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RF—关于发射器的原理、历史、简介与杂谈》(016)

2013年,NERF共发表了3款滑块式上膛的发射器,分别为所属于精英系列的精牛与精英幽灵(Spectre REV-5·N-STRIKE ELITE·2013)和所属于木兰系列(REBELLE·2013-2018)的守护弩(Guardian Crossbow·守护天使发射器·REBELLE·2013)。
这三把发射器共同点在于继承了蜂火(SWARMFIRE·DART TAG·2012)和激速(SPEEDSWARM·激速发射器·DART TAG·2012)的变革,优化了空保的所处位置。经典系列与早期的DT系列的弹轮式发射器,均为一个发射管有一个对应的空保,而精牛等发射器将空保缩减为一个并集成与气缸头部,此点极大的降低了发射器的注塑与组装成本。
精牛可以认为是小牛的升级版,弹轮式载弹发射器,载弹量6发,发射精英弹,滑块式上膛,可连发。
与小牛一样,精牛左侧也有弹轮侧开按钮,不同的是,精牛的侧开角度更大,这使得玩家装弹更加轻松。精牛的弹轮旋转系统承袭自老幽灵,均与滑块,或者更准确的说,精牛是与推杆联动。不过不同的是,老幽灵的弹轮是在拉动滑块时联动旋转,而精牛则是在上膛完成并激发后才会使得弹轮旋转。这种设计很好的避免小牛经常出现的因为扣扳机不到位而造成的弹轮旋转不到位的情况发生,但实际上,由于使得弹轮步进旋转的零件材质较软,所以精牛依然会发生弹轮旋转不到单位的情况。
小牛的手柄底部设计有一个钩子,这种钩子在精英系列发表后的一段时间内有数把发射器应用,诚然,均为弹轮式和夜巡式。这种钩子最大作用是允许玩家在双持发射器时,通过钩子勾住滑块上的特定点来实现双持上膛。这是一种娱乐性大于实用性的设计,因为其要求要有足够的技术经验,玩家需要用力缓慢的才能使用钩子给另一把发射器上膛,这在下场中非常不便而无用。这也是为什么仅有几把发射器应用了这种设计的原因。
精牛的连发很有趣,其与之前NERF设计为弹匣式发射器所设计的连发装置有很大的不同。小牛的扳机扣下后会直接接触释放板并使之下移,当我们拉动滑块到最后位置时,滑块会自动放开推杆使之被弹簧推动压缩空气发射软弹,而无需如同弹匣式发射器一样,需要将滑块复位才能发射。当我们是滑块复位后,滑块会自动抓住推杆,使得发射器可以进行下一轮发射。这种连发射击源于快6,并做了精简,使得无法续复杂零件就可以实现连发,极大的丰富了手枪类发射器在下场中的实用性与居家中的把玩性。
值得一提的是,精牛最早于2012年7月28日在EBAY的一场在线拍卖中曝光,不知名的卖家提供了全新的发射器的盒子正面与背面图,最终这款发射器以创纪录的1125刀被一名不知名的买家收入囊中。
精英幽灵可以看作是老幽灵的升级版,在外观基本未变的情况下,将内构改为了直塞式气缸。
精英幽灵采用弹轮式载弹,载弹量5发,发射精英弹,滑块上膛,设计有模块化的前管与尾托接口。
精英幽灵的功能与老幽灵完全一致,甚至其前管与尾托仅仅只是更改了配色,依旧使用旧模具,我们甚至可以在尾托上看到经典系列的标志。虽然更改为直塞式气缸,但精英幽灵的弹轮旋转原理依然与老幽灵类似,老幽灵的弹轮与压缩气缸联动,而精英幽灵则与推杆联动,当我们向后拉动推杆上膛完成的同时,弹轮旋转一格,这种设计使得我们玩家在使用时每次上膛发射只能旋转一次弹轮,无论我们怎么拉动滑块也不会再次旋转。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为拉动不到位而导致的弹轮旋转不到位的情况发生。诚然,精英幽灵依然有弹轮旋转不到位的情况发生,原因在于使得弹轮步进的零件材质较软,在运行时发生性变导致步进不到位而使得弹轮无法旋转到位。
