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他喜欢比较,总觉的自己的审美与价值观比别人高,这让我很不适。” 它会帮助你们

2020-04-18 11:03 作者:熊猫不着急  | 我要投稿

今天收到主公来信说,他有一个朋友,他总喜欢和人比较,总认为自己的价值观和审美比别人高,这让我感到很不适,怎么办?
好,收到来信。
价值观与审美的高低,是一个极其容易引起争吵的问题,因为它一定会让人不安、焦虑,甚至有点愤怒,因为如果这些存在高低,那什么算高,什么算低呢。
不要急,这个问题有很多内涵可以挖掘,我们慢慢来探讨比较与高低这个话题。

就在刚刚发生的新冠疫情中,总有人为了整体利益牺牲自我,也总有为了个人利益危害公众。
我们先把情绪收起,不急着表彰和批判。

我客观的来看,在这个二元世界里,任何东西都是可以比对的,我们比对的范围越小、比对的特点越细,答案也越明确。所以静态的、孤立的,去观察任何一种属性,一定是存在高下的。

但比较与高低,这个话题,容易诱发情绪的原因呢,是当我们客观的进行比较与评价时,容易陷入以下几个误区,我们一步一步来展开:

第一,我们总是因为孤立的特点与属性的高低,给事物贴整体的价值标签。
我和一个婴儿的价值观相比,在世俗意义的成熟度上,一定是我高的。但在全然体验世界的鲜活度、敏感度、可塑性上,一定是婴儿高。
当我们进行高低比较的时候,我们不能用孤立的特点,来贴整体的价值标签,这个世界审视问题的角度实在太多,整体是无法贴价值高低的标签的。

第二,我们总因为观念的高低,去指责观念的“容器”,也就是持有观念的人。观念可能存在局限,但观念的"容器"是不分高下的,俗话说就是对事不对人。价值观的本质是一种复合信息,它本身根据经历和眼界的增加是变化的,信息也是可以传递学习的。
每个人作为价值观容器,只要经历完全相同,都会有同样的价值观。所以,静态的、暂时的拿价值观的高下去否定一个人的可能性是片面的。

第三,高的境界,是在低的境界的肩膀上发展而来的。所谓的“低”,并不是错,只是少。你不能说世俗的物质欲望,要比纯粹的奉献的精神境界低。人必须饱食后,才会去思考什么是伟大和荣誉。而这个世界还有人面对饥饿和寒冷,所以我们没有办法去要求他们宽广、伟大。而即使物质富足了,这个世界有更多的人面对着心理的饥饿和寒冷,那种欲望和孤独,我们也无法要求他们奉献与无私。无法奉献的人,都深处在困苦中,我们要同情理解他们,然后再做出自己是否奉献的选择。

第四,价值观是在二元斗争中成长的,高低是不断互相转换的,它是否定之否定的结果,这点最难理解。
拿建筑史举例,你否定了古典主义建筑的繁琐装饰,所以肯定了现代建筑的简洁美。而当现代简洁的东西越来越多,你又会否定了现代简洁带来的工业冰冷与同质化,所以又适度的拿回了古典主义的一些符号、装饰发展出了折衷主义、后现代主义。不了解建筑和艺术史的人,对这句话可能不容易理解。
简单的说,就像乔布斯费尽心机把苹果手机做的薄而简洁,而有人买回去会套上一个很夸张的兔耳朵胶套,这样做,并不是枉费了乔帮主的苦心,它不是审美的倒退,而是成长,因为这个胶套摆脱了手机的冰冷与同质化,产生了个体不同的人性化与可爱的温情。
所以我们在斗争中成长的审美,不要简单废弃、轻蔑那些“过时的”、“低俗”的审美方式,它会在你下一个成长周期中给你提供养分。就像是粪便,此时你虽然觉得它恶臭,但它曾经是你的食物,如果你可以耐着臭气把它放到农田里,它还会滋养即将成为你食物的东西。

最后,有些人头脑中有丰富的信息、广阔的眼界,但为什么依然不幸福?这时,问题就从信息内容进入到加工、解读信息的程序上了。
这种存在于我们头脑中加工信息程序就是本节目的意义,简单的总结就是在这个充满分裂的世界中,辨识出合一。
爱会带给你解决问题的智慧。
用心灵启发出的思想,才会具有真正有效的创造力。
这一点在和熊猫的交流中,你会越来越清晰。
好,主公万福,
微臣告退。

“他喜欢比较,总觉的自己的审美与价值观比别人高,这让我很不适。” 它会帮助你们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