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恐怖的不是万圣节,是资本驱动的血肉磨坊

2023-05-31 13:16 作者:有趣的实验88  | 我要投稿

我一直搞不明白“万圣节”这种东西,对于亚洲人的意义何在,大概是能为商家制造一个促销的借口吧?我这种直男思维最大的弊端就是很容易没有女朋友,好处则是不容易凑热闹。韩国刚刚发生的万圣节惨剧充分证明了我这种选择的正确性,不去凑热闹.


截至目前已经有高达151人死于这次惨烈恐怖的万圣节,其中包括几名中国同胞,这当然是一件让人痛心的事情,死者多半都是些年轻的姑娘小伙,他们的猝然离世让人惋惜。

却也令人反思。

前几天,韩国还爆出面包店员工加班被卷入机器死亡的事故,随后“巴黎贝甜”一方的处理居然是“将事故机器包起来,给我继续加班,把损失的给我补起来!”人命,在这种人手里就是纯纯的赚钱“燃料”而已,燃烧你的生命,充满我的腰包。

这次严重踩踏事故其实是一个道理:消费主义洗脑下人格尊严的丧失,人命的“原材料”化。

在消费主义洗脑之下,为了赚钱,为了商业竞争,为了无休无止的欲壑难填,人命只能是某种毫无意义也不值得怜悯的燃料,与汽油、天然气、电力,是一种东西。他们现在连伪装都不愿意伪装了,用华丽浮躁璀璨的装潢装修晃花了一大群少男少女的眼睛,在装帧精美的血肉磨坊里吞吃掉他们的血肉,骨头都舍不得吐一根。前几天被卷进机器里丧生的女孩家属,收到的“慰问品”竟然就是两大箱“巴黎贝甜”的面包蛋糕,上面浸染着他们女儿一样的年轻人的血汗。

残酷吗?

残酷。

这次踩踏事件还远远谈不上结束,不过我觉得多半就是不了了之,不会有真正需要负责的人出来负责,献祭两个替死鬼,该玩的游戏继续玩。会有下一个万圣节、情人节、这个那个莫名其妙的洋节。

关于这些洋节的泛滥,早已有无数人说过其中的逻辑,不少人耳朵都听起来老茧了,却并没有什么用。为什么商家总是炒作洋节,不爱炒作东亚人自己的节日,比如端午节春节?因为这些老节没有“增长点”。

商业的精髓并不完全在于出货量,最重要的还是增长点,洋节才有增长点,才能制造新的需求,哪怕这种需求并不是必需的,这就是资本主义的逻辑。

这种逻辑比比皆是。

东亚人从来不吃面包,吃也是吃个稀罕,然而强行推广的所谓“西方生活方式”却可以把这个产业搞成某种“格调”,然后就有了新的增长点,就开起新的血肉磨坊。

东亚人也从来没有什么“万圣节”,你要想过瘾,中元节鬼节清明节不够你闹腾的?搞个洋节也能搞成“格调”,仿佛浮在空中的阿飘也和蔼可亲了许多许多。

东亚人也自古以来喝豆浆,豆浆比牛奶差在哪儿了?搞个“每天一斤奶强壮XX人”,于是就有了新的增长点,制造了需求培养了产业,殊不知一不小心搞了点建筑材料进去。

增长点很重要,甚至重过了生命。

所以,恐怖的不是万圣节,恐怖的是这种商业逻辑下一个又一个的血肉磨坊。

你躲得开这个,躲不开那个;你自己躲得开,你家人躲不开;你躲开了这一代,躲不开下一代。韩国踩踏事故150多人尸骨未寒,家人余悲未了,下一个血肉磨坊已经张开了血盆大口等着你了。不在韩国就在日本,不在日本就在中国,有的搞得煞有介事,有的就要寒酸很多,不过不会有什么本质区别的。

梨泰院的悲剧是一种因为讽刺意味而显得尤其沉重的悲剧,万圣节,踩踏,高达150人的死亡,封闭空间,残酷而漫长的年轻生命的逝去,无不让人出离愤怒,也对这一切感到绝望。你不知道这些血肉磨坊会开到什么时候,你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躲开,你更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你的儿女们会面对什么样的世界,会不会在一片光鲜亮丽中,被碾碎成燃料。

一切忠告都显得软弱无力,但是还是要说,闭口不言等于投降,向血肉磨坊的投降。

远离消费主义

钻石,狂欢,闪闪发光的一切,都没有生命更重要:活着才能有更多的可能,献祭给了血肉磨坊,就什么都没有了。

这个世界很大很大,辽阔而充满了无穷多的可能性,你能去森林,去草原,去高山,去旷野,去寻找鲜活而璀璨的生命的价值。一切身外之物终究是身外之物,钻石和华服撑不起你生命的重量,依靠这些东西撑起来的所谓“生活”,无非是苦了自己、肥了别人。

只有跳出去,逃出这个血肉磨坊,才是唯一的出路。就像那些被踩在脚下的鲜活生命,在消逝的最后一刻肯定是后悔的,是痛恨自己怎么会来到这么一个表面光鲜实质血肉横飞的人间地狱的,是幡然醒悟的,是追悔莫及的,是痛彻心扉的。

不要让这一切降临到你的身上。

早知如此,何必踏进这个拿你自己当干柴烧的血肉磨坊?


恐怖的不是万圣节,是资本驱动的血肉磨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