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22年珠宝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详解
该文章整理的信息适用于艺术设计类考生,以及跨考艺术设计专业的考生。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简介
2. 报考条件
3. 2022招生专业目录
4. 参考书目及考试题型
5. 考试大纲
6. 学制、学费及奖助学金
7. 联系方式
8.请您联系 @合一设计教育
Part 1
学校概况

学校头衔:“211工程”、“双一流”
考研难度:★★★★
珠宝学院:学院设有宝石及材料工艺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产品设计2个本科专业,均为国家“双一流”建设专业。宝石学、材料与化工程(宝石材料)、设计学(湖北省重点学科)、艺术设计4个硕士学科/专业,宝石学1个博士学科/专业。
艺术与传媒学院:学院下设新闻传播系、音乐系、视觉与媒体设计系、景观学系,设有广播电视学、音乐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五个本科专业,具有设计学、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设计学是湖北省重点学科,具有艺术硕士(MFA)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Part 2
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以下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 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 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 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②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③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 下同) 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 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④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在境外获得学位或学历证书的考生在资格审查时必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 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的原件及复印件。
5.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 毕 业 生 免 试 攻 读 研 究 生 信 息 公 开 暨 管 理 服 务 系 统 ” ( 网 址 :http://yz.chsi.com.cn/tm)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截止规定日期仍未落实接收单位的 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资格。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 生考试招生,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
Part 3
2022招生专业目录
珠宝学院


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


艺术与传媒学院


Part 4
参考书目及考试题型
珠宝学院
130500设计学/135108艺术设计
624设计概论
题型比例:
名词解释:40分
简答题:50分
论述题;60分
参考书目:
尹定邦 著《设计学概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版
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
130500设计学
654设计历史及理论同艺术与传媒学院
896工业设计专业基础
考试题型:
简答题和论述题 约 66%
设计综合表达 约 33%
参考书目:
1. 杨裕富著,《新产品开发流程管理:以市场为驱动》,Robert G. Cooper(罗伯特·G.库珀),电子工业出版社
2. 《设计方法与策略:代尔夫特设计指南》,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工业设计工程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3. 《设计心理学》,唐纳德A诺曼,中信出版社
4. 《设计思维创新导引 》,王可越、税琳琳、姜浩,清华大学出版社
5. 《消费产品的人因和工效学设计手册 上册下册》[美]沃尔德马?卡尔沃夫斯基 (Waldemar Karwowski) ,机械工业出版社
艺术与传媒学院
130500设计学/135108艺术设计
654设计历史及理论
参考书目:
1.王受之 著 《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
