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创建国家检验医学中心,推动数据互通

2023-03-11 20:58 作者:岳文昌医生  | 我要投稿

全国政协委员黄爱龙建议「创建国家检验医学中心,推动数据互通」,如何评价这一建议?将带来哪些改变?

非常好的建议,如果能够建立成功,不管是对患者看病,还是对科研都有帮助。这里我也建议最好也能够建立医学影像学国家中心,实现影像学信息共享。

作为一个医生,这里主要跟大家介绍一些有些检查的时效性和特殊性,也就是即便建立了这种共享,但是在转院的时候依然需要重新做检查。

急性以及指标变化较快的指标需要重新做

有些急性感谢性疾病,比如血常规等,可能几个小时就有很大的变化,因此在转院的时候还是要重新做,重新评估病情。还有我们的尿常规检查检查,即便不转院,在同一家医院住院期间也需要重复检查。

检查不完善,仪器设备落后也需要重新做检查

还有一些检查做的并不是很到位,因此也需要重新再做。比如胸部CT,常规来说胸部CT是不需要在短时间内重新做的,但是有的CT检查的时候并没有做薄层扫描,所以如果病灶较小,如早期肺癌,那么是有可能会成像没有能捕捉到,所以有时候有必要再重新做一个。

检查本身准确性较低,需要多次检查确定

还有一种情况属于检查阳性率较低或者说敏感性过高,需要重复检查,以确定是否准确。有很多朋友都遇到这样的情况,在医院抽血化验初筛的结果是阳性,但是需要复检,确定是不是阳性。比如我有一个朋友住院期间艾滋病检查可疑阳性,结果出来后通知患者初检阳性,建议去疾控中心再查一下,患者的复查结果就是阴性。因此这种情况也需要重复检查。

比较稳定的指标不需要再重新检查

总体来说影像学的检查结果相对比较稳定,一般转院的时候都可以直接参考,比如CT、核磁以及超声等。因为影像学检查往往体现的是结构性变化,比如肿瘤、骨折等,比较稳定,当然有些影像学也会用于肺部感染等检查,但是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变化。

检验方面的一些稳定指标比较常见的就是肿瘤标记物,比如甲胎蛋白、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等,这些指标比较稳定,而且这些检查也不是最终的审判性诊断,即便高了,后续仍然需要影像学,甚至穿刺活检来确诊。


创建国家检验医学中心,推动数据互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