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名都对郭 邑居相承:航拍西汉长陵邑遗址

2022-10-02 05:46 作者:申威隆l关中拍客  | 我要投稿

在咸阳的北塬上,自西向东分布着九座西汉帝王的陵墓,其中有五座帝陵的旁边,修建起宏大的陵邑,所以这里又被称为“五陵塬”。2017年7月2日,我操作自己的精灵Phantom3 SE无人机,对保持较为完好的长陵邑进行航拍——

陵邑,又称陵县,通过迁徙大量人口,聚居在帝陵的旁边,而形成的行政区域。它以帝陵为中心,以保护陵寝和祭祀活动为目的,乃西汉帝陵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陵邑在巩固首都的政治中心地位、重建京畿地区的经济繁荣、发展周边的文化教育事业和促进关中地域的民风多样化方面,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申威隆:90后“陕西文博一哥”


 

长陵是汉高祖刘邦的陵墓,在《汉书·地理志》中记载:为了防止关东六国贵族作乱,刘邦活着的时候就在长陵建立长陵邑,将关东六国贵族和关内豪门大族迁入,进行集中看管,让其供奉陵园。曾经在长陵邑居住的人口,多达5万余户,18万人左右。

从长陵邑修建开始,随后的汉代帝王,陆续修建安陵邑、霸陵邑、阳陵邑、茂陵邑、平陵邑、杜陵邑等,直到汉元帝的时候,才停止修建陵邑。因此,长陵邑在西汉陵邑制度史上,具有继往开来的意义。

如今的长陵邑遗址,位于长陵陵园西北,在怡魏村和彭王村一带,还残存着部分夯土城墙遗址。沿着旅游公路,自西向东进入长陵范围内,在道路的北侧出现一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上面写着“长陵邑保护区”,旁边就是长陵邑的西墙遗址。


从南向北,俯瞰西城墙遗址





从北向南,俯瞰西城墙遗址



 

长陵邑西、南、北三面有夯筑的城墙,东面没有发现城墙的遗迹,直接与陪葬墓区相连。南墙东西长约1210米,东部利用陵园的北墙;西墙南北长约2156米,如今依然保留着高达5米的夯土墙,墙基宽约10米,顶部宽约1—4米。夯层清晰平整,十分坚硬,薄处仅2—3厘米,厚处约12—15厘米,一般厚约6—8厘米。


在长陵邑,遥望长陵




 

西汉时期,包括长陵邑在内的几座陵邑盛极一时,东汉的班固曾在《西都赋》中,盛赞道:“名都对郭,邑居相承。英俊之域,绂冕所兴。冠盖如云,七相五公。与乎州郡之豪杰,五都之货殖,三选七迁,充奉陵邑。盖以强干弱枝,隆上都而观万国也。”






名都对郭 邑居相承:航拍西汉长陵邑遗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