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木苏里《判官》读后随笔

2023-07-30 22:01 作者:哎哟喂猪猫来啦啦啦啦  | 我要投稿

大概前几个月吧,不记得具体什么时候开始,看了一本书,名叫《判官》。 我听了相关的广播剧,去搜索过这本书的解说,也看了部分的同人文,当时想着把这些全部都看完了,就差不多对这本书的兴趣结束了吧。(因为此前也是这样的)但是,不知为什么?我对这本书的情节依然放不下。 这本书最开始吸引我的是“闻时与谢问(尘不到)”,他们对彼此的情感令人动容,“他们尘嚣未染,又纠葛不清”,对彼此深藏的爱意无法衡量。 谢问为闻时承下满身尘缘,将毕生未享的福报都赠与他,在弥留之际还要亲眼去看看那人是否安好,想要为他找回灵相,灵神不支也要强撑着再陪他一段;而闻时也生剥灵相,落地成笼,护住那个他想要留下来的人,因为那不知真假的传言,生取指骨,只为能再见他一面。指骨啊,那可是傀师最重要的部分。他甚至不在乎担天谴也要为他报仇,又因为谢问的一句“我在乎”停下了手。 被封印的谢问,周身全身尘缘业障,没有一丝活气;在世间不得解脱的闻时,没有归处,也没有来处。那句“怎奈松风明月三千里,天不许归期”是多么的无奈与无力,那句“因为无法久留,索性避免了重逢”又包含了怎样的克制,我无法想象……“红尘故人旧相识,重逢却不知,因为一个已经忘了,而一个不打算说”。他们离散一千年,那千年的离散让人心痛。所幸,他们最后终于得偿所愿了。 可更让我觉得意难平的是谢问的过去,还没成为尘不到的过去与那个还未遇上闻时的过去。 “问,遗也,上天之馈赠”,那个身着红袍、斜倚朱栏的谢府小公子,芝兰玉树,带着少年人该有的意气,对任何人都谦恭有礼,言笑晏晏。他可以做他任何想做的事,他可以赏花游玩,可以闲来喂鱼,可以替人写些字帖,见到穷苦乞丐便散点钱…… 可谢府那场变故之后,世间便再也没有了谢问,只剩下了仙人尘不到。他奔走于世间各个地方,除秽消业清是非,带给世人清明,而自己留下满身尘缘,一定要走那条最绝的路,变得无挂无碍…… 对于这样的尘不到,我最初也和闻时有着同样的疑惑,百思不得其解: 谢问到底是喜欢他还是习惯性宠着他?是什么时候喜欢他?又为什么会喜欢上他? 可后来我便知道了,自从经历了谢府那场变故,谢问便再也无牵无挂,孤身走在那尘世,成为了尘不到。虽然世人景仰他,却也敬畏他,与他始终存在距离。他独自走着,凡尘未染,孤独又落寞。 直到遇见闻时,闻时虽是他的徒弟,却把他拉到同等位置上看待,会担心他受伤,长时间没见到他会想念,了解他的情绪,会不顾一切留住他……这些让尘不到重新归于凡尘,让尘不到觉得他不再是孑然一身,也不再是了无牵挂,于是在相处中慢慢的喜欢上了他。对尘不到来说,闻时是个独一无二的存在。后来他说“满世界找不到第二个这样的人,哪能不喜欢”也许也有这个意思在的吧。 尘不到从来都是宠着惯着闻时的,这种习惯让闻时并未发觉尘不到也喜欢他,我们也没有发觉,甚至起初连尘不到自己也没有发觉。 后来,弥留之际,再去看一眼闻时,发现那人灵相丢了,于是打算再留一段时间,帮他找到灵相再走。可我总觉得,那只是一个借口,想要在闻时身边再待一段时间的借口,找灵相是,租房子也是,哪怕他时间不多了,哪怕闻时失去记忆不记得他了…… 可除去这些,我依然对这本书放不下,为什么呢?我仔细思考过,我爱看里面主角的经历,但更爱看里面小角色的遭遇。 那些小故事里,是我们平凡人的牵挂与琐碎。 是沈桥的那句“想要看着这小孩长大”“天凉记得加衣,热了别吃太冰”, 是老宋的那句“我在等你吃饭”, 是李先生的那句“我还是想回家再看一眼”, 是林子里采药婆婆给闻时的果子和蒸糕, 也是兰兰没来得及送别的姥姥的那句“姥姥一直等着你呐。没见到你,姥姥哪里舍得走呢?”…… 书中说:  “诸行无常,诸漏皆苦,众生煞煞然也……” “这世上人人都有憾事、人人都有心结,有大有小。有些很快便解了,有些怎么都挣不开放不下,时间久了就会把人捆缚住……” “都说凡人最无端又最深重的执念莫过于故土难离,落叶归根……” 尘世间,离别总是常态。 李雪琴在综艺中说过一句话,“还健在的人的离别是世界上第二浪漫的事情,因为我们从此离别之后,每一次相遇都是重逢,而重逢是世界上第一浪漫的事情。” 那时,听到这句话,觉得很有道理,重逢确实是世界上非常浪漫的事情。可转念一想,生离也并不意味着就都有重逢,现实中因为一次离别之后再也没有再见的情况屡见不鲜,有些人也许连联系都不会再有。 人总是不忍离别,又不得不离别,甚至在下一个路口或许就是再也不相见…… 而我沉迷于这本书的原因大概就是 它给了我一个幻想: 也许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刻,我们在梦里曾与那些我们来不及告别的人说了句“再见”,只是我们醒来后忘记了而已……这对我来说是幻想,也是慰藉。 同时,它也在时刻提醒着我 要珍惜与身边人的相处,等到离开时,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遗憾了,且行且珍惜…… “或许你已经不记得了,你其实跟离开的人好好道过别,于某个长夜……”

木苏里《判官》读后随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