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汤已经成为无干货、空洞、说教的代名词?我们来为鸡汤正名吧。
你好我是熊猫不着急,
最近看到很多对于心灵鸡汤的批判,以至于鸡汤已经成了一个贬义词,成了没有干货,空洞、废话的代表,所以我们今天来为鸡汤正名。
鸡汤这个领域,确实比较混杂,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拿一套自己现实生活中都不曾奏效的理论,来说教一番,只要有人相信,就可以成为导师,尤其是前些年的各种成功学,让人们更加焦虑、痛苦,脱离现实。
但个别生病枯萎的花不能代表整个花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遭遇挑战,都会做两个方面的努力。
一方面,我们搜集信息,来确认哪个选择是更加合适的。
另一方面,我们让自己,成为无论哪种选择都可以接受的人。
第一个方法我们称为干货,而第二个方法我们称为鸡汤。第一个方法可以直接根本的解决问题。
第二个方法不能根本解决实际问题,只能解决实际问题带来的额外的情绪并发症。所以看起来,鸡汤看起来很像自我欺骗,阿Q精神。
但实际问题一直会有,解决一个还会来一个,而且它们各不相同,有的甚至无法解决。
但第二个问题,思想与情绪的问题,它们大都相似,如果能解决一个,其它的就都一劳永逸。
而最关键的是,现实的实际问题无论我们如何努力,最后的终极结果一定是“最坏”的结局:
死亡,我终将失去所有。
这让第一个问题,那些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更广阔的角度上来看也是一种自我欺骗。
所以我们需要通过第二个问题,以我们称之为鸡汤的方法,去在死亡这个终极结果到来前,提前的找到它、认识它、并和它成为朋友。我们才能专注的处理现实问题,而不迷失于现实问题。
干货与鸡汤是世界显化与未显化的两个维度,一个是关于“有”的问题,一个是关于“无”的问题。
只有干货,会噎。只有鸡汤,会饿。
我们需要像道德经中说的:“常有欲以观其皎,常无欲以观其妙。”
世间万物都是无中生有的,我们不能因为没有切实、短暂、可见的直接效果,而否定另外一个看待世界的维度。
在我来到这个世界前,这个世界是没有一个我的,那是世界的常态,那时我们也并不痛苦。
但当我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却经常因为这个世界的这个的常态,一个未来会没有我的世界而感到担忧、痛苦。
这是不是“自我”与“生命”这些基本概念本身出了问题呢?
而我们连什么是自我,什么是生命的意义都不清楚。现实中具体的问题,真的像我们以为的那样严肃、重要吗?
请像希腊神庙上说的,
去认识你自己。
熊猫很萌,不着急,
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