的生命体验!成功让人欣喜,失败让人难过,这是常理,我不是不知。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我也确实走了太多弯路。有一领导问我:“你那么忙,为什么还要坚持讲课?”
我突然鼻子发酸:“我是什么人,您很清楚,能一步步走到这里,真的太不容易了。我们这些农村出来的孩子,一头扎进公务员队伍,好像进入了黑漆漆的河底,有着太多的不解和疑惑,我是靠着远超别人的努力才逐渐好起来的。但是走了太多冤枉路,做过很多错误的选择,有些选择耽误了很多时间。我知道那些考试的弟弟妹妹们,在付出怎样的努力,心中又有怎样的迷茫,我想把我的经历和经验告诉他们,能让他们少走几年弯路。”
我至今记得,2009年我去参加第一次公考面试,我的父亲在一个柳树下许愿,希望我能考上;我的母亲到老家的庙里许愿,希望我能考上。后来,父亲到老柳树那里放了鞭炮,母亲给庙里还了100块钱。这画面永远定格在我心底,每次想起都要泪水划过脸颊。
我们要经历很多失败,也许一辈子也不会有大的成功,但那又怎么了?吾辈何惜一战!我就是要努力,就是要进步,就是要生命多几种可能。
如果这台阶有100级,不管身在100级,还是99级,我就是要上几个,再上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