2.高丰 著 《中国设计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3. 尹定邦 著《设计学概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版
501设计基础
考试时间:5小时
考试纸张:4开
参考书目:
1、《世界景观建筑设计技法表现》[英]爱德华·哈奇森(编者) 皮永生,于柯,罗晶 ,廖坤(译).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3年10月
2、《建筑手绘·创作与技巧》[美]迈克尔·C·艾布拉姆斯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年06月
3、《交互设计——原理与方法[M]》顾振宇.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
4、《招贴设计》刘时燕,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日]杉浦康平 著;杨晶李建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6、《图形创意》林家阳,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7、《艺术学概论》彭吉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08出版
8、《美学原理新编 》杨辛 甘霖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06出版
9、《美学导论》张法,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04月
Part 5
考试大纲
珠宝学院
130500设计学/135108艺术设计
624设计概论
考试内容:探讨基于设计学研究视野下的内涵与外延,包括造物主体、设计思维、形态与装饰特征、设计与社会、文化、经济和科技等方面与设计的互动关系,并能针对设计领域发现的现象与问题展开述评。(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内容)
考试要求:
1.理解并掌握设计史、设计理论以及设计批评的基本概念与内容;掌握设计现状与设计思潮,了解设计思想的研究学说与观点。
2.理解并掌握设计与艺术的辩证关系,理解并掌握不同设计的艺术手法以及艺术特征;理解设计与科技的关系;理解设计与经济发展、设计与产品价值、设计与经济体以及设计与生产和消费等关系。
3.掌握设计的具体内容及设计特点,包括珠宝首饰及金属工艺、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家具设计、陶瓷设计、玻璃设计、漆艺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雕刻工艺等。
4.理解并掌握设计历程、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具体包括不同时期的设计特点、设计革新、设计运动、设计师与工业家,理解设计与社会发展背景及社会伦理的关系。
5.掌握不同设计类型的内容、构成要素、涉及领域、基本要求、设计特点等。
860手绘设计快题
考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主要考核学生创意设计的手绘表现能力。
考试内容为主题限定下的造型与装饰语言组织及形式表达。
考试要求:
1、设计创意:重点考查学生的创作思想与设计技巧。
2、表现形式:重点考查学生的考试作品是否符合主题创意设计要求,包括创意思维表达下的形态、材质、肌理、明暗等方面的组织营造。
3、表现技巧:重点考查学生手绘设计表达能力,包括色彩或立体效果图等必要内容。
评分细则:
试卷分值共150分,分四个考查点分别打分,再计算总分。
1、设计创意:占40%,60分。
2、表现形式与技巧:占50%,75分。
4、综合效果:占10%,15分。
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
130500设计学
896工业设计专业基础
(一)产品设计考试内容
1. 企业的产品设计战略;
2. 产品设计的要素;
3. 产品设计的流程与方法;
4. 产品功能定位与实现;
5. 产品设计中的语意传达;
考试要求
1. 能够通过自己的理解,掌握产品设计发展的脉络。
2. 熟悉产品开发的定位与产品设计的类型。
3. 能够清晰地理解产品设计与企业、科技、文化之间的关系。
4. 熟悉产品设计的一般流程与方法,了解产品设计创新和产品开发中的管理。
(二)人机工程学考试内容
1. 人机工程学概论(概念、由来、发展及其应用);
2. 人体测量与数据应用; 基本定义,测量方法,产品设计中人体数据应用;
3. 人体感知与运动输出: 感觉和知觉的特征;觉机能及其特征,视觉机能在产品设计 中的应用原则;听觉机能及其特征,听觉机能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动特征及其在空间作业 中的应用;
4. 控制装置设计;手动和脚动控制器的特点及设计原则;
5. 显示装置设计;
6. 作业空间设计;
7. 人机界面设计,人机系统设计。
考试要求
1. 能够掌握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概念。
2. 能够分析和设计具体的设计项目。
3. 能够对优秀的设计作品,作出人机工程学方面的评价并对其进行清晰有条理的表述。
艺术与传媒学院
130500设计学/135108艺术设计
654设计历史及理论
一、设计理论部分
1、设计学的研究范围
(1)设计学的三个分支;
(2 )设计的终极目标;
(3 )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