守护弩是一款弩造型发射器,采用弹轮式载弹,载弹量6发,发射精英弹,可连发。
守护弩的弩臂需要自行组装,并且无法拆下,同时这个弩臂只是个装饰部件,包括皮筋材质的弩弦在内,都不参与发射器的实际发射。这种套路在先驱者时代就非常常见,不过不同的是,守护弩的弩弦与推杆连接在一起。其设计目的是再上膛时模拟弩弦被拉开蓄力,单玩家也可以通过拉动连接部分或是弩弦来实现上膛。理论上只要玩家的手指足够强力,那么即使在双持下也可以通过拇指来拉动连接部分实现双持上膛。
守护弩的弹轮旋转机构的联动方式与精牛一样,均为击发时转动弹轮,诚然,两者的步进零件的外观完全一样。但这些都不能证明守护弩是精牛的拉皮产品,对比内构我们会发现,两者有很大的区别,尤其是连发装置。守护弩的连发装置类似于弹匣式发射器。
有趣的事,2016年发表的模块横冲(Battlescout ICS-10·N-STRIKE MODULUS·2016)的内构零件与守护弩的重合率在80% 以上,两者的差距仅在于模块横冲取消了弹轮步进机构和连发机构,并对释放和扳机做了修改。

截止2022年9月发表于2013年所属于僵尸系列的僵牛,以及所属于木兰系列的母牛(SWEET REVENGE·甜蜜复仇发射器·REBELLE·2013)为NERF历史上最早的击锤式上膛发射器。
击锤是发射器的诞生与NERF全面采用直塞式气缸有着巨大的关系。NERF实现击锤式上膛的前提是,推动空气的部件能塞入手柄中,并能为其预留出足够的运行空间,很显然,在这两条面前,反塞式气缸都不符合。
僵牛是一款弹轮式载弹的发射器,载弹量5发,发射精英弹。
僵牛所采用的击锤式上膛模式使得玩家可以实现完美意义上的双持上膛,无需使用一把发射器为另一把发射器上膛,而只需拇指即可以做到。虽然僵牛在设计方面没有连发功能,但玩家依然可以在扣住扳机的前提下快速连续下压击锤来实现伪连发。诚然,这种操作娱乐性非常好,但却会降低射程。
虽然僵牛的弹轮载弹量只有5发,但玩家可以为其更换3D打印的弹轮来使其载弹量最大增加至8发,并且还可以更改发射物,使得僵牛可以发射MEGA弹或是球弹。
母牛是一款弹轮式载弹发射器,载弹量5发,发射精英弹。
从结构来看,母牛与僵牛完全一致,两者的区别仅在外观上。
相对于僵牛只有孤零零的一把发射器,最早的母牛是以套装形似发表的,套装带有NERF历史上最早的专用枪套和一个护目镜,而价格仅仅比僵牛贵了5刀,简直不能再良心。

截止2022年9月,发表于2013年的属于僵尸系列的僵散,为NERF历史上最早的采用弹壳式载弹的发射器。
僵散可以认为是双管的另一种进化版本,其采用折管式上膛,弹壳式载弹,每个弹壳载弹3发,尾托可额外装在3枚弹壳。
僵散是双管的进化版本的依据有二,其一两者皆为折管式上膛,其二两者皆为一次发射多枚软弹。
僵散的弹壳最大装载3枚软弹,装入发射管后由一个气缸提供动力。发射器的空保集成于气缸头部,共有三枚,可能是一组,这意味着弹壳中必须要装入全部三枚软弹,才能够解锁空保。有趣的事,算上装入发射管中的一枚弹壳,僵散最大可以同时装载4枚弹壳,但奇怪的是,NERF随包装只附带了3枚,而由于没有弹壳补充装,玩家只能再次购买一把僵散或是3D打印一个弹壳才能凑齐4个弹壳。值得一提的是,玩家为僵散开发了大量的其他发射物的蛋壳,如发射MEGA弹、球弹、发射2枚或是1枚精英弹的弹壳。
