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
今天头好痛,感到太阳穴旁边的血管一直在咚咚地跳。
5.22 1:00 提笔 想直接打字,但接连丢失两次,于是拿出纸笔。【生活碎碎念和思想大杂烩】回归
也许是最后一次回归。因为一个人想这些事情往往会变得不一样,不仅仅是思想,整个人也会。所以打算之后少想一点。
饼叔说,好像我们一直在想着怎么去出人头地,怎么去跟别人不一样,但是我们很少去静下心来去想我们怎么做一个普通人。
饼叔曾是一个战地记者,现在的央视记者,他的生活经历阅历丰富程度都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他说在此之前他没有想过。
很巧,下午我写了这样一句话
“光怪陆离,灯红酒绿,喧嚣,吵闹,酒精迷离我早就见腻了,我想过的是,真正的生活。
宁缺毋滥。”
人,大都是普通的,这是我们应该接受并接纳的。人,只能看见自己所看见的世界。这句话听上去很绕,很难理解。实际上,很有深意。
真正懂的人或许很少。
我讨厌一种人,这种人只想让别人看见他所看见的并且是只能看见他所看见的世界。这让人不爽。不幸的是,这种人不算少。这样的情况也不少见。让我叹息。
我活得还过得去。最大的缺点似乎是我活得太认真,让我觉得在这个世界觉得很累。可是这应该吗?一件事发生了,可未必是应该的。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因为认真或许别人就会觉得没有必要,自己也会怀疑是否真的如此。实在是累。
我能发现人的优点,同时也擅长发现人的缺点,当一个人具有以下缺点,如:双标,不理智,只顾自己,乱揣测别人等时我就会很想远离。我做人最大的失败就是不会伪装,什么都表现出来。不明说却效果几乎一样。别人或许内心不屑也好嘲讽厌恶也罢表面是看不出来的。而我的难以忍受,想要吐槽,全都太明显了。这是我最不会的地方。
但,我还是最不喜欢一种情况。然而这种情况在我身边发生很多次了。我正在说一件事或者什么的规则,旁边的人或者对话的人会说,那还是关系不到位。我……无语
大学生,张口就是关系不到位,不知道应该是说老成(并非成熟之意的老成),还是功利。
我不否认,有时候有些情况存在这样的情况。但我不认为这样张口闭口就是关系不到位之类的话是应该的。
更何况,这样的话还是从一名法学生的嘴里讲出来。我很担心,倘若关系到位,按照这种价值观是不是能把黑的变成白的,或许,是我想得太多了,或者有要说我对法学生的要求太高了。
大学生,虽说没必要一直待在象牙塔里,可也不必这么亲近这个社会的弊病。当然,或许真的是我活得太认真了。
当我说到情怀的时候,有人笑了。虽说我不知道有什么好笑的,但我知道了,我们并不是一路人。
关于审美,我以前从来不认为审美有高低之别。美学课上我也这么认为。但随着生活和时间,我越来越觉得,审美有高下之分。但,不是阳春白雪就高,下里巴人就低,不是这样的。
真正有审美的人对两者都能欣赏,而不是只能欣赏其中一个。
审美有高低的意思是对同一个事物,人们有不同的审美理念。有的人理解得深刻,有的人理解得浅薄,还有的人理解得粗俗。
由此,高下立判。这是人与人的区别,是一个人看待事物的高度、角度和层面的区别,而不是喜欢什么的区别。
对于一个事物最起码有一定真正的了解后才能谈审美。不了解充其量叫做感想,感受。
当然,审美和感受存在重合的部分。但他们仍不是一个东西。没有理论,没有理念的支撑的不配叫做审美,只是一盘散沙。
什么都不了解,却要说别人要求高同时对于一个事物进行完全不符合事实和理论的胡说,我觉得这已经低于俗人的范畴了。
我太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了,这是我的缺点。
我活得太认真了,所以我难以快乐。
&
根据身边的真实案例
有时候人变得幸福反而变得斤斤计较起来,
“xx是不是不够喜欢我啊”“xx是不是那个对的人啊”甚至她会这么猜测:“她是不是嫉妒我啊,他是不是看不得我好啊”……进而对别人挑剔或者斤斤计较起来
这让我觉得活着真累,只是一个无心的话语或者行为会被解读,过分地频繁地拿出来,不停地说,不停地叨扰。我只觉得:太多了,再多就烦了。
人性啊,总是希望的是好的,看到的却是坏的
当然,消极地看待人性只是偶然事件
我能看到人性中善良的一面,纯真的一面。只是大多不会说,面对不好的只觉得闷在心里,不吐不快。积压在心里总觉得郁结。
22下午看到以前写的东西,仍然很赞同
我永远认为人类不是社会规律下听从命令不停奔跑的机器。
有的人认为人类是机器。看了几页自私的基因得出的结论。我不敢苟同,我没看过,不发表意见。
但,从我的生命所有的经历来看,从人的一生来看,人类之所以会动容,会动情,会落泪,会开怀,都不是循着某种齿轮或者命令只会永远规律的机器。
这是我的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