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少年结束了漂流,恰如我们结束了哲学

2021-10-05 23:03 作者:Bullepop  | 我要投稿

其实十一之前这番完结了,本来想着写点什么谈一下自己三个月来看这部作品的感受,但是一过节就不想写了,加上结局乏善可陈没了什么动力。思来想去还是写一点自己的主观感受吧。

这部番的观看体验是不友好的,事实上我觉得制作组在做这部番的时候是没有过多的考虑观众的角度,而是制作者自己的角度更多一些。但同时这种完全不考虑观众,只考虑自我意识的表达如果真的能看下来那多少也会有和作者的一些神交吧。

如果说我看其他的番更多的是一种看小说的感觉,至少随着故事的发展到最后总会有个结局。那么这部作品则更像是一本散文式的游记,这倒是符合了《漂流少年》这一主旨。游记没有什么起点,似乎也不存在终点,不过是漂流,写到了哪便是哪。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部作品就做到了这一点,《漂流少年》本身有一个不是很强的主线,那就是主角他们在这个漂流到异世界过程中寻找一个回到原来世界的方法。但是每一集的形式就很散文了,把每一集单拎出来做故事也不影响整部的作品。

如果只说整体,漂流少年其实是一个比较老套的青春期男孩遇到女孩,然后成长起来的故事。但是精彩之处在于,每一集的故事却都有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而且每个观众会出于自己不同的人生履历对每一集给出自己独特的解读,这就是《Sonny Boy》作品的魅力所在,它不局限于主动的表达,而是表现在主动的引导,引导观众去思考,去理解我想从这个故事中看到什么。那么接下来我就谈谈我看到了什么。

比如前三集,一群懵懂的少年迅速的被抛入陌生的环境,最后会变成什么?大逃杀,还是原始社会?都不是,他们被迫漂流但至少部分人拥有能力,于是秩序建立了,神似于古代的祭司掌握着社会的生产,能力者构建起社会的基本秩序,货币开始产生,社会开始分工。

又比如后面,谈到了死守正义秩序的猴子,人们对长良是漂流始作俑者的怀疑,无缘无故突然出现的将自己比作上帝的老师,众人发现的以长良视角而存在的电影世界,校长的现身,黑狗的出现,黑狗对过去世界的描述,高度集权的学校制度下让朝风他们寻找战争,希的死亡,到最后靠小哥的科学推测他们回到了一个长良选择的希还活着的世界。

每一个故事都可以写出很多的思考,但是当我重新回顾这部作品时,我却想到了哲学

没错,就是哲学,哲学的目的是什么,相信大家都知道: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于是,重新回顾,我发现,整个故事就是一个认识漂流世界,改造漂流世界的故事,是一个逐渐从混沌到清晰,从神学到科学转变的故事。

一开始的混沌,人类是迷茫的,于是原始的秩序与崇拜建立,无能力者只能相信有能力者建立的校规,否则只能受到神罚,然而神不止一个,朝风这样的能力者想要打破旧神成为掌控自己的新神。再后来,神的战争结束了,人们战队分出了阵营,一部分靠有能力的神活着,被剥削,被庇护。印度小哥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要相信神,他只相信数据,相信科学。于是往后意识对立了。

在无端的漂流中重要的不是怎么活下去,而是怎么活出来,当物质生活有瑞穗这一保障后,真正的哲学便开始了。当一群人流落荒岛,发现荒岛上物品诡异的燃烧,第一次的认识世界便开始了,人们只愿意相信情绪支配的现象,却不愿听印度小哥解释现象产生的原因,于是原始的对瑞穗这一“物质之神”的弑神运动开始了,但是这些被情绪支配的人,却没有找到真正的原因,印度小哥也只能找到最表象的原因。一个对世界的初步认识达成了,在人们的探索下基本的哲学认知建立了。

后面的生活下,人们逐渐的认识了这个世界,但是面对光怪陆离的世界,多数的人选择相信了神,不管是像明星这样可能只是听到过校长声音的“祭司”,还是后来出现的自称自己就是神的老师。当学生们无法对自己的现状予以解释时,神学便占了上风。

转折出现在电影世界,长良是这个世界的观察者,印度小哥想通过电影剪辑这一“科学方法”帮助人们回到现实世界,但是最终失败了,他所剪辑的也不过是长良作为观察者存在的虚幻的唯心主义的世界,这个世界他们甚至都无法触碰。但是这是一次伟大的尝试,是他们第一想通过“科学”取代神学。

后来,毕业了,分道扬镳。相信神治的的人选择了老师,相信人治的人选择了明星,长良他们保持中立选择继续漂流,只有印度小哥选择相信科学。

到最后,我们也知道了结局,对比现实社会,古代人治的帝王最后成迷于权力,最后总会脱离现实想寻找永生,而在漂流世界里,永生确实一直存在的,成迷于这个世界里的帝王明星最后也脱离了这个世界的规则,寻找死亡。朝风他们被老师这样的神明恩泽,寻找战争,完成神的目标,却对希见死不救,既没有成神,也丧失了人性。只有长良他们最后在不断地认识世界中,与印度小哥合作,相信了科学,找到了世界的奇点。最后创造出一个希还活着的世界。

虽然即使这个世界的存在,最后也是基于长良自己的一点的“唯心”之观,但也不过是一个相对于现实世界的平行世界,也可以算是唯物的世界了。

所以如果说这个作品让我看到了什么,那么最终它让我重新产生了哲学的思考,我们受制于这个现实的世界,会得出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但是如果我们处在一个自己不能解释的世界里呢?什么才是重要的?是我思故我在的眼下,还是存在主义包裹的这个岛屿,当我们不能解释当下的现状,是否会相信神的存在才是正确的。

长良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在原本的世界里他便不是一个愿意思考的人,不关心社会,也不关心周围的一切,但是到了这个世界,思考与探索才是解释这个世界的唯一答案,于是他不得不面对了,面对希的热情,面对人们诋毁和质疑。最后回到了现实世界,他也成长了,开始关心周围的人,周围的事,大步向前,离开车站,面对人生。

前进吧少年

只是他选择离开漂流世界的那一刻,哲学的思辨也结束了,上帝死了,因为现实世界里唯物主义者不相信上帝,存在才是一切,我们最终也不可能永远在漂流的虚妄里当一个永生的少年。我们选择了面对,面对一个糟透的世界,这个世界一直下雨,但总会有晴天,总会有新生的雏鸟,和爱雏鸟的少女希。

于是即使现实的世界太过无聊,但至少我们曾经探讨过哲学,在哲学的世界中漂流,我们曾经战胜过神,我们结束了神,结束了哲学,在一个不太完美的世界里,获得新生。


少年结束了漂流,恰如我们结束了哲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