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米变频空调SpaceE 1.5匹安装与使用体验
前言
如你所见,我开始给我的六七月份准备空调了。
我的卧室的空调还是十年前买的不知名的小空调,陪着我度过了这么多夏天,终于在去年夏天的时候被我发现满足不了我的需求了,因为我把两个房间打通了当一个卧室用,原本管一个房间的小空调,现在需要管两个房间了,制冷效果跟不上,加上夏天这个空调就没停过,外机长时间运转的稳定性有点跟不上了,所以我就老老实实趁着618的好价,换了一台新空调。
又因为我家的家电基本都是米家的,所以这次换的空调也还是兼容米家智能的产品:云米AI空调Space E,主打一个四面送风,不直吹。造型和功能方面都相当棒。
体验解析
首先是安装体验部分,云米的空调买了之后安装都是免费的,并且拆装旧机也是免费的!
根本没必要担心师傅单独收费!所以这次入手的空调,我全程是在外地,家里人只负责说一下装哪里就行。
云米Space E是去年发布的新品,到现在为止安装的用户量已经非常多了,所以安装师傅安装这个是轻车熟路。
云米Space E的噪声大致是52dB、防水等级为IPX4级,风吹雨淋的室外条件对外机的要求还是挺高的。
云米Space E的风叶是金属风叶,叶片很宽,导风效果非常显著。老式空调存在着“冷风直吹”的缺陷,原因就是空调在制冷过程中,只能上下或是左右吹风,致室内冷气分布不均匀,并且存在着风量不稳定等诸多缺陷,所以会让房间内的空气变得又冷又干,吹了很久之后,身体还会感觉到酸痛不适。
想要让室内的空气变得更加清新自然,并不是“摆一盆水”就能解决的,必须对风叶片、机身机构作出调整。
云米Space E的设计,就是针对四面送风的全域风进行优化的,有效解决了“冷风直吹”的传统痛点,通过全域风来实现持续输送柔风,让人体感受到更加清凉舒适的微风。
虽然我们一般都不会看空调的外观设计,但要想卧室里有点格调,空调内机的外观还是真的要有点要求的。
云米Space E由国外知名设计师⻢修·阿肯特首次对空调进行艺术化设计,前面板上有类似钻石切割纹理,比起常见的挂壁空调要好看不少。Space E的滤网设计很独特,在内机顶部,通过快拆扣固定,这个设计思路使得滤网的日常拆卸清洗更加方便。
云米Space E的显示屏是半隐藏状态的,可以显示温度与WiFi状态。蓝色灯光显示冷气,橙色灯光显示暖风。并且空调内置了光线传感器,可以感知环境灯光自动切换显示屏亮度,或者直接开关屏幕灯光,每次晚上睡觉的时候我就不必手动关空调的显示屏了。
云米Space E的能效比是5.26,比新国标一级的5.0高很多。这意味着在保证制冷效果的前提下,云米Space E的耗电量能压缩到相当低的水平,像我这样24小时不关空调的人,用的空调的能效比越高,月底电费账单越好看。
云米Space E相对于传统空调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能接入米家智能。接入米家的好处非常多,包括但不限于可以利用原本的米家智能设备设定联动条件让整个的空调实现自动化运行,比如我回家之前的半个小时自动开空调;我睡觉之后自动调整到睡眠模式并且关闭灯光;外面温度低于20°的时候自动关闭空调制冷模式,开启通风模式;外面温度高于35°的时候自动开启制冷模式等等。
除开接入米家智能联网操作,云米Space E也还能离线实现语音操作。云米Space E内置的科大讯飞AI芯片可在5米内接收语音指令,识别率高达97%,可以直接说“云米空调,开机”、“云米空调,调整到20度”、“云米空调,打开全域风”,或干脆说“云米,有点热”、“云米,有点冷”等。这个识别更加方便并且符合人的直觉。
「水平气流」
水平气流一般用在需要快速制冷的室内环境。
这个模式下云米Space E的风力开到最大,风板呈水平姿态,让冷风能最大限度地吹到最远的地方,实现全屋快速降温的效果。
云米Space E的送风距离是12米,管我整个卧室绰绰有余,并且它还有全域风模式,面板四周都是送风口,可以做到以空调为中心,上下左右四面出风的效果,这对于我来说非常好。我之前想换老空调的核心理由就是它只有定向吹风,时间长了之后我膝盖就很疼,现在还是得选一个支持柔风模式的空调。
「垂直风」
支持制热模式的空调在冬天时候没那么好用,是因为空调本来就是在天花板附近,输出的热风因为冷空气密度更大而只能聚集在屋子顶部,根本照顾不到地面。
垂直风模式,主要是用在热风中。4900W的制热能效,再加上垂直风的原理,可以实现更快的室内升温,并且热风有效避开人体,从地面开始加热,很适合冬季时使用。
所以我知道云米Space E支持垂直向下送风的时候,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冬天开暖风再也不用担心温度不均匀啦。
前戴森空流专家为云米Space E设计的出风方式叫做AI全域风,指的是可以实现四面出风的体验,避开“直吹”,实现更有效的冷气或热气覆盖,同时让人体获得更舒适的体验。AI全域风的优势,带来最明显的体验,就是四面都有凉爽的气流。
当我将空调开到较低温度同时开启AI全域风之后。云米Space E就会智能的识别到此刻你想要快速的对房间降温,这个时候,云米Space E就会启动动态混合气流,以最广最远的传递方式,将冷风在屋子里散开。
云米Space E的AI全域风在使用的时候,能够带来四种不同的风流,以达到最优的室内体验,主要分为以下四种:1、水平气流;2、四面环形气流;3、垂直气流;4、动态混合气流。
参数解析
这里说一个小细节,云米Space E用的是美芝98CC的压缩机+20根铜管单排冷凝器+电子膨胀阀,这两个配置是中高端空调常见的标配,但是用在3000元不到的这款空调之中,用料还是蛮到位的了。
云米Space E是消噪设计,整个外壳框架里,除进风口处和出风口处,另外四面都有消音泡沫,尤其是右侧电控板和电机边上的泡沫特别厚。
云米Space E的内机设计的非常好,内机使用泡沫框架,解决了噪声和冷凝水的问题,此类设计此前我只在日系旗舰(大金零境)上见过,别的五六千元的机型,也只是部分泡沫框架,而不是云米Space E整体框架。
云米Space E的内机蒸发器是双排15组铜管,铜管外径7mm。
结语
云米首创的全域风技术非常值得称道,这种四维出风的无风感技术,循环风量更大,房间温度分布更均匀,消噪处理上也比较好。
云米Space E的性价比优势明显,不到3000元,就能拥有比较好的无风感体验。云米Space E适合对空调直吹比较敏感,以及对噪声比较敏感的人群,尤其是卧室面积比较小的家庭,空调安装在哪都可能直吹,这时一台不直吹又静音的空调能明显改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