重点掌握:荷加斯的著作《美的分析》;琼斯的《装饰的基本原理》;佩夫斯纳的《现代设计的先锋》
2、设计学研究的现状
(1)对当代西方设计思潮的一般看法;
(2 )对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的初步研究;
重点掌握:混沌理论;绿色设计;中国古代设计思想渊源;赖特和凡德洛对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的研究
3、设计的多重特征
(1)设计的艺术特征
(2 )设计的科技特征 ;
(3 )设计的经济性质
重点掌握:设计与艺术的渊源;设计的艺术手法;设计的经济性质
4、设计的类型
(1)视觉传达设计;
(2 ) 产品设计 ;
(3 ) 环境设计
重点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的构成要素;产品设计的基本要求; 环境设计的类型
5、设计师
(1)设计师的历史演变;
(2 ) 设计师的知识技能要求 ;
(3 )设计师的类型;
(4 )设计师的社会责任;
重点掌握:设计师的自然与社会学科知识技能;设计师的艺术与设计知识技能;“为人类的利益设计”
6、设计批评
(1) 设计的批评对象及其批评者;
(2 ) 设计批评的标准 ;
(3 )设计批评的方式 ;
(4 )设计批评的理论;
重点掌握:国际博览会和集团批评;设计批评标准的历时性;西方设计批评的发展脉络
二、设计历史部分
(一) 外国设计史(重点考察世界现代设计史)
1、艺术设计的萌芽
2、手工艺时代-工业革命前的设计艺术
(1)两河流域的设计;
(2 )地中海周围的设计;
(3 )古埃及的设计;
(4 )希腊和罗马设计;
(5 )教堂建筑;
(6)伊斯兰教的艺术设计;
(7 )文艺复兴时期的设计;
(8)巴洛克风格和罗可可风格。
重点掌握:希腊和罗马设计;中世纪教堂建筑;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巴洛克风格和罗可可风格。
3、现代设计的萌芽
(1)现代设计产生的前提和社会历史条件;
(2 )工业革命初期设计发展的新动向;
(3 )现代设计意识的萌芽——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重点掌握: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威廉·莫里斯及其追随者。
4 、“新艺术运动”
(1)新艺术运动的源流及主要表现;
(2) “新艺术”运动的范围;
(3)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国的表现;
(4)新艺术运动在美国;
(5)安东尼.高蒂的贡献。
重点掌握: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国的表现;高蒂的作品及贡献。
5 、“ 装饰艺术”运动
(1)装饰艺术运动的历史渊源与风格特征;
(2)装饰艺术在法国的表现;
(3)装饰艺术运动在美国的表现;
(4)装饰艺术运动在英国的表现。
重点掌握:装饰艺术运动的历史渊源与风格特征;装饰艺术与现代主义运动的联系与区别。
6、现代主义设计
(1) 现代主义设计的定义、形式及特征;
(2)德国工业同盟和现代设计运动的发生;
(3) 荷兰风格派运动;
(4) 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
(5) 现代主义设计在欧美其它国家的表现。
重点掌握:现代主义设计的形式与特征及影响;德国工业同盟;荷兰风格派运动;俄国构成主义;密斯.凡德洛和弗兰克.赖特等大师的设计作品及影响。
7、包豪斯
(1)包豪斯的历史;
(2)包豪斯的设计艺术教学体系;
(3)包豪斯的贡献。
重点掌握:包豪斯的教学体系;设计成就;历史作用及影响。
8、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设计
(1)德国30-50年代的工业设计;
(2)美国的工业设计;
(3)意大利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
(4) 战后日本工业设计的起步;
(5)战后英国现代设计的发展;
(6)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现代设计的发展。
重点掌握:美国设计;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设计;意大利现代设计;雷蒙.罗维等大师的设计作品及影响。
9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设计
(1)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审美观念的变化;
(2)领先世界的意大利设计;
(3)后来居上的日本设计;
(4)反思和发展中的美国设计;
(5)英国的“波普”设计;
(6)欧洲其他国家设计的发展;
(7)古巴的招贴设计。
重点掌握: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审美观念的变化;领先世界的意大利设计;后来居上的日本设计;反思和发展中的美国设计;波普设计。
10、后现代主义时期
(1)后现代时期的设计和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征及理论探索;
(2)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
(3)现代主义以后的其它主要新设计风格。
重点掌握:后现代主义设计特征;后现代主义建筑;曼菲斯设计运动。
(二)中国设计史
