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料中的产品,华为 Matebook 16笔记本初体验


我是在发布会前一周收到华为Matebook 16的,配置为AMD 5800H标压CPU以及VEGA核显,16+512GB版本。
之前我和华为Matebook 14 4600H标压版度过了一段很愉快的时光,不错负重与做工,良好的CPU性能释放,3:2比例100% sRGB色域屏幕,标准HDMI输出口,加上便捷的多屏协同,所以很多时候出差,授课带的都是它。
现在更大尺寸的Matebook 16来了,更充裕布局带来更好的性能释放,得以让我外出时的办公效率进一步提升。

Matebook数字系列上所有加颜值的老传统都被延续了下来,为高屏占比做出贡献的弹出式的摄像头;指纹识别与电源开关二合一的启动键;与屏幕边框同色的黑色铰链;所有这些都让华为Matebook 16的B面和C面看起来更简洁清爽。

笔记本的A,B,C,D面如上图,屏幕铰链设计允许单手开合,屏幕翻转无法达到180%,所以向办公桌对面的同事展示素材时需要转一下电脑。最大翻转角度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和之前Matebook 14最大的不同就是C面两侧多了两组直面用户的出音孔阵列,配合两个支持虚拟5.1、7.1多声道输出的扬声器,观影感受确实更为沉浸,出差间隙,在酒店住所放个演唱会视频放松下真的很不错。
哦对了,既然刚才说到外出公干,这个布局设计对于商务人来说很友好:

麦克风拾音口的位置被设计到了触控板下方,离手部最近的扣手位置,不仅远离了机器内部的噪音源,也离发声位置更近。双麦克风拾音采样+远离机内噪音源+华为AI降噪算法,让收音更为清晰的同时,最大限度屏蔽了环境噪音(键盘,空调,周围交谈,交通设施),保证了商务会议中双方信息沟通流畅高效。

当然,我最欣赏的还是华为所坚持的3:2比例显示屏,相比16:9的屏幕,在照片修图,图文排版,甚至阅读PDF杂志时能显示更多的纵向内容从而增加工作效率:

Matebook 16的右侧接口与Matebook 14一致,两个USB A口,但由于尺寸增加带来的宽松布局,之前让我尴尬的痛点:只有一个全功能C口被妥善解决了,Matebook 16的左侧这次提供了两个全功能C口,这样就终于可以一边插电跑性能模式,一边接全功能拓展坞链接移动SSD了(鼓掌)。

全尺寸HDMI输出口也被一并保留,这样我在外出演示时就可以直接与影音功放或投影仪链接而无需额外携带转换头,十分方便。
前不久华为升级了电脑与手机之间的多屏协同,现在可以在PC端开启双手机窗口了,有了双窗口,就可以进一步利用笔记本的大屏幕控制手机,在浏览网页的同时,拖拽文件了,效率比之前又更进一步。

连接方式也很简单,只要开启华为手机的蓝牙,轻轻触碰笔记本的触控板,Matebook 16就会自动识别发起链接请求,手机授权即可,整个过程不到10秒,如果你手机登录了华为账户,你甚至可以把云端的数据(联系人,相册,备忘,录音等)有选择地同步到笔记本,对于频繁切换手机的商务人士来说是一个非常利好的功能。

相比手机的小屏幕,活用笔记本的大屏幕可以将图文选择,移动,编辑,排版的效率最大化,由于多屏协同的数据链路通信,最终的成品文件还可以直接被笔记本,手机,华为云三者同时收录,不仅高效,三重备份也更安全。

这次Matebook 16附带了135W较大功率的电源适配器,最大能输出20V电压,6.75安培的电流,尺寸约为77x77x28mm。
按照道理,以5800H与核显完全用不到这个配置,是不是为以后的独显版(GTX 1650独显)预留?我觉得可以期待下。
受益于更大的空间,更强势的散热方案也为5800H提供了更为充足的释放余地,和我之前的Matebook 14 4600H标压版相比,Matebook 16的性能释放好了一个档次:

可以看到Cinebench R20的多核跑分差距超过50%,不仅仅是因为更强力的CPU性能,Matebook 16机内更充分的散热布局也让5800H能一展身手,跑出更好成绩。

在3D Mark的Time SPY以及Fire Strike子项目中,Matebook 16 5800H也有超过30%的提升,提升显著。
可以这么说,如果喜欢华为协同生态并想要在体验上(屏幕分辨率,CPU性能释放)更进一步的话,Matebook 16是个值得考虑的产品。
最后就是颜值,虽然这个话题比较主观,见仁见智,但一直以来,我很欣赏华为的简约审美以及在机身工艺上打磨与精进的态度,这次的Matebook 16的做工与质感细节也比较戳我。

无论是铝合金雾面与高光对比搭配的A面,大面积AG玻璃触控板,还是各种转折处的倒角,抛光处理,华为似乎都在致力于把这款产品打造成内外兼修的工作伙伴。

或许有人会说同样的价格,华为的配置并不讨巧,没错,论同价位段的配置,华为并无优势,但论设计做工与软件生态的建设,它处于行业顶尖。
如果你追求的不是一味的性能释放,而是更注重设备之间的协同与办公的高效化,那么根据预算,Matebook全系笔记本都可以考虑一下。
话不多说,文章的最后,放几张随手拍的图,向“处于难关”的华为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