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营养不良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仍将是全世界范围内的第一死亡原因!

2021-05-19 09:18 作者:张苏春  | 我要投稿

《全球营养报告》是在第一届营养促进峰会(Nutrition for Growth Initiative Summit ,N4G)中提出,通过全球营养状况调查,评估全球营养问题和改善状况的文件。

该报告旨在鼓励各国政府、民间组织和个人采取行动,消除各种形式的营养不良,在协调推进解决营养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最新版《全球营养报告》在2018年底发布,《报告》指出全球范围内有多项指标还需要进一步改善, 其中包括成人肥胖、超重、糖尿病、贫血、儿童发育迟缓、儿童消瘦、儿童超重和纯母乳喂养问题。

《报告》显示,全球194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因营养性疾病损失3.5万亿美元,而超重和肥胖花费5000亿美元,大概是中国GDP的1/3到1/4。

对健康饮食认知不足、没有足够食物,包括母乳喂养不够,以及健康食物供应不足促成了当前的营养问题。

因此《报告》首次强调了饮食在消除营养不良方面的重要性,因此营养干预刻不容缓。

营养干预是高回报的投资

陈志钢教授解释说,营养干预可以看做一个回报率很高的投资,有些国家每年的投资回报率能够达到10%,更有一些国家可以高达33%,也就是说进行营养投资是件非常值得做的事情,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非常重要。

因此2018年的全球营养报告将重点放在了营养饮食改善上面

好消息是,在包括提高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降低高血压患病率、阻止肥胖和糖尿病增长在内的若干目标下,所有参与营养调查的国家中,有48%能够达成至少一个营养目标。

这可以看出,全球共同重视和改善营养状况的意识正在形成。

中国是第二大营养不足的国家

和大部分国家一样,中国正面临多重营养不良问题,儿童生长迟缓和消瘦、营养不足和成人糖尿病、超重肥胖共存,这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认知密不可分。

此外,《报告》还指出微量元素失衡是现今营养不良的主要问题,因此需要增加蔬菜、全谷物和豆类摄入量,同时为了应对超重肥胖,必须减少饮用碳酸饮料,中国在这一块碰到的挑战尤其严重。

随着商品流通和城市化,越来越多的包装食品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包装食品也因为方便易获得收到消费者的青睐。

因此包装食品的质量,是否符合健康标准,对饮食营养的影响也非常大。

《报告》显示,全球各大洲消费的包装食品中,有69%不属于健康饮食,其中就有甜饼干、糖果、风味小吃、冰激凌、加工肉类等。

《报告》最后提出5个关键措施,促进各国营养改善:

全球近1/5 的死亡与营养失调有关!

2018版《全球营养报告》称,糟糕的饮食习惯是导致人们不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全球近五分之一的死亡是由不良饮食习惯带来的。

该报告每年独立完成,主要分析世界范围内人们摄取营养的状况。杰茜卡·范佐是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教授,也是本报告主要作者。她说:

“饮食习惯是在全世界导致人们发病和死亡的最大风险因素之一,风险大过空气污染和吸烟。

“我们吃的东西正在杀死我们。所以我们需要采取行动,让食品系统回到正轨。”

“缺乏有关营养丰富的食品的知识、买不起有营养的食品,以及效率低下的供应链是导致人们饮食习惯不好的一些原因。”

“营养摄入对于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来说非常重要,对大脑认知能力来说也很重要。”

“如果你的国家想要提高人民整体的思维能力水平,就必须关注人们在吃些什么。”

如今,我国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慢性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这些疾病的发生都与一个重要因素有关——饮食。多年来,人们普遍缺乏营养认知,很多家庭的一日三餐,根本谈不上营养的均衡性。2018 版《全球营养报告》发布,报告显示,营养缺乏、体重超标、摄入过量等不良饮食习惯,成为了全球近1/5 死亡的诱因。报告者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杰茜卡·范佐说,健康饮食认知不足、没有足够食物,包括母乳喂养不够,以及健康食物供应不足促成了当前的营养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表示:营养不良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仍将是全世界范围内的第一死亡原因。

对此,石汉平教授呼吁: 营养不是支持,更不是辅助,而是治疗,我们应还营养为一线治疗!


石汉平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肿瘤系主任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肿瘤医学部副主委

营养治疗的优势

1、从疾病治疗方面,通过营养治疗显著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即提高了患者生存率。

2、从费用上讲,通过营养治疗可以降低患者住院治疗总费用。

上图数据来自于荷兰。通过对老年社区人群分为两组,一组进行口服营养补充,另一组无任何营养补充,两者对比,扣除口服营养补充的花费,营养补充组整个医疗花费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 18.9%。所以从健康人群,老年人群角度上验证了营养治疗是省钱的。

上图数据来自美国菲利普顿的研究,这是目前为止世界最大的一个研究,有4000万名住院患者参与其中。通过研究发现,在患者年龄、性别、疾病严重程度等方面的都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口服营养补充的这类患者整个住院医疗费用比没有营养补充的这类患者减少了 21.6%

基于上述健康人群和住院患者两个数据,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 营养治疗不但不会增加医疗费用,而且可以节省患者住院医疗花费的20%左右。

