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走进观念论
观念论是一种进步的哲学思想,虽然其观点和人们的常识有距离,但是却清晰地揭示了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它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呢?那就是,世界在自我内部,而自我是无限的。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但是,观念论却对此有清楚的论证。
对几种自我观的驳斥:
1、认为感觉到的就是事物本身,自我则没有内容。
驳斥:如果自我没有内容,为什么你会有感觉?
2、认为感觉是由自我之外的事物和自我结合而产生的。
驳斥:自我之外的事物是如何进入到自我之内的?
3、认为自我包含了所有事物,但是自我是有限的。
驳斥:如果把非我看作一种事物,那么它就在自我之内,但是非我又在自我之外,这是自相矛盾的。因此“非我”“超越自我”之类的文字不是概念,是没有含义的。
4、认为自我是无限的,但是是可分割的。
驳斥:因为自我是无限的,分割后的自我的各部分仍然是无限的,但同时又有两个或多个部分,这是自相矛盾的。
综上所述:你要么认为没有自我的存在,要么认为自我是无限的,只有一个,并且是一个整体,任何事物都在无限的内部(实际上,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整体,“分割”“切割”“分开”“分离”“切分”这类文字不是概念,没有含义。“是……的一部分”是不符合逻辑的,应该用“在……内部”代替)。观念论认同的就是后者。
观念论认为,事物的产生是自我自己认识自己的结果。自我自己认识自己是不需要时间的,时间只是自我展开的结果。身体的运动不是因为自我的控制,而是因为自我自我认识。没有“自我的身体”这样的说法,自我并不控制任何一个身体。
“你”“他”既可以指代物,又可以指代我,“我”既可以指代物,又可以指代自我。“人”字不加前缀或后缀既可以指自我,又可以指身体;“人们”“每个人”指的是身体。“其他意识”“其他自我”这类文字都是不符合逻辑的。在自我之中,一切都存在,“不存在于自我的事物”这类文字不是概念,没有含义。所有的感觉都在自我的内部,这些感觉之间不会相互干扰。任何的行为都是自我的行为,任何不是我做出的行为指的都是不是默认身体做出的行为。所有的结果都是自我导致的。所有不代表自我的名称都是指事物。如果灵魂指的是自我的话,灵魂是不灭的,因为自我是无限的。
感觉和对感觉的干预是分离的。意义是感觉赋予的,没有感觉就没有意义。一个命题的含义就是它本身。意义在感觉之内。我把产生感觉的这副身体叫作默认身体,默认身体之外的身体无法产生感觉。自我会把默认身体也称为“我”。尽管默认身体可以产生感觉,但是感觉并不一定是默认身体产生的。不是默认身体产生的感觉,也可以通过默认身体表达出来。你所感觉到的身体不一定就是默认身体。
自我一旦弄清楚某件事,就会觉得弄清这件事毫无意义,如果还有尚未弄清的事,就会转而去弄清尚未弄清的事。对于观念论也是如此。自我做出了一切行为,物质的行为在这些行为内部,自我感觉到的行为在这些行为内部。既然自我已经做出了一切行为,再讨论自我自然也没什么意义。意识就是自我。唯物主义不是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而是认为讨论意识没有意义。“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什么”这个问题提得不对,应该问“讨论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有没有意义”。
事物之间、事物和自我之间是没有包含与被包含关系的,因为不同事物的性质各不相同,事物和自我之间的性质也不相同。A事物在B事物内部,并不能得出A事物具有和B事物相同的性质的结论。存在、是事物并不是性质。当我们说“是”的时候,我们在说在……内部,且其基本单位与……的基本单位有相同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