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火灾后建筑结构受损应急鉴定
在建筑结构发生火灾时,由于起火点位置和过火范围的不同导致结构构件损坏程度不同,灾后部分构件承载力降低或显着变形,可能不符合建筑物正常使用的要求。火灾后大部分建筑物不会马上坍塌,但建筑表面结构和建筑材料性能都发生了显着变化,结构损坏程度肉眼也很难准确判断,因此有必要做好火灾后建筑结构安全鉴定,确定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和安全性。
对火灾后建筑的安全性鉴定,首先要做好调差取证,具体有下列要素:
1)火灾发生时间;
2)过火持续时间;
3)火灾发生发生原因;
4)火灾蔓延途径与条件(风力);
5)可燃物的种类和分布位置、数量;
6)火灾发生后的施救过程。【广东方十房屋检测鉴定】提醒想了解房屋安全检测问题,包括房屋安全鉴定、危房鉴定、厂房检测、钢结构检测、施工周边房屋鉴定、房屋完损性鉴定,出具有效认可的房屋/建筑/厂房检测鉴定报告。
确定火灾情况后,接着就是展开火灾后建筑受损的现状情况的调查,火灾后对建筑结构构件鉴定工作主要分为以下三步:
1)初步判断建筑结构或构件的承载力,确定是否需要采取简单加固措施确保结构稳定;
2)在现场清理后进行构件外观检查、构件变形、碳化深度测量(初步鉴定评级);
3)根据外观检查的结果进行构件材料性能现场检测,通过过火场温度判断、强度损失、截面损失、变形等情况判断构构件受损程度(详细鉴定评级)。

然后就是详细按步骤地开展火灾后建筑受损应急鉴定,其内容如下:
1、结构整体体系分析:对建筑物受灾后的整体结构体系、传力系统进行检查和分析,以判断建筑物受损后结构体系是否安全,是否满足建筑日常安全使用需求。
2、混凝土构件外观检测:混凝土构件外表面是直接接触火的,所以其表面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颜色、爆裂剥落、开裂、露筋等情况,需要采用外观观察及锤击回声的方法对构件进行普查,并判定构件表面过火温度。
3、裂缝检测:火灾温度影响较大的是砖柱、混凝土梁及板构件,达到一定温度会使得这些构件出现裂缝,采用观察法检查受损构件的裂缝分布及发展情况。
4、结构构件变形检测:根据现场过火范围,对房屋上部结构整体的变形情况进行检测。
5、配筋量检测:按照相关规范要求,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承重构件进行配筋情况抽检。
6、截面尺寸检测:按照相关规范要求,随机抽检一定数量主要构件的截面尺寸。
7、混凝土强度检测:现场对过火的混凝土柱、梁及板构件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钻芯法或回弹法进行检测。
8、围护系统检测:检查建筑物过火后内外墙体、圈梁、装饰、屋顶铁皮、门、窗等围护构件的受损情况。
9、处理建议:依照相关鉴定标准对房屋结构安全性检测做出评定,对不满足安全性要求的房屋构件提出可靠的处理建议。
初步鉴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火作用调查应初步判断结构所受的温度范围和作用时间,包括调查火灾过程、火场残留物状况及火灾影响区域等。
2、结构现状调查与检查应调查结构构件受火灾的损伤程度,包括烧灼及温度损伤状态和特征等。
3、初步鉴定评级应根据结构构件损伤特征进行结构构件的初步鉴定评级,对于不需要进行详细鉴定的结构,可根据初步鉴定结果直接编制鉴定报告。
详细鉴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火作用分析应根据火作用调查与检测结果,进行结构构件过火温度分析。结构构件过火温度分析应包括推定火灾温度过程及温度分布,推断火灾对结构的作用温度及分布范围,判断构件受火温度。
2、结构构件专项检测分析应根据详细鉴定的需要,对受火与未受火结构构件的材质性能、结构变形、节点连接、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等进行专项检测分析。
3、结构分析与构件校核应根据受火结构材质特性、几何参数、受力特征和调查与检测结果,进行结构分析计算和构件校核。
4、详细鉴定评级应根据受火后结构分析计算和构件校核分析结果,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进行结构整体的安全性鉴定评级或可靠性鉴定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