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围强基计划要多少分?报考哪所学校“性价比”最高?
2022强基已经拉开帷幕,过完这个清明节强基报名就正式开始了,但还是有很多同学还没想好到底报哪所学校。毕竟强基只能报考一所,没有第二次选择的机会,只有做好取舍,才能选择“最优解”。
而强基报考取舍的一大指标就是强基入围分数。达到入围分数线,获取入围资格,是参加强基考核的前提和基础。
为了帮助同学们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校,我们统计对比了2021年多所高校的高考录取线和强基入围线,发现了4点结论,可供同学们参考:

一、一般强基入围线比高考分数线低10~40分
总体而言,强基入围线与高考分数线正相关,大多数学校强基入围线比同地区高考录取线低10-40分。但也有少数强基入围线接近甚至高于高考录取线,另一些强基招生出现类似“掉档”情况,远低于高考录取线。
显然,强基招生的规律和高考招生的大背景是相符的。不同专业热度有高低、大学在各省投放的名额有不同、各地的竞争形势也有区别。
有必要注意到,与相对稳定的高考分数线相比,强基分数线变化较大。这一方面是强基计划实行时间较短、招生规模远比高考小的统计学问题(强基招生最多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分数相对稳定);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考生了解不足、存在盲目报考行为(如南开大学物理强基在部分省份分数线两年波动达70-100分)。考生作出选择要避免追低畏高,也要避免一味冲高。高考有平行志愿,强基只是增加一种选择,“捡漏”不能作为根本目的。
这里给出2021清北入围分数线与高考分数线,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可以看出,清华、北大的强基录取人数最多,分数线相对稳定。清华入围更易,平均入围线低于高考线20分左右;北大入围更严,平均入围线低于高考线10分左右。
2022年是强基计划开展的第三年,学生、家长、大学都在增加对这一招生渠道的了解,入围分数线也可能会进一步稳定下来。
后续我们会在2022强基讲座中着重分析,大家可以扫码免费报名讲座,将会进行3场系列讲座,全方位分析强基计划。
同时之后还会发布《2022强基白皮书》,我们将在书中对强基计划作出详细、系统的介绍和分析,也会给出更全面的相关数据,欢迎持续关注。
二、强基不同专业分数差异明显
理工类强基专业中,数学类较受欢迎,竞争更激烈。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科学、物理学,其入围线相对较高。生物科学、化学,入围线相对较低。核工程强基仅少数高校开设,招生遇冷,其入围线往往比高考录取线低40分以上。而文史类强基专业招生较少,各高校差异较大。
以北京理工大学2021年入围情况来看,数学、应用物理的入围线只比高考线低10+分(平均值),而化学、工程力学的入围线比高考线低30+、40+分(平均值)。

南京大学也类似,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入围线相对较高,之后依序是物理学、生物科学、化学。

当然,强基热门专业在高考录取中专业分数线往往也较高,因此具体到某个专业,强基的优惠力度是相近的。
三、部分大学强基招生地域性明显
大多数院校都不是对全国招生,大家一定要注意看招简和报考平台信息。比如吉林大学基本不在西南、西北、华南招生,西北工业大学不在东北、华南招生等。
另外,大学在各地强基招生竞争热度也不同。如武汉大学在湖北的强基线能超过高考线20分,而在北京、吉林、上海、江苏、重庆等地强基线比高考线低10-20分。大家可以参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来作出选择。
大学在其影响力较大的地区强基招生竞争激烈(主要是本省)。尽管本省强基名额可能更多,但竞争激烈程度更甚。如武汉大学在湖南湖北、哈工大在黑龙江都呈现这种局面。


四、部分院校对高考分数有硬性限制
部分院校的强基入围标准除了达到入围分数线之外,还可能在单科成绩上有硬性要求。如吉林大学要求,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达到考生所在省份一本分数线上理科110分、文科50分、综合改革60分,才能参加强基计划。吉林大学在吉林的强基分数线超过高考分数线50-60分,很可能是因为吉大在吉林省的高考统招分数线较低,而强基计划有最低分限制所致。因此,报考强基一定要详细查看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了解招生政策。
注:
1.自新高考改革以来,部分省市选科有多种组合方式。本文统计中将要求选择物理的专业分数线视为理科线,要求历史或不限的专业线视为文科线。部分综合改革省份使用综合分数线代替文理线。
2.鉴于强基以理科为主,省份顺序以强基理科差值降序排列。给出各专业线的,以数学差值排序。表中,“数学”代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3.各大学特殊类型招生如国家专项计划、单列专业招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等不计入本表。通常以主要校区的主要招生代码为准。
4.高考录取分数线取决于所有招生专业最低提档线。热门专业的专业分数线可能显著高于录取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