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三第一次联合诊断检测历史2023届重庆一诊
试卷解析及答案发布地址公告
①发布于微博:橙子辅导1(数字1)
②发布于微博:考试研究所 ·
请通过方式①或②快速获取
以下均为复习备考资及相关练习题,以供使用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中的一个探究实验。新课标对于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要求是(1)要学生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操作技能,并能将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2)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统计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3)能对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本着以学生为主导,倡导探究的理念,结合学生对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及无关变量有一定了解的实际情况,可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试验、得出结论、交流应用,以使学生顺利完成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通过整个探究过程培养他们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创造思维的能力和探究实验的能力,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二、三维目标的确定: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验证明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学会对比实验的设置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进一步加强学生探究能力,掌握检测二氧化碳和酒精的方法,提高学生动手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联系生活现象,激发学生探究实验的兴趣,培养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通过改进实验方法的可操作性,增强学生乐于创新,敢于质疑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步骤并分析实验结果,学会对比实验的设置方法。
四、教学方法设计
本节课采用“探究—发现”教学模式,通过列举实例,引导学生模拟科学发现,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探究—发现”教学模式基本程序如下:设疑引入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归纳小结→学生展示师生讨论→评价反馈师生总结。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酵母菌、面包和酿酒图片,联系生活实际指出蒸馒头和酿酒其实就是利用了酵母菌细胞呼吸过程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同时简单介绍酵母菌的生物分类及代谢类型。其次展示利用酵母菌做的呼吸小实验提问以下问题“二氧化碳是哪种细胞呼吸产生的呢?”从而引入实验课题。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依据探究实验的步骤: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试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交流与应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酵母菌是在有氧条件还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细胞呼吸的?酒精 和CO2是在有氧条件还是在无氧条件情况下产生的?或是两种条件下都可以产生?如果两种条件下都可以产生那产生的量一样多吗?)、做出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都能产生和酒精、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产生CO2,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产生CO2,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和C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