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MIT 2016 Quantum Physics I Lecture Note 2

2023-08-04 16:00 作者:陈和益  | 我要投稿

Quantum Physics I, Lecture Note 2 | Quantum Physics I | Physics | MIT OpenCourseWare

https://ocw.mit.edu/courses/8-04-quantum-physics-i-spring-2016/resources/mit8_04s16_lecnotes2/

Chapter 2: Experiments with photons (关于光子的实验)

1 Mach-Zehder Interferometer 马赫-曾德尔干涉仪 

我们之前已经讨论过马赫-曾德尔干涉仪,如图1所示。它包括两个分束器 BS1 和 BS2,以及两面镜子。在干涉仪内部,有两束光,一束经过上方支路,另一束经过下方支路。这在 BS2 之后延伸出去:上方支路延伸至 D0,而下方支路延伸至 D1。

Figure 1: The 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

  上述图中的垂直切面与两束光线相交,我们可以询问在那束光线上找到光子的概率。为此,我们需要两个概率振幅,或者说两个复数,它们的模的平方将给出概率。我们可以将这个信息编码成一个由两个分量组成的向量,如下所示:

(1.1)

  这里,α 是位于上方光束的概率幅,而β 则是位于下方光束的概率幅。因此,|α|² 将是在上方光束中找到光子的概率,而|β|² 则是在下方光束中找到光子的概率。由于光子必定位于这两束光线中的一束中,我们必须满足:、

(1.2)

按照这个表示法,在光子明确位于其中一束光线中的情况下,我们会有:

(1.3)

我们可以使用向量加法和乘法的规则,将状态(1.1)视为这两个更简单状态的叠加:

(1.4)
Figure 2: 图2:相移器,相位因子为 e^iδ。振幅将与相位相乘。

在图1所示的干涉仪中,我们在下方支路中加入了一个“相移器”,这是一块材料,其唯一效应是将概率幅乘以一个固定相位 e^iδ,其中 δ ∈ R。

如图2所示,设备左侧的概率幅 α 变为设备右侧的 e^iδα。由于相位的模为1,相移器不会改变找到光子的概率。当相位 δ 等于 π 时,相移器的效应是改变波函数的符号,因为 e^iπ = -1。


  现在我们来详细考虑分束器的效应。如果入射光子从上方击中一个分束器,我们将认为该光子属于上方支路,并用(1,0)表示。如果入射光子从下方击中一个分束器,我们将认为该光子属于下方支路,并用(0,1)表示。我们在图3中展示了这两种情况。分束器的效应是为每种情况提供一个输出波函数:

(1.5)

正如您从图表中所看到的,对于从上方射入的光子,s 可以被视为反射概率,而 t 可以被视为透射概率。同样地,对于从下方射入的光子,v 可以被视为反射概率,而 u 可以被视为透射概率。这四个数 s、t、u、v 在线性性质的作用下,完全刻画了分束器的特性。它们可以用来预测在任何入射光子的情况下的输出情况,这些光子可能具有从上方和从下方射入的概率。事实上,一个入射光子状态(α,β)会产生以下输出

(1.6)

总之,我们可以看出分束器产生了以下效应:

(1.7)
图3:左侧:从上方射入的光子;s 和 t 分别是反射和透射概率。右侧:从下方射入的光子;v 和 u 分别是反射和透射概率

我们可以将分束器的作用表示为对入射波函数进行矩阵乘法,矩阵为二乘二的矩阵:

(1.8)

我们现在必须确定关于 s、t、u、v 的限制。因为概率必须相加为一,方程(1.5)暗示着:

(1.9)

(1.10)

我们使用的分束器被称为平衡型,这意味着反射和透射的概率是相同的。因此,所有四个常数的模的平方必须相等:

(1.11)

让我们尝试猜测一下这些值。我们可以有:

(1.12)

如果对归一化的波函数(或列向量)进行作用后无法得到归一化的波函数,那么这种情况会失败。因此,我们尝试使用一些波函数对:

(1.13)

尽管第一个示例有效,但第二个示例不行,因为 |1|² + |1|² = 2 = 1。通过改变 v 的符号可以轻松修复这个问题:

(1.14)

让我们验证这个矩阵在一般情况下是否有效。因此,对一个状态(α,β)进行作用,其中 |α|² + |β|² = 1,我们发现实际上得到的状态已经被很好地归一化了。总的概率正是我们所期望的。

(1.15)
(1.16)

在方程(1.14)的右下角的负号意味着从下方射入的光子,在被反射时,其振幅将被改变一个符号,或者等效地说,会产生一个相移 π(请验证这一点!)。这个效应在实际中当然是存在的。典型的分束器由一块玻璃板组成,在一侧涂有反射性介质涂层。涂层的折射率被选择为介于玻璃和空气之间。只有当光线遇到折射率较高的材料时,反射才会引起相位变化。这在从空气到涂层的过渡中是成立的,但在从玻璃到涂层的过渡中则不成立。因此,由方程(1.14)表示的分束器如果将其涂层放在背面,透射波不会产生相位变化。

