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之间发生小摩擦,家长应该怎样处理?
柠檬心理丨作者
柠檬心理&QQ音乐丨音频
在《老师请回答》这档亲子节目中,让我深有感触的是,霍思燕和杜江对儿子嗯哼的教育方式。在节目中主持人让嗯哼分享一下自己生活中的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事。
嗯哼便分享了同学给自己取外号的事情,大家都很好奇同学给嗯哼取了什么样的外号,嗯哼迟疑了很久才说出“肚脐眼”三个字,在看到主持人疑惑的模样后,嗯哼解释说:“我叫杜雨麒,但是他们都叫我肚脐眼。我跟他们说我不喜欢他们这样,但是他们还是这样。”
之后,主持人问起霍思燕,“妈妈知道这件事吗?”霍思燕说,“我刚刚知道的。”为了让嗯哼少难过些,霍思燕立刻将话题转移到爸爸杜江身上,她问他,“你小时候外号是什么?”,在嗯哼的关注下,杜江带着笑脸,告诉大家,“巧了不是,我小时候也叫肚脐眼。”
霍思燕这个看似随意的一句话,不仅打消了孩子所有的顾虑,缓解了孩子与同学之间的矛盾,还保护了孩子敏感又脆弱的心灵,这一点,确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孩子的世界,虽然不像大人那么复杂,但是他们同样也需要面对各种性格的孩子,有时候意见不合,难免会发生一些小摩擦。那么除了学校方面及时做出引导之外,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做好哪些事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先安抚好孩子的情绪
当孩子和别人起冲突的时候,家长要先安抚好孩子的情绪,这样才能确保接下来的沟通是有效的。而且,在和孩子的沟通时,家长的语言要试着放柔和一些,多用“我知道你是无心的”、“没关系,都是小问题”、“妈妈明白你的意思”之类的话,这样孩子才能放松下来,把事情的经过讲清楚。
二、不要大惊小怪
孩子之间的摩擦就像是晴日里的一场雷阵雨,来得快去的也快,前一秒可能还是梨花带雨的,下一秒就能转头就忘。所以,家长发现孩子之间有摩擦之后,不要大惊小怪,忙着给孩子讨个说法,父母越是把事情放大,孩子就越是在意,这反而不利于孩子们和平解决问题。
三、切勿强行介入
如果只是小打小闹,并没有造成过于严重的后果,那么家长就没必要强行介入,不妨把问题交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去分辨事情的对错,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如果孩子们的冲突比较大,家长就需要及时出面制止和纠正了,是自家孩子不对,就要做出批评和教育,让孩子跟对方小朋友道歉,若是对方的过错,一定要调解好矛盾,并且还要让孩子们握手言和,这样才能让孩子知道好朋友是需要相互理解的。
四、不当裁判员
孩子在“气头”上时,父母千万不要去当裁判员。在事情发生以后,家长既不要袒护,也不要指责,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才是最重要的。孩子之间的摩擦,我们不能完全以大人的视角去看待,有时候,让孩子自己去应对要好的多,毕竟孩子们的友谊,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怎么经营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