所以在医疗改革的过程中,不应该是把营养治疗砍掉,恰恰相反,是应该通过增加营养治疗,来节省医疗费用。石汉平教授认为,此项研究将对我国的医疗改革提供一个参考方向。

我国营养治疗现状

国内外营养治疗现状对比

美国于上世纪80年代表示,营养治疗是治愈慢性病的最终解决方案。

加拿大在2000年将“营养是一线治疗方案”方案列为国策。

而时至今日我国的营养治疗仍没有纳入医疗收费系统,且营养制剂常常被列为医疗改革的对象,普遍认为它只是辅助药物,可以删除掉。

国内外肿瘤治疗的现状

我国总人口占全世界的18.8%(不足五分之一),但是我国的肿瘤患者占全世界的21.6%(超过五分之一),我国的肿瘤死亡人数占全世界肿瘤死亡的26.8%(超过四分之一),说明了我国肿瘤治疗高发病、低生存的现状。

众所周知,造成我国癌症患者五年生存率不足加拿大、美国等国家一半的原因有多个方面,包括癌症普查、早期诊断等,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即是营养治疗。通过上图右侧数据显示,美国住院肿瘤患者78%得到有效的营养治疗,我国则只有29%。即有71%的患者在住院期间未得到有效营养治疗,而在得到营养治疗的29%的患者中,有一半以上是不规范的。所以说轻视营养治疗是我国肿瘤患者整体五年生存率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石汉平教授等预测,如果我国肿瘤患者在住院期间能够得到有效的营养治疗,至少可以将我国肿瘤患者五年生存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

如何加强对营养治疗的重视?

一、做好科学普及

肿瘤患者存在营养不良的现象很多,归类可分为肿瘤本身的高代谢消耗、肿瘤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没有得到及时处理或处理的不好、患者对营养认知存在误区,破除营养误区对患者至关重要。

1、 更新观念。营养师治疗,他不是支持,不是辅助。

2、 纠正错误观念。如忌口、饿死肿瘤、偏饮偏食等大众误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营养治疗促进了肿瘤的生长,相反营养治疗可以有效的抑制肿瘤的生长。

3、 直面热点问题,有统一的官方声音。如前段时间网络上炒“红肉致癌”,还有媒体说“牛奶致癌”,不能是“A专家说治癌、B专家说不致癌、C专家说不知道、D专家说可能吧”,对于这些问题应该有一个官方的、统一的答案告知广大民众。

二、加强学科建设

1、 统一名词。如“体重”已经叫了很多代人了,现在冒出来个“体质量”;叫了很多年的“体质指数”,现在叫“体重指数和体质量指数”。如果一个人每天换名字的话就不知道他是谁,所以名词应该统一、规范。

2、 重视基础数据的收集。如握力、步数、围度、人体成分分析等数据,目前我国并没有自己的数据,引用的还是西方国家的数据,但西方人体和中国人是存在差异性的。

3、 规范行为。诊断上遵循三级诊断:一级诊断,营养筛查;二级诊断,营养评估;三级诊断,综合评价。治疗上遵循五阶梯原则:第一阶梯,营养教育;第二阶梯,口服营养补充;第三阶梯,全肠内营养;第四阶梯,肠内营养加上补充性肠外营养;第五阶梯,全肠外营养。

4、 简化目前临床营养评价方法。如评价“食欲”,光靠患者口述很难得出具体结果,如果0代表完全无食欲,10是食欲最好,让患者来打分,结果就比较清晰。

三、人才培养

1、学校教育。目前临床营养工作人员来源于公共卫生学院和食品学院、医学院毕业的人,但没有任何一所院校开设有临床营养医生的专业,在这一点上我们落后于美国。

2、继续教育。临床营养工作人员应该多形式、多维度的参加继续教育,并且要有规范的教材及参加考核。

四、医疗管理

1、 充分认识营养的治疗作用。从国家层面认识到营养是治疗,是和手术、放疗、化疗一样的另一个疗法,是基础治疗方法。

2、 将营养的诊断和治疗纳入医院的收费系统,最好有医保来覆盖。

3、 推动无饿医院的建设。“无饿”即是消灭医院的营养不良,患者一般都会存在营养不良的现象,通过无饿医院的建设更好的找出原因,保障患者治疗及减少并发症发生。

4、 推动规范化病房的建设。有条件的医院应为临床营养科设立病房。

5、 降低特医食品和肠内营养剂的准入门槛,纳入医院收费系统。

五、商业发展

小结

石汉平教授呼吁要从 时间、空间、内涵、外延四个维度方面,来扩展营养治疗体系。

1、 从时间上讲,过去的营养治疗只关注住院期间,患者在家居期间、疗养期间的营养得不到科学的意见与补充。现在提倡建立3H终身营养治疗概念,覆盖住院、出院、疗养等过程。

2、 从空间讲,呼吁建立一个HCH模式,即医院-社区-家庭这种分级医疗体制,且营养治疗重点应该放在社区、家庭中。

3、 从内涵方面,传统的营养治疗只关注患者体重,关注生理的变化,这是远远不够的。营养不良是多方面的,还包含心理、行为等方面。营养治疗应该建立PPSS,即生理-心理-社会-理性,全人营养治疗概念。

4、在外延方面,传统的营养治疗只关注疾病治疗,但现在呼吁营养治疗应该向疾病的三级预防拓展。一级预防,疾病的预防;二级预防,疾病的治疗;三级预防,疾病的康复。建立一个整体营养治疗的概念。

备注:原文来自于搜狐,链接如下:

https://www.sohu.com/a/451688327_526512


营养不良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仍将是全世界范围内的第一死亡原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