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苏联为什么后来都放弃了研制“核动力飞机”的计划?
1945年7月15日,随着美国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的一声巨响,人类正式进入核能时代。在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核动力领域展开激烈竞争,几乎所有种类的武器都与“核”联系起来。

有意思的是,美苏经过多年研制却只在潜艇、大型船舶上使用了核动力,其他核动力武器的研制都被放弃,代表就是核动力飞机。那么美国和苏联为什么后来都放弃研制“核动力飞机”呢?

与战略核潜艇类似,美苏研制核动力飞机是用于核大战而非常规战争。因此核动力飞机的使用要满足两个条件:一,非战时的安全性;二,隐蔽性;三,核动力飞机不能突破国家的承受极限。

但核反应推的某些技术瓶颈导致核动力飞机存在几个重大缺陷:一,速度太慢而容易被发现;二,体型过大而导致维护成本过高和安全性过低;三,设计上存在引发重大核事故的高风险。

正因如此,美苏的核动力飞机在五十年代很快陷入困境。与此同时,美苏的弹道导弹技术发展却是突飞猛进,替代了核动力飞机的战略作用,这更导致核动力飞机的研制沦为“鸡肋”项目。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美苏两国相继放弃了研制核动力飞机的计划,而其余大国也在美苏影响下放弃研制核动力飞机。直到今天,核动力飞机的普及使用依然是全人类都没能攻克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