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概述

2023-04-06 10:48 作者:TimesLucky  | 我要投稿

书法节奏那一章,跟着音乐🎵欣赏书法,1:08:45老师即兴创作,跟着音乐和用笔的节奏走,真是一种享受。借了寒鸦戏水,且书一卷。《水调歌头》--苏轼

古句

书法以用笔为上,而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元代.赵孟頫

如锥画沙,沉着痛快。  --米芾

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  --孙过庭《书谱》

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成一篇之准。  --孙过庭《书谱》

书法之始也,难以入贴;继也,难以出贴。  --王铎《广阳杂记》

孙过庭《书谱》、包世臣《艺舟双楫》、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周星莲《临池管见》、董其昌《画禅室随笔》、红学家周汝昌《永字八法》(动作)、刘熙载《书概》

概论

一幅书法,是一个生命体的平衡与协调,也是阴阳黑白的相让相生,还是一个宇宙世界的“撷影”--一书一世界

造乎自然  --清.刘熙载  书法写到后来,创造世界,开辟出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

基本思路:理性认知,艺术感觉,技法娴熟,偶然天成

观察书法不能只是静态的看,更需要“动起来看“--观察书写时的笔锋运动,就像看舞蹈演员、体操运动员的表演过程。沉浸中国艺术:动作与过程,跟着作者跳动。

艺术感觉(神气)--进入书法世界(过程心境)--章法布白--跟着节奏一笔读下去--字(神气骨肉血)--点画线条块面

时代

时代造就书法,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

百花齐放

感觉

从生命的角度欣赏书法:神、气、骨、肉、血

阴阳对偶,中庸之道

共性美与个性美

恍惚有象,想象的空间

性情

作书者的个性+书法的共性法则->风格

境界:自然

情感:情感的多情而细腻+笔法的丰富而精熟

神气

精气神

共性神采和个性神采:笔力节奏结构用墨;行千里路,读万卷书,胸中有不凡。

士气(理想人格)、逸气(逍遥游)、清气、静气、书卷气和金石气

临帖

取法乎上

笔法关键在于动作,次要形迹;结构:八面拱心,字形协调能力;章法:阴阳对偶,变化协调

临而思(反馈),选原大真迹与墨迹,笔纸材质接近范本。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学习笔法动作,从读懂到锤炼,临帖与创作动态融合。

临帖是动态变化的过程,不再回头。

专而博:一个一个阶段地学。读书法史,喜欢哪个点,再选择,审美变化。

创作

书法是一种独特的生命体验。

初学者:集字、感觉顺迁

放下“创作”之念,回归“日常书写”,偶然天成。

境界

境生象外,虚实相生,境由心生

美(给人愉快)、好看、漂亮等词汇,是向外追寻和内心的欲望,与古代书法理解不同,斩去这些,境界由生。

临时从宜,偶然天成,放下法,放下我,万物与我为一。

章法

凡书,笔画要坚而浑,体势要奇而稳,章法要变而贯。  --刘熙载《书概》

阴阳对偶,虚实相生,空间美,心神流走

变化应该遵循字的“真态”(天性、客观规律)

临时从宜

节奏

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

心理节奏+技法精熟,才能将节奏之美体现的淋漓尽致。

发力点,用笔既是上下运动,也是加速度运动

发力点的力,是有变化的,非常微妙。笔法越熟练(微肌肉的控制力强),力的变化就越丰富。

一气呵成

笔法

八面用锋妍美、篆籀质朴雄浑、碑刻朴厚斑驳、笔法简约

笔法服从审美

笔法“变”中之“定”:圆浑饱满+有骨力->遒劲,如锥画沙,笔在纸上跳芭蕾舞。

过程

想象书者的心理过程,“心流”状态(美国.米哈里)--全身心的投入,忘记一切

草书:痛快淋漓; 楷书:矜躁俱平

书法改变了我,我改变了书法

观念影响书写

骨力

书写过程中,笔锋处于运动中,全身之力贯注笔锋,不论怎么行笔(作各种笔法动作),都尽量让笔锋立于纸上而不偃(倒)

用笔有力之后的书写感觉:入木三分,力透纸背。如锥画沙,沉着痛快。

字势、起笔侧锋中锋、转折、刀感

点画

囊括万殊,裁成一象

共性美:力、一气贯注、形态、势向、圆浑饱满

点画用笔:一笔成形,天趣

结构

结构:八面拱心

互参:不同字体之间,用笔、结构、章法、节奏等互相参取吸收,融会贯通。

想象的空间:这种动态的意象,具有不确定性,是“恍惚有象”。书法所蕴涵的意象没有一个确定的指向性,赋予观者的想象以无限可能性


概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