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生如故》改写结局十九
数年未见,漼三娘得知除了西州周生和时宜,漼风也一同前来清河郡祝寿,特地命令下人安排丰盛晚宴,亲自出府迎接。
南辰王府一行车队到达漼家门口,周生辰扶着时宜下了马车,母女隔着千里不能见面,有太多言语想要分享,时宜与催三娘一番寒暄, 直到漼风提醒屋外寒冷,几人才踏入府内。
五六个箱子被抬入屋中,皆是名贵珍品,上等茶叶、锦罗绸缎,稀有珍宝,单从礼品来看,此次见面,属实费了不少心思。
“一点薄礼,还望娘不要嫌弃。”往日和漼三娘见面,周生辰从来不会有任何怯意,今日以女婿身份上门,竟然会有些许紧张感,不如往常自在。
他轻舔了舔嘴,被时宜一个扭头看了去,偷偷抿了抿嘴忍住笑意。
漼三娘简单过了一眼寿礼,客气说道:“殿下客气了,快些请坐。”
周生辰微颔首,与时宜坐在同一排座位,以示晚辈身份。
“慕时怎么没跟过来?上次见他的时候才一两岁,现在这么久没见了,应该到了读书识字的年龄了吧?”漼三娘每日要掌管漼家各种事宜,抽不开身去看望,想起小世子,还是几年前的模样,着实让人有些想念。
“阿娘说的没错,慕时最近学了不少诗词,夫君这段日子也在教他学习射箭,原本打算带他一起回来,考虑到小孩子经不起长途跋涉,怕他承受不住,所以把他留在了王府。”
时宜的这番解释,掩盖住之外的另一层原因,漼三娘认为确有道理,附和道:“也是,慕时年纪小,按照马车的行程,从西州到清河郡少说也要两三天时间,还是留在王府比较方便。”
“是啊,等慕时长大一些,我和时宜再带他回来看望您。”一年年转瞬即逝,小孩子说长大就长大,记忆里嘤嘤学语的小婴儿,如今也到了学习射箭的年龄了,说起来,日子过得还真是快。
漼三娘点头认同,提议道:“此次回来,在府内多住几日吧。”
时宜与周生辰对视一眼,将两人心中所想告知,“我们...打算为娘过完寿辰便回西州,慕时一个人在王府,虽有成喜和师兄师姐照看,可我这心里总是惦念着,还是早点回去比较放心。”
小女儿如今为人妻,为人母,不能像未出嫁前那么留着身边了,漼三娘能够理解,毕竟周生辰一年四季大多数都守在军营,难得有了空闲,应该给他们多一点时间相处的。
隔了许久日子未见,母女有太多话要聊,周生辰在一旁默默听着,偶尔添几句进去。
晚膳过后,漼风有相关军事要与周生辰商讨,时宜不愿打扰他们,回到幼时居住的闺房,整理路途中换下的衣物。
屋外响起几声敲门声,漼三娘站在门外,询问道:“时宜,娘能进来吗?”
“洛梅,快些开门。”她吩咐房内婢女,待母亲进到房门,时宜微微屈躬行礼,搀扶起一旁手臂,扶着漼三娘落座。
在晚膳前,有些话不适合当着周生辰的面言明,算了算时日,除去拜师那十年,她嫁入王府也有五六年之久,每次前去探望女儿的时候,都只有她母子和几名婢女在府内,显得分外孤单寂寞。
嫁给了一个不能时常陪伴自己的夫君,原本以为她会后悔,可这次回门,单单从时宜的状态来看,就能够笃定她乐在其中,哪怕周生辰经常在外领兵打仗,不能够陪伴他们母子,只要有一个身份可以留在南辰王府,对她而言,就已经感到满足了。
藏在心底的问题依旧压了下来,不必多问,漼三娘就已然知晓了答案,看到小十一终于有了归宿,她这个当娘的,也感到分外欣慰。
只是苦了漼风,宏将军一过世,他阿娘为他的婚事操碎了心,相中过不少名门贵女,但都被他一一婉转回绝。
时宜自小和三哥关系较好,漼三娘夜里看望时宜,正为此事而来,“你姨母打算为你三哥寻门亲事,但这孩子心里一直放着宏将军,迟迟不肯接受,娘希望你能多劝劝他,毕竟人死不能复生,活着的人总要向前看才是。”
三哥对大师姐情深义重,不肯与她人成婚也是正常,若是换了自己,恐怕也会做出同样选择,宁可终身不嫁,也不愿勉为其难和不爱之人相伴一生。
可生在漼家,便注定不能控制自己的人生,哪怕嫁娶之事,也应听从父母长辈安排,“阿娘所言女儿明白,我会试着劝劝三哥的。”
她知道,即便磨破了嘴皮,三哥依然不肯放下宏晓誉,但既然母亲交代了,那便试着劝说几句吧,阿娘有一句说的没错,人死不能复生,活着的人总要向前看,可道理都懂,真到了自己身上,又有谁能挨得过这一关呢?
漼三娘离开时宜房门之时,正好在门口撞上周生辰,两人互相轻点头示意,他才推门回屋。
“聊完了?”时宜为他倒了杯热茶放在桌上,冒着热气,杯壁还有些许烫手。
他微微颔首,轻声应答,“嗯,聊完了。”
“渴不渴?我泡了壶新茶,拿给你尝尝。”时宜试着拿起刚刚倒好的热茶,可因过于发烫,碰到杯子又条件反射缩起了手。
周生辰连忙握起她的手,认真查看有无受伤,看到手指完好无损,才算放下了心,“时宜,我不渴,不着急喝,等放凉一些再品尝。”
时宜认识到过于着急,轻轻“嗯”了一声,或许是回想起当年在平阴一事,不由自主靠在了他的怀里,突然感慨道:“周生辰,幸好你回来了,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