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工教育:教师招聘考点:记忆与常见人物知识点
根据记忆内容保持的时间长短划分:瞬时记忆(感觉记忆、感觉登记)、短时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
(1)瞬时记忆:也叫感觉记忆、感觉登记。是极为短暂的记忆。
①瞬时记忆的特点:
A.时间极短:一般是0.25-1秒,最长不会超过4-5秒。如此短暂的信息,若不加以注意,很快就会消失,若得以加工,就转入短时记忆。
B.容量较大:记忆容量为9-20个比特。
C.形象鲜明:感觉记忆储存的信息是未经任何处理,形象鲜明。
D.信息原始:记忆痕迹容易衰退。

②瞬时记忆的编码:
图像记忆(形象特征、视觉器官的编码)和声像记忆(听觉器官的编码)③影响因素:
A.模式识别:就是从感觉记忆向短时记忆传送信息并赋予它意义的过程。
B.注意:使信息从感觉记忆传送到短时记忆,从而使信息得到进一步的加工。
(2)短时记忆:存储时间不超过1分钟的记忆。短时记忆是信息从瞬时记忆到长时记忆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也称为工作记忆。
47名常考人物及其作品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母育学校》《世界图解》
2.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3.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我们怎样思维》《我们的教育信条》
4.卢梭——《爱弥尔》
5.培根——《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6.洛克——《教育漫话》
7.凯洛夫——《教育学》
8.赞可夫——《教学与发展》
9.苏霍姆林斯基——《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
10.昆体良——《雄辩术原理》
11.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
12.华生——《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