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1面试热点之拾遗规定引争议

2021-01-28 10:34 作者:公考余思君  | 我要投稿

【模拟题】

近日,广州市政府出台《广州市拾遗物品管理规定》。该《规定》明确提出,对拾金不昧或处理拾遗物品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和表扬。公安机关应按拾获财物价值10%的金额对拾得人给予奖励。有人认为此举有利于弘扬正能量,有人认为此举有违拾金不昧精神。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各位考官,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员流动愈加频繁,集体和个人财务遗失现象越来越多,拾金不昧行为也越来越普遍。同时,因为拾金不昧行为导致的误解、争议纠纷也层出不穷,对于《广州市拾遗物品管理规定》出台引发的争议,我有这么几点看法:

第一,规定的出台有利于完善拾遗物品管理制度,明确相关单位管理责任,更好地维护遗失物所有权人和拾得人利益。相关奖励制度的出台,旗帜鲜明地褒奖了好人好事,有利于进一步在全社会弘扬拾金不昧精神,传递正能量,推动形成拾金不昧社会风尚。

第二,认为奖励有违拾金不昧精神实属道德洁癖。拾得人拾得遗失物品并转交相关单位和个人往往要耗费时间精力和金钱,对成绩显著的拾得人进行奖励非但不会让拾金不昧行为庸俗化,反而会对这种行为产生正向激励。比如见义勇为奖金就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并没有令见义勇为行为庸俗化。德国、日本等许多国家都有针对拾金不昧行为给予物质奖励的法律规定,政府机关奖励拾金不昧行为用法律理性厘清了各方权责义务,不会损害拾金不昧行为的“含金量”。

第三,在为规定的出台点赞的同时,价值观念的引导和规定的落实细则亦需重视。部分网友的疑虑也并非毫无道理,这就需要我们在规定推广落实过程中,加大针对广大群众的释疑工作,充分重视精神激励在拾金不昧精神倡导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对于奖金来源、触发奖励门槛的具体认定标准等落实细则进行精细化厘定,防止价值观误导和条款被不法分子利用,最大化地发挥好规定蕴含的正能量。

2021面试热点之拾遗规定引争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