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领跑全世界的5G,为何一夜之间不火了?
| hello~我是你们的der(得儿)一个爱好数码、喜欢谈论时事热点,挖掘性价比东西的宅,der友们点个关注叭!

最近看到有小伙伴提到,前几年随着 5G 的概念,5G 网络、5G 设备等可以说是非常火。
然而不知道为什么,5G 突然就没这么火了,甚至到后面无人问津。有人说,大家都用上 5G 了,没啥稀奇所以就不火了;有人说是老美对华为的芯片制裁,阻碍国内 5G 发展;也有人说,5G 本来就是资本炒作的噱头,赚够了自然离场......可以说各有各的想法。
所以今天 der 就和大家聊聊,曾经火爆全网的 5G,如今为什么不火了?

从未来趋势到炒作,5G 不过“被夸大”了
在 5G 概念开始火起来的时候,华为凭借着 5G 领域领先的技术与专利,可以说赢得不少国人的心。
很快,华为就推出了 5G 设备与 5G 手机,铺天盖地的称 5G 有多么先进,能够实现万物互联,是未来发展趋势......在华为手持核心技术自卖自夸下,不仅很多消费者纷纷支持一波,就连移动、电信、联通也跟着率先布局,砸钱建 5G 基站。

或许是华为在 5G 领域发展太猛,5G 手机狂袭全球,又或许是国内 5G 建设太快,隔壁老美肯定见不得你们好,于是直接对华为进行芯片制裁。虽然华为手持 5G 技术,但 5G 芯片基本上是台积电和三星能代工,只要一天不解决 5G 芯片生产的问题,5G 设备就会影响受限。
由于老美是真杠上了,华为只能转型 To B(面向商业企业用户),同时一些 5G 设备只能委曲求全的用 4G,还“自我安慰”道 5G 有什么好?耗电发热高,4G 就挺好的,而且在华为的神优化下,网速也能摸着 5G 屁股......
不过这样说和打自己脸有什么差别,于是华为只能承认:5G 被政治化了,5G 的能力也被夸大了,现行的 5G 问题都没有很好的解决,渐渐的就不再怎么吹嘘 5G。

从画饼到落地,只感受到 5G 太贵了
由于 5G 芯片的集成度高,算力强大,拥有极宽频谱,延迟更低,支持 3G、4G 和 5G 多种模式......可以说拥有诸多的优势,但这仅仅也就优势多,因为几年下来也没有做到什么应用落地。
像在民用领域方面,大家对 5G 的感受也就是“网速快了点”,而当用过后也没觉得有啥新奇与改变,如果非要说,可能就是在线视频播放加载快了吧?可是国内爱优腾等视频网站,视频码率绝大多数在 2~6Mbps 左右,以 4G 的 100Mbps 带宽播放原本就绰绰有余。

这时有大聪明发话,说看 4K、8K 高码率的视频,就需要 5G 这样的技术呀!
确实,5G 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在线播放 4K 以上高码率的视频,但我们的手机等设备的屏幕大多数也就 2K 分辨率,要想追求观感体验实属差点意思,还不如整台 8K 高清电视来观看,不过用电视来看的话,基本都是用光纤电缆,可能就没 5G 什么事了。

再说了,5G 套餐的资费有多贵,大家也不是没了解过。
动辄上百元一个月的套餐,网速太快瞬间加载完,流量又不够用,甚至还曾被调侃:如果忘记关闭下载,一晚上的 5G 流量费用可能让你没了一套房子。不过也是,大家也不是非得用 5G 千兆网速刷微信、刷抖音、看视频,反正用 4G 可能也就慢个 1、2 秒,完全用不上这么大的带宽需求,钱包也不至于太瘪。
难怪有人调侃:鸿蒙 + 4G > 5G。

而面向企业的自动驾驶、物联网等需要大数据传输的领域,5G 虽好,但成本也直线上升。
以智能园的物联网路灯为例,如果搭载 5G 技术做成信号基站,确实能够智能控制、响应速度也快,但相对的 5G 芯片成本高、覆盖小、耗电又高,要想体验好一点还需要高密度的布站,这么算下来成本比普通路灯要高出好几倍,万一坏了需要维护成本也更高了。
不难发现,5G 在应用落地上并没有给人带来显著的提升与变化,在近年大环境也不太好的时代,大家眼里更多是成本费用的上涨。

资本相争,割韭菜失败离场
在全球 5G 热潮的推动下,难免会吸引一些拥有 5G 技术的国外厂商,一边加大力度炒作 5G,一边想着占领中国市场高价割韭菜。
没想到同样手持 5G 技术的华为、中兴、大唐等国产厂商,大力支持国内 5G 建设,用超高性价比的产品占领了国内市场,让国外 5G 厂商意识到在国内难以赚得到钱,只能黯然离场,在国内没有什么竞争的情况下,自然就掀不起什么 5G 热潮。

没办法,国内前期对 5G 建设的投入很大,目前 5G 仍有很多缺点、问题并未解决,但并不意味着 5G 建设的方向是错误的,只是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需要一点时间。
最后,就 5G 技术而言,坚持发展下去只会越来越好,但就目前的场景而言,离我们还是有点远,甚至还难以让我们感受到。
当越来越多人发现 5G 与我们生活没有多大关系后,你觉得它还会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