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与劳动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由我给大家带来有关于劳动的演讲。劳动无用论大家都应该对此不陌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的作用始终都在受到质疑。第一次工业革命就是如此,手工劳动的作用在此时被取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人们的劳动被机器取代。现如今正在进行的科技革命自然也会淘汰传统的生产模式,直接受到损害的也是对应的劳动者。
自中世纪以来,生产格局就一直在变化,农业生产占据了几千年的主导地位,人们只花了几百年就将其颠覆。相应的农业劳动者就有着越来越低的地位。这样的命运相继发生在手工业者,以及工人。这些人作为当时的主要群体,自然就将劳动无用论传播至今。随着科技继续进步,下批受害者也迟早出现,恐怕这就是劳动无用的根本所在。
的确,体力劳动劳动或者手工业劳动并不能带来较高社会地位和其他人的尊重。但从物质的角度来看,劳动是必须的,人在社会中生存就必须与物质相联系,而能交换物质的只有价值。价值体现在各个方面,一个人也可以有多个角度价值,但只有将价值创造或者发挥才能有交换物质的意义。而能将个人价值发挥出来的手段就是劳动,这个劳动可以是创业,也可以是工作。总结下来就是干活拿钱吃饭,