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读书笔记-第四章-专注力
一、情绪专注 一招提振你的注意力
分心走神的原因无非两个:一是觉得当下太无聊,所以追求更有意
思的事情;二是觉得当下太痛苦,于是追求更舒适的事情。
收回感受,回归当下
身体感受永远是进入当下状态的最好媒介,而感受事物消失的过程
更是一种很好的专注力训练。
身心合一的要领不仅是专注于当下,更是享受当下
这节让我想起了以前在公司开培训会的时候,大家都在下面玩手机也就是走神。其实跟上面说的确实有点关系,要么就觉得分享的内容太无聊,没有深度。要么就是对分享的内容不感兴趣。随着科技发展,人们越来越容易分心,我见过很多一心二用的,包括自己也是,跑步的时候想事情,没有深入的感受跑步时身体的感受,只是当作一个应付自己的方式。我今天跑步了,锻炼了身体了。今天的任务完成了。平时分心太多,关键的时候难以真正的集中精神。要更多的专注于当下,享受当下。
二、学习专注 深度沉浸是进化双刃剑的安全剑柄
从大范围看,沉浸能力强的人时常处于支配层,沉浸能力弱的人时常处于被支配层。
天才,其实并不神秘,其本质是“正确的方法”加上“大量的练习”
“正确的方法”通常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第一,有定义明确的目标。
第二,练习时极度专注。
大脑在学习的时候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意识”的专注模式,另一种是“潜意识”的发散模式。
事前聚精会神,让意识极度投入;事后完全忘记,让意识彻底撒手。
第三,能获得有效的反馈。
第四,始终在拉伸区练习。
我们每天都要做那些让自己感到有些困难但又可以通过努力来完成的事情,即跳出舒适区,避开困难区,处在拉伸区。
审视自己的注意力——是被动吸引还是主动选择?
审视自己的沉浸度——是分心走神还是极度专注?
审视自己的练习量——是浅尝辄止还是大量投入?
定义明确的有挑战性的目标,难度适中。专心的学习和练习,不过试错改错。最终达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