  另一种可分束器概率矩阵是:


(1.17)

这将通过在涂覆介电涂层来实现。您可以快速检查,就像前一个矩阵一样,它的作用也会保持概率不变。我们将称左侧的分束器为 BS1,右侧的分束器为 BS2,它们各自的矩阵将是:

(1.18)

将这两个分束器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图4所示的干涉仪。如果我们现在假设一个从左侧射入的入射光子波函数(α,β),那么进入探测器的输出波函数是通过首先作用于 BS1 矩阵,然后再作用于 BS2 矩阵得到的:

(1.19)

借助这个结果,对于任何输入的光子状态,我们可以立即写出进入探测器的输出光子状态:

  如果输入的光子束是(0,1),则从干涉仪输出的是(1,0),因此光子将在D0处被探测到。这在图5中有显示。我们可以制作一个非常简单的表格,列出可能的结果及其相应的概率P:

(1.20)

图4:马赫-曾德尔干涉仪,标示了输入和输出波函数。
图5:从下方射入的光子将进入D0。

图6:封住其中一条路径可以改变在D1处探测到光子的概率。


现在,按照图6所示的指示,封住下方的光路。那么会发生什么?最好是系统地追踪一下。输入的光束,经过BS1的作用,会产生:

(1.21)

这在图中被指示出来,在BS1的右侧。然后,下方支路被 阻挡,而上方支路继续进行。上方支路到达BS2,这里的输入是(1/√2,0) ,因为下方支路没有发出任何东西。因此,我们得到一个输出:

(1.22)

  

  在这个实验中有三种可能的结果:光子可以被阻挡吸收,或者进入两个探测器中的任何一个。正如我们在图表中所看到的,这些概率是:

(1.23)

值得注意的是,在封住下方光路之前,我们无法将光子送到D1。现在到达D1的概率为1/4,通过封住一条光路而增加了概率。



2 Elitzur-Vaidman Bombs 

伊利泽-威德曼炸弹测试问题

为了看到通过封住一条光路使光子到达D1是多么奇怪,我们考虑一种由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物理学家Avshalom Elitzur和Lev Vaidman提出的虚构情境。他们想象了一种特殊类型的引爆器:光子探测器。一个狭窄的管道穿过每个炸弹,在管道的中间有一个光子探测器。要引爆炸弹,只需将一个光子送入管道。然后,光子被光子探测器检测到,炸弹爆炸。然而,如果光子探测器有缺陷,光子根本不会被检测到。它在管道中自由传播,从炸弹出来,炸弹不会爆炸。

  这是我们想要解决的情况。假设我们有一些艾利兹-韦德曼(EV)炸弹,但我们知道其中一些已经失效。在不引爆炸弹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判断一个炸弹是否可用?为了问题的完整性,假设我们无法在不破坏炸弹的情况下检查探测器。

  我们似乎面临着一个不可能的情况。如果我们将一个光子送入探测管道,什么都不发生,我们就知道炸弹是有缺陷的,但如果炸弹是可用的,它就会爆炸。似乎不可能在不测试的情况下确认炸弹内的光子探测器是否工作。但在经典物理学中确实是不可能的。然而,在量子力学中并不是不可能的。正如我们将看到的,我们可以进行一种被称为“无相互作用测量”的操作!

现在我们将一个EV炸弹放置在干涉仪的下方光路上,并将探测管道正确对准。假设我们像图片中所示发送了一个光子。如果炸弹是有缺陷的,就好像没有探测器,干涉仪的下方支路是自由的,我们发送的所有光子最终都会进入D0,就像在图5中一样。

图7:一个马赫-曾德尔干涉仪和一个插入在下方支路上的艾利兹-韦德曼炸弹,探测管道已经正确对准。如果炸弹有故障,所有射入的光子都会最终到达D0。如果一个光子最终到达D1,我们就知道这个炸弹是可用的,尽管这个光子从未进入炸弹的探测器中!

(2.24)

另一方面,如果炸弹工作正常,我们就会面临我们在图6中的情况,即我们在干涉仪的下方支路上放置了一个障碍块

(2.25)

假设炸弹正常工作。那么,在50%的情况下,光子将击中它并引爆,25%的情况下光子将到达D0,我们无法判断它是否有缺陷。但在25%的情况下,光子将到达D1,由于对于有缺陷的炸弹来说,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得知炸弹是可用的!我们得知,即使光子从未通过炸弹,它最终落在了D1。如果您仔细思考,您一定会意识到这是极其令人惊讶和反直觉的。但这是真实的,实验(不使用炸弹!)已经证实这种无相互作用测量确实是可能的。



MIT 2016 Quantum Physics I Lecture Note 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