本部分要求掌握各个时期的代表设计作品(包括陶瓷设计、青铜器设计、家倶设计、平面设计、建筑设计、园林设计、服饰设计、工具设计等),并能结合当时的政治、文化、艺术等因素分析其设计特点和艺术特色(尽量做到纵向、横向地概括比较),为现代设计的继承和创新提供借鉴。
1、原始社会的设计
石器、陶器、玉器、建筑等;重点掌握原始陶器图形文字的演变。
2 夏、商、西周时期的设计
青铜艺术、陶器和原始瓷器思想;重点掌握青铜器设计及其图形文字设计等
3 春秋战国时期的设计
重点掌握先秦时期的设计思想及青铜器设计等
4 秦汉时期的设计
陵墓、器物、服饰等;重点掌握青铜器、建筑设计、陶器设计、汉代漆器、文字设计等
5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设计
玄学、少数民族文化、外来文化对设计艺术的影响;重点掌握陶瓷、家具、服饰、平面设计等
6 隋唐时期的设计
重点掌握陶瓷、建筑、服饰、家具等设计,以及外来文化对设计艺术的影响
7 五代宋元时期的设计
重点掌握瓷器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服饰设计、平面设计等、商业美术、汉族和少数民族设计的特点
7 明清时期的设计
瓷器、建筑、家具、服饰、商业美术等;宫廷设计和民间设计的特点;重点掌握园林设计、陶瓷艺术设计、家具设计、平面设计等
8 中国近现代设计
501设计基础
1、根据考题所给出的背景或主题,结合自身专业方向,提出和分析问题,明确设计提案方向。
2、根据问题及分析,做出多套设计提案草图。
3、选择其中一个提案,进行深入而具有创造性和表现力的设计绘图或制图表现。并提供简要设计说明,要求不少于300字。
Part 6
学制、学费及奖助学金
学制:
学校对研究生实行弹性修业年限,硕士研究生(包括各种专业硕士学位等人员)基 第 1 页 共 81 页第 2 页 共 81 页 本修业年限为3年,在校学习的最长修业年限为5年。
学费:
学费标准
1.全日制非定向硕士生:学术学位硕士各专业学费为8000元/人/年;电子信息、机 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硕士为8000元/人/年,翻译硕士12000 元/人/年,艺术硕士16000元/人/年,其他专业学位硕士10000元/人/年。
2.全日制定向硕士生:学费2.2万元/人/年。
3.非全日制硕士生:公共管理硕士学费1.8万元/人/年,会计硕士3.5万元/人/年, 工商管理硕士10万元/人 (前两年4万元/人,第三年2万元/人),其他均为1.8万元/人/年。
4.收费标准以最终相关部门文件为准
奖助学金: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00%享受学业奖学金和助学金(定向生除外):
1.学业奖学金:硕士生一等学业奖学金 8000元/人/年,二等学业奖学金 4000 元/人 /年,每年一次性发放。所有推免硕士研究生第一年享受硕士生一等奖学金;统考硕士生 一等、二等学业奖学金分别占80%、20%(非重点学科为 70%、30%)。新生录取时根据入 学考试初复试总评成绩评定,以后每年根据学习成绩、科研表现情况动态评定。2.国家奖学金:根据国家下达指标评选,每年评选约130人,奖金20000元/人,一次 性发放。
3.国家助学金:全日制非定向硕士生全部享受6000元/年的国家助学金(按月发放)。
4.专项奖学金:学校设有研究生专项奖学金,用于奖励在社会活动、学术活动、学 习成绩、科技成果等方面获得突出成绩的研究生。
5.学校学业助学金:学校自2017年起,为博士生、硕博连读硕士生设立学校学业助 学金。学校学业助学金分为三等,学校投入部分为15000元—8000元/生/年,导师配套部 分根据所属学科在每个等次中分为 A、B两类,配套额度为16000元—2000 元/生/年。
6.研究生可以申请“助教”、“助管”和“助研”岗位。“助教”和“助管”岗位 由学校设置或各单位自筹设置并发放津贴,根据工作时间,每个岗位每学期最长可聘用 和发放5个月,校设岗位津贴为1500元/岗/学期,单位自筹岗位津贴自定。“助研”岗位 由导师(项目负责人)设置,助研津贴从科研经费中支出,按研究生实际工作表现和时 间发放,每学期最多发放 5 个月。2020-2021学年,“三助”岗位聘用人次约占全体在校 研究生的 74.1%,人均发放岗位津贴10181元 。
7.由社会力量在学校设有王大纯创新奖学金、赵鹏大奖学金、信才奖学金、无锡金 帆奖学金、爱贝尔奖学金、华狮化工奖学金、贝乐外语之星奖学金等供研究生申请。
8.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可在入学前先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或到校报 到后办理新生校园地助学贷款。更多生源地贷款信息可登录国家开发银行官网进行查询。学校设有完备的助学体系,新生入学的“绿色通道”是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入学新生开通 的特殊通道,使经济压力较重的新生能够暂缓缴纳学费,确保所有新生顺利入学。
Part 7
联系方式
单位代码:10491
单位名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邮编:430074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 388 号
联系部门: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联系人:贾老师、洪老师
网址:http://zhinengdayi.com/cugyz
电话/传真:027-67885153
电子信箱:yzb@cug.edu.cn
微信公众号:cugy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