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创崛起之路——第四篇
上期,我们说到中科红旗停止运营之后,国产操作系统迎来了头号玩家,那就是麒麟软件。
它的历史比较复杂。
最早可追朔到1999年的中软团队和中标软。
2014年,天津麒麟成立;2019年底,天津麒麟和中标软件进行整合成立麒麟软件,共同开发麒麟操作系统。用了20年的时间,中国操作系统的国家队终于亮相了。
这个国家队也有些真本事。2018年,麒麟操作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是唯一获此殊荣的国产操作系统。
2021年,麒麟软件实现营收11.34亿元,利润总额2.75亿元。而这一年,微软在操作系统的营收是120亿美元。
11亿元对比120亿美元,一个在地上,一个在天上,麒麟软件在微软面前就是一个小娃娃。
市面上还有一个麒麟,叫湖南麒麟。
这个公司最早可以追溯到2002年国防科大牵头的国家“863”计划,后选择了开源Linux路线。2015年,经过改组,湖南麒麟信安成立。2022年,麒麟信安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发行首日大涨200%。
2022年麒麟信安实现营收4亿元,净利润1.29亿元。
除了这两个麒麟,市面上还有一家桌面操作系统叫统信软件。
2011年,武汉深之度成立,做的是基于Ubuntu的中文Linux。后来,该公司与诚迈科技联合成立了统信软件。2020年12月,统信软件完成11亿元A轮融资,估值达到59亿元,员工也从200人膨胀到2000人。
背后大股东诚迈科技在2019年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看不懂的操作,这点我们可以忽略过。只说结果,这个骚操作严重影响了统信软件。
2022年,统信营收3.6亿元,亏损5~6亿元。
其实,除了这三家,这两年操作系统相关企业新增410家,注册量达近十年峰值;一方面是由于国产自主可控的大风口,另一方面得益于近年来开源社区的快速壮大。
那么,热热闹闹的操作系统会怎么发展?我们下期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