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团队协作怎么作

设计协作的难点:
A.设计的高耦合性
-假设3个人负责3个页面,那就会出现页面统一的问题(字体、颜色、对齐方式等等)
B.团队成员的多样性
-每个人的能力、性格是不同的,以至于对同一个任务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就算理解了,设计的结果也可能是不同的
C.设计资源的碎片化
- 每个人使用的设计工具不同,设计时,图层命名、分组等等不同。以至于修改、合并时,十分费劲
解决办法:
a.Wireframe、设计系统、最小产品
-Wireframe,在布局上做到一致
-设计系统,视觉一致
-最小产品,分组做不同的核心模块,模块互相之间尽量不干预。将做好的模块拼到一起,然后每个人自己添加自己东西。最后每个人的成品之间差异就不会太大
b.组件库、范式/模版、有效会议、核心文档、组织验收
-组件库、范式/模版,例如所有人都用蚂蚁金服设计,那么设计结果差不了太多
-有效会议,确保参与会议的人都理解会议结果。可以让所有人在会议最后复述会议结果。
-核心文档,记录会议结果,且让每个人都看得到
-组织验收,即评审
c.协同类设计工具、版本控制体系、需求管理工具
-协同类设计工具,Figma
-版本控制体系,保留每一个版本的设计结果,以便回滚、找问题、恢复等等
-需求管理工具,包含要求、负责人、文件,并按照日期进行管理
案例-Low code platform:
为了搞明白一个项目怎么管理,应该先抓三要素——人、物、事
·人:人数多,差距大,要远程
-人数多,靠分组解决
-差距大,靠组长分发,或用同一个组件,以此来保证产出物的下限
-要远程,无解
·物:资源多 需整合
-物=做完的东西。
-由于我们不需要高度整合后提交给开发,所以这不是个难点。
-我们只要保证完整性,能跑的通就行,不必高度整合
-尽量只有小组各自协同,然后完成的东西打包出来,师父来统一、包装
·事:流程清晰,类型清晰,工作量大,目标模糊
-流程清晰,使用产品的过程固定且一致,没有复杂的先后顺序。
-类型清晰,界面元素都是常见的东西,没有特殊的设计
-工作量大,靠多人分工解决
-目标模糊,先抄后改,先整出个一样的东西,然后在讨论怎么改出亮点
-表单设计很容易设计,但是要设计的好用,则很难
分任务的方法:
1.最理想的情况是,师父和组长画一个功能流程图,列出产品中主要的功能,然后每个组员分几个。师父和组长画页面模板,然后组员把功能嵌进去
这样组员可以学到交互和场景
2.差一点的方案是,将整个软件拆成3块,分给6个组,每两个组做一块,以此做备份、做对比,然后大家拼到一起
3.最极端的方法是,每个组出一个人做设计语言,其他人做界面
先做设计语言等于是先做零件再合一起,这对设计者要求极高
总结:
-信息流通顺畅,每个人都要知道要做什么、为什么做、什么时候做以及做出什么样。上头知道下面情况,下面也理解上头想法
-控制综合成本,由于实际操作时会出现各种情况,所以安排任务时时间要留有余地
-有效管理预期,管理每个人对结果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