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IGN是铁了心想让小岛“跌落神坛”吗?
「我不知道IGN是不是真的想让小岛秀夫跌落神坛的,但人们是真的希望把IGN从“游戏媒体权威”的位子上拉下来。」
今天刚起床,reddit上一个“爆料质疑”IGN本次年度游戏评选的热帖吸引了我的关注。

爆料者称:在玩家选择奖这个奖项上,一开始投票的选项中没有出现《死亡搁浅》的选项,《死亡搁浅》是等到票数到达7000后才开放投票的;
即使这样,《死亡搁浅》依然超越了《生化危机2重制版》《火焰纹章:风花雪月》这样原本的高票选手,排名第一,这时候IGN的一个玩家社区的版主在投票页面发表意见:让我们严肃点看待这次投票吧,大家别再给《死亡搁浅》投票了,这并不好玩,如果不如小岛秀夫,谁会在乎它?(后来被编辑了,但原文依然被截图保存)

▲左边是被编辑前的引战发言,右边是修改后的
在《死亡搁浅》获得玩家选择投票第一名后,IGN还关闭了投票渠道。
让我们稍微提炼一下关键词,这篇爆料贴想表达的内容是:IGN不想让玩家在“玩家选择奖”中投票给死亡搁浅,雇佣的版主对于《死亡搁浅》也是持反对意见,甚至想要用“闭眼塞听”的暗箱操作,让这次投票失去意义。
一直是岛吹,给《合金装备》系列高分的IGN,成为了将小岛秀夫从神坛上拉下来的“生力军”,这个反转本来就可以算得上是今年年度“沙雕”新闻了,在玩家实际游玩《死亡搁浅》后,“冗长且无趣的最终章”“简单却也单调的战斗系统”,依然掩盖不了“一个丰满的故事”“链接起玩家的创新玩法”所带来的正反馈。
在删除了一堆无意义且明显带有主观恶意的评论后,《死亡搁浅》在MC上玩家评分已经回升到了7.3,至少IGN给《死亡搁浅》6.8肯定是低了。

对比之下,光看爆料,这次IGN死磕立场,见不得《死亡搁浅》的好的做法,有些无理取闹,甚至完全没有“世界上最权威的游戏媒体之一”该有的气度了。
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老板,这瓜不熟啊
注意,这个爆料只是reddit上一个普通玩家的爆料,作为美国的“百度贴吧”,标题党,内容断章取义也是reddit上实属常见。
实际上这次玩家选择奖事件并没有那么对错分明,而更加复杂些。

IGN方面,在客观上确实存在操作的失误,比如《死亡搁浅》一开始没有被加入“玩家选择奖”奖项,而是在玩家要求下才加入的,玩家选择奖中不能让玩家看到他们想要的,这个奖项的设置一开始就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这是IGN的错误其一。
作为官方社区的管理者,一定程度上能代表官方意见的版主在“玩家选择奖”上对玩家进行引导投票的发言,以及“小岛秀夫这个名字让你们看不到游戏缺点”这样的引战观点,官方的失言,这是错误其二。

▲《死亡搁浅》还当选2019年最佳PS4游戏,虽然IGN给自己评了6.8分的游戏这个荣誉确实有种打脸感
那么接下来对于IGN暗箱操作的“爆料指控”就显的不那么客观,且让人迷惑了。
因为IGN评选的年度游戏发布预定是今天(12月11日),所以在昨天下午(12月10日),为了给统计“玩家选择奖”的得票预留时间,投票系统就正常关闭了,并不存在“IGN因为看到《死亡搁浅》高票获选,为了暗箱操作所以关闭了投票系统”这个说法。
在今天早上公布的结果中,《死亡搁浅》也确实获得了“玩家选择奖”。这一点在reddit上的IGN社区中,得到了官方的辩解。IGN自身犯了错,再加上玩家的不信任给他加戏,这才是本次“玩家选择奖”事件的真相。

很普通,没啥劲爆的大瓜,让想看《死亡搁浅》和IGN两方笑话的玩家有种“把大家叫出来就为了这个.jpg”的感觉。

那么犯错的IGN和激进的玩家两边各打50大板如何?
这位爆料玩家这个爆料贴的发帖时间是昨天晚上6点,从他发帖的语气上来看,应该是突然发现投票系统被关闭,联系之前无法给《死亡搁浅》投票和版主引战发言的情况,就主观上认为IGN是为了保住自己面子所以异常关闭投票。
而经过了许多“信息二道贩子”的传播,传到国内的时候IGN差不多算是坐实了“打死不肯认错”“还搞暗箱操作”的恶名。在这次事件中,相比于看“小岛秀夫跌落神坛”,大家同样喜欢看IGN从权威上被拉下来。

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认为:看IGN的评测也就图一乐。如果自己喜欢的游戏被打了低分,那就是“高分信媒体,低分看自己”;如果是自己不喜欢的游戏被打了高分,也大可以用“高分信自己,低分听媒体”来安慰自己。
玩家对于一个好游戏的定义越来越泛化,从以前固定的游戏种类下固定聚集着一批粉丝,到现在每个玩家都有自己专属的偏好。拿我自己举个例子,作为一个思想比较老派的玩家,我到现在也没办法理解身边有的朋友,会只因为独立游戏的某个玩法出彩有创意,而将其捧上“神坛”。许多时候和朋友讨论一个游戏到底好不好玩,好玩在哪,也时常意见相左。

更别说游戏媒体想用一家之言,就代表所有玩家的声音了。
IGN等游戏媒体在失去公信力(×)
玩家的鉴赏能力在不断扩展和深化(√)
这段小插曲的背后,也并没有谁“跌落神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