弹壳作为真铁的必备零件,在NERF世界却直至2013年才推出类似的发射器可能与软弹和气缸有关。首先对于孩社来说,先驱者时代的各种大型奇型软弹推出软弹的话,会造成弹壳、发射器体积过大,气缸产生的推力太弱射程不理想的问题。而经典时代虽有经典弹,但当时主流的限制性能的反塞式气缸并不能为蛋壳中的多枚经典弹提供有效的发射动力,而一枚弹壳一枚软弹毫无性价比又增加玩家把玩时的麻烦。
而精英系列开始常规采用的直塞式气缸有效的解决了前面的几个问题,直塞式气缸能有效的同时为多枚软弹提供发射动力,并保证一定的射程,这就使得孩社的设计师可以将多枚软弹装入一个蛋壳发射,最终解决了性价比与麻烦的问题,甚至还增加了把玩趣味性。
僵散的上膛很有趣,可能与双管类似,玩家解锁并下压发射管的作用是安装弹壳,并未上膛做准备。从内构来看,玩家将发射管复位才是真正的使发射器上膛的操作。
僵散作为一款采用弹壳载弹的霰弹枪造型发射器,确实还原了抛壳动作,在一定程度上。由于弹簧力度不足,原装僵散只能将弹壳抬高出装弹口一点距离,这可能有安全以及避免弹壳受损的考虑在里面。玩家只能通过修改发射管内部的壳体来更换更强力的弹簧来实现弹壳从装弹口飞出的真抛壳操作。

截止2022年9月,发表于2014年所属于MEGA系列的的沙漠之鹰是首个采用内置弹匣的直塞式气缸发射器。
沙漠之鹰采用内置弹匣式载弹,最大载弹量3发,滑块式上膛,发MEGA弹。
内置弹匣起源于DT系列快6和快16,其本意可能是为外置弹而设计的。柱状软弹内置弹匣发射器适合于一些造型固定的发射器,主要是联名发射器,而事实上除了沙漠之鹰、极光系列(ULTRA·2019-现在),其余的6把柱状软弹内置弹匣发射器均为联名款。在2020年,NERF推出了历史上最早的采用内置弹匣的电动式发射器战马(Charger MXX-1200·战马发射器·RIVAL·2020),2022年NERF甚至推出了一款发射柱状软弹的电动飞轮式的内置弹匣发射器——P90(Compact SMG·FORTNITE·2022)。
手动内置弹匣式发射器在柱状软弹上表现平平,但却在竞争者系列(RIVAL·2015-现在)球弹发射器上被发言光大,截止2022年9月,竞争者系列共有12款发射器采用内置弹匣式载弹。这种情况的出现原因,在于球弹的体积更小,并且可以以任何朝向堆叠的同时保证供弹,这直接使得球弹的内置弹匣可以拐弯,这是只能纵向堆叠无法拐弯的柱状软弹所无法做到的。而能够拐弯的球弹内置弹匣有了柱状软弹内置弹匣所没有的两个优点,其一,在固定的体积内载弹量更高,其二,可以让外观有更大设计空间,不会被弹匣或是载弹量所约束。
沙漠之鹰的内置弹匣成功开创了一个新的载弹模式,但其也有弊端。除了载弹量被限制以外,最大的弊端可能是会加速软弹的损耗。因为,沙漠之鹰的装弹口的两侧各设计有一个阻止装入的软弹被供弹板顶出装弹口的限位翼,纵然限位翼是由弹簧支撑可活动的,但依然会使得软弹装入时发生严重形变,这加剧了软弹的损耗速度。
有趣的事,沙漠之鹰虽然为内置弹匣式载弹,但由于几乎没有发射管,所以玩家可以轻松的将软弹从发射口装入未上膛状态下的沙漠之鹰的吃弹杆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