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P轨道语言体系
纯粹胡诌,而且还是好几个月前的东西,无聊整理一下,不建议当真(

文不达意
嗯……说到轨道语言,在我的印象里,这个东西虽然很有用,但是关键时刻总感觉有点不靠谱。
比如去年某天:

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某人突然发给我一串轨道,说有个“大胆的想法”……而这个轨道是
IP-B-B-Nd IP-A-B-PD
我当时直接回复了句“这tm是啥”。
实际上图里打马赛克的阵图就是后来的三角板6,而这个其实是空空脑洞出来的三角板6解的初稿。
乃至最后正式发帖时……

轨道依旧是一串天书,直接看下面的文字说明还快一点呢(

新的轨道语言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各种像前面这样的事情呢?究其原因,传统的轨道语言框架来自于2011年年初,同期的阵型是24炮……那个时候连双冰变奏的概念都还没确立呢,自然也无法兼容后来的科技发展。
虽说在这之后的几年里轨道语言也多次增订改善过,但14年开始直到现在几乎可以说没有变过。
用老古董语言来描述新科技,就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问题……
比如:连拦(下半场节奏)必须人为规定为 IP-PD | BD,读者只能通过“B”脑补出前面的D是炸实的……而实际上单独的“D”既可能是炸实(PSD)也可能是炸虚(精舞PD)。如果B处为代奏,比如变成 IP-PD | ND,那就更是迷惑了,不看视频或者从波长反推的话,没法知道是常规PD还是连拦。
再比如:“B”本意为提前炮,但随着时代变化逐渐又派生出了“分离炮”的含义;这也是例1里那一堆B的来源嘛……而“热过渡炮”又和“分离炮”不一样,前者常用P后者常用B,让新手感到闹哪样.jpg
那么现在就来介绍一下新体系:PHP轨道语言体系。
PHP体系的特点:
符号从炮的【功能性】上出发,因为这样最符合人类阅读的直觉;落点和时机之类的信息则不作为描述内容的一部分。
严格区分炸实拦截和炸虚拦截;前者用“H”(hurt)表示,后者仍用惯用的“D”。除此之外,其他符号的炸实、炸虚用大小写区分,比如B是炸实分离(例如9列炮阵炸3路的分离炮),b为炸虚分离。
引入“S”符号,代表热过渡炮(separate),专门指代分离冰车、矿工、(跳跳)的炮。同理,S为炸实热过渡,s为炸虚热过渡。
激活运算量前的所有操作写在分隔符“-”前;不使用多个分隔符;复杂阵型的轨道推荐上下半场分开写,以“/”分隔。
取消“S”作为同步炮的含义,如果多个炮同时生效则直接复写P。
其实写到这里就可以了,但是笔者很蛋疼地提供几个实例……
【Example 1: PE. 变奏二十二炮】
IS-PD | PPH | IS-PD | PPH
Is-PH | PD | Is-PH | PD
(顺带一提连拦可以直接被描述为“PHP”,这也是这个名字的由来= =b)
【Example 2: NE. 胡版二十炮】
ISb-PD | I-P'd | PPHA' | PD | P''AN | b-Pd
I-Pd | Is-PH | Pd | PPH | Nd | PD-收尾
【Example 3: FE. ⑨列24炮】
上半场:ISB-PH | A'PPA | PPH | ISB-PH | PNH | PPH
下半场:Is-PH | PD | PDc | Is-PH | ND | PDc

结语
没什么卵用,好玩而已((
以后讨论轨道且不想让别人看懂的时候也许可以用一用(?)
另外冰心灯那个炸两波矿工的炮是s无误,也就是炸虚热过渡。基于从功能性出发的原则,肯定是不能用d描述的因为没小鬼怎么尾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