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系紧兜裆布》杂感
一直以为日本的武士道就是鼓吹舍身,以死“奉公”的。却不想武士道有两派。
一派士道,“主张君主不纳谏,推行不了道,可以弃他而去”,认为“正因人固有一死,所以要安分守己,为人伦之道而生”,颇有中国的儒家之风。
另一派就是我了解的武士道,代表就是《叶隐闻书》。李长声先生说《叶隐》鼓吹对主君从一而终,信仰舍身、以死“忍恋”、以死“喧哗”(打架)。
喧哗我是知道的,看日本的妖怪小说,知道一点,曾经一度武士及其嚣张,凡事诉诸武力解决,甚至立于路旁见人就砍!
以死忍恋让我迷惑了,百度一查,只找到一条回答:《叶隐闻书》的作者认为,恋是比爱更加重要的东西,恋之觉悟,终极是忍恋。而忍至死,至死亦不出口,则是忍恋的最高境界。其实,就是武士对于主君必须一忠到底吧?
武士道曾在近代风靡一时,为日本侵华洗脑了一批敢死队,从而也给我国带来十四年的惨痛灾难。所以,我对日本的了解,一大部分就是武士道和介错。
当然世人对武士道印象的加深,除了日本侵华的影响外,还有一个人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李长声先生指出:1967年三岛由纪夫出版《叶隐入门》,说“它是提倡自由的书,它是提倡热情的书”,《叶隐》由此咸鱼翻身,并跟着他走向世界。1969年收入日本名著丛书,这才变成了“古典”。
不过对我来说,这种热情不敢恭维。本来因着名字,对此书很感兴趣。叶隐叶隐,影在枝繁叶茂的树荫下,颇有一种闲情逸致,物之美油然而生。却没想到是武士道精神的代表。有了这一层的认知,不知为何蓦地想到另一本书《菊与刀》。
当然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我还是要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