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南郊草厂坡村北朝墓的发掘
西安南郊草厂坡村北朝墓的发掘
《考古》 1959年06期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
草厂坡村位于西安市南郊,距城约1.5公里,地势东西高起,形成一个高梁。1953年10月24日,农民在村西南挖土积肥,掏出来一部份陶马陶俑,当乡人民代表辛同志闻悉后,将出土之文物,全部收回家中,加以妥善保存,同时报吿当地政府转前西北工程地区文物工作队。该队卽时派人到现场调查,27日派俱怀玺同志前往淸理,于11月4日淸理结束。淸理工作先从农民挖土破坏的墓道西侧侧室着手,由此陆绩淸理出墓道及墓道的东侧侧室,最后淸,理出甬道、墓门及前后室。在前室淸理过程中发现后室的东北角,有盗坑一处;除墓道两侧侧室完整外,其余全部被盗扰破坏。此外由于长时期在这里挖土积肥,墓道墓室上部均被挖去,余下的残壁,只有1米多高,因此该墓的上部结构,无法知道。
一、墓葬的形制结构
墓道系长斜坡形,在墓室南,宽1.37米,根据破坏之余的残迹,淸理出长约13.4 米。
在接近甬道门外的墓道东西两侧各有长方形侧室一个,长3.5至3.9,宽0.9米。
墓室系土穴,前后室呈方形,墓室四壁敷刷了一层白石灰。前室与后室之间有一过道。前室东西长3.2,南北宽3活;后室东西长3.1, 南北宽3米。关于葬具及葬式,由于扰乱,情况不明(图一)
二、随葬器物
(一)陶器共158件
1.男弓囊俑27件,高32.5厘来,出于墓道两侧侧室。
2.男拱手俑27件,高32厘米,岀于墓道两侧侧室及前室。帽及衣服与弓囊俑完全一致,拱手中间,有圆形的穿孔一个,似乎持有长木柄器物(图版参,9)。
3.披甲武士俑24件,高34厘米,出于墓道东侧侧室及前室。交手中间,有圆形穿孔一个,亦系似乎持有长柄武器(图版参,3、4、10)。
4.骑马俑14件,高37.5厘米,出于前室及墓道两侧侧室。多是左手似乎执缆,右手似乎特长柄类的东西,也有少数右手似乎持縄,左手似'乎持长柄类的东西(图版叁12;肆,7)。
5.牵马俑2件,高28厘米,出于墓道东侧侧室,左肩搭鞭(图版肆我、8)。
6.骑马胡角俑2件,高39厘米,出于墓道西侧侧室(图版巻,6)。
7.骑马击鼓俑2件,高39厘米,出于墓道西侧侧室。
8.果植1件,高8、.长23.5、宽18.5厘米,出于墓道西侧侧室(图版肆,3)。
9.牛拉棚车1套,高37.5厘米,出于墓道西侧侧室(图版肆,4)。
10.十字椭圆形髻女俑11件,高29.5厘米,出于前室(图版叁13)。
11.十字形高髻女俑8件,高33.5厘米(图版叁13)。
12.拍物俑2件,高29.5厘米(图版叁,2)。
13.弹琴女俑2件,高22.5厘米(图版叁,7)。
14.拓手髙歌女坐俑1件,髙24厘米(图板叁1)。
15.击鼓俑1件,高29厘米。
16.击锣俑1件,高29厘米(图版肆,11)。
17.牛拉无棚车一套,高37.2厘米(图版肆,1)。以上1Q-17皆出于前室。
18.猪3件,高7.5厘米,出于墓道两侧侧室(图二,3)。
19.鸡5件,高11厘米,出于前室(图版二,7)。
20.狗2件,高11.5厘米,出于前室和墓道东侧室(图二8)。
21井1件,高14厘米,出于前室(图版肆,5)。
22.灶I件,高9.5厘米,附甑1,甑底有算孔7个,出于前室(图二,4)。
23.带耳盘1件,长22厘米,出于前室(图二,1)。
24.灯1件,高59厘米,出于前室(图版肆,6)。
25.羽觞大小12件,高2至4厘米,出于前后室(图二,2)。
26.勺1件,高7厘米,出于前室(图二,5)。
27.长方形盘1件,长60、宽40厘米,出于后室。
28.杓1件,长14厘来,出于前室(图二,6)
(二)铜器13件,皆出于前室。
1.带钩1件,长6厘米。2.铜饰品12件。
二、结语
这个墓葬出土的遗物,非常丰富,其种类也复杂多样,造型简洁生动,表现了汉魏以来的现实主义作风。有武士和马,骑士有的引劲吹角和击鼓,有的手持长柄类的兵器,这都是围绕在牛车四周的出行仪仗俑。
1955年西安任家口出土的北魏正光四年的单室墓在形制上已接近北周,墓室底四壁向外扩张成孤形。这墓,从前后室来看,其形制结构要早于北魏正光四年的墓,墓室底四壁成.方直线形,与东汉墓室,颇相一致;所不同的是在墓道两侧发展了侧室,在生活用具的明器方面,也浓厚地保留了汉魏的余风。
1955年“考古'‘第1期发表的在朝鲜黄海北道安岳发现的晋永和十三年的叁寿墓,其中叁寿出行图,厨房飮食操作图等壁画中呈现出来的战马、武士、妇女等,在衣冠、髪髻上颇与草厂坡墓岀土的俑相似。根据上述情况,我们推测这个墓的时代,应属于北朝早期。
执笔者 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