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药升降浮沉的依据。药物的升降浮沉作用趋势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来决定的,既与药物的临

2022-05-25 07:49 作者:中医师张先生  | 我要投稿

中药升降浮沉的依据。药物的升降浮沉作用趋势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来决定的,既与药物的临床疗效有关,也与药物本身的特点和性质有密切联系。药物的疗效是升降浮沉的主要依据,已如前述,下面仅就药物的性质与特点同升降浮沉之间的关系,归纳介绍如后:1.四气与升降浮沉的关系:温热之品,其性属阳,多主升浮,如麻黄、桂枝,其性均温,都能上行发表,故主升,附子、肉桂,其性大热,故能温中散寒而主浮。寒凉之品,其性属朋,多主沉降,如大黄,芒硝,性皆大寒,主泻下通便,故性沉,黄柏、知母,性亦大寒,能清热泻火,故主降。

五味与升降浮沉的关系:辛甘之味,大多属阳,故其性主升浮,如荆芥、防风,味辛能祛风解表,黄芪、党参,味甘能补气升阳。这些作用趋势都属升浮之性。味酸苦咸,大多属阴,故性多主沉降,如五味子、诃子,味酸能敛汗止咳,黄芩、黄连,味苦能清热泻火,牡蛎,龙骨,味咸能收敛潜阳。这些作用趋势都属沉降之性。

气味阻阳与升降浮沉的关系:无论是四气还是五味,都有厚薄阴阳的差异,这也是药物升降浮沉的依据之一,《素问·阴阳应象大沦》。曰:“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中之阳,气厚者为阳,薄者为阳中之阴,味厚则泄(主沉),薄则通(主降),气薄则发泄(主升),厚则发热(主浮)。”这就是张元素认定药物升降浮沉的重要依据。

药物部位、质地与升降浮沉的关系:从药用部位看,一般花、叶、藤茎(质轻的根茎类)等类药物,质地比较轻松,其性轻扬,放主升浮,如辛夷花通鼻窍,鲜荷叶升清阳,桑枝条祛风湿、绿升麻透痘疹等,这些药物,性皆升浮。种子、鳞介、矿石(包括质重的根茎)等类药物,质地坚实沉重,故多主沉降。如苏子降气平喘,牡蛎收敛潜阳,磁石重镇安神,白芍敛阴平阳等,其性皆主沉降。但这些特性,也不是绝对的。有些药物也有例外。如“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蔓荆独升。”这些药物就不是以药物部位与质地作为升降浮沉的依据,而是以其性味来决定作用趋势的依据。

因此,药物的升降浮沉作用趋势,必须结合药物的多方面情况综合考虑。此外,药物的升降浮沉,还要受到炮制、配伍等因素的影响。故李时珍曰;“酸咸无升,甘辛无降,寒无浮,热无沉,其性然也。而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颠顶。……一物之中,有根升梢降,生升熟降。是升降在物亦在人也。”这也是必须了解的。


中药升降浮沉的依据。药物的升降浮沉作用趋势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来决定的,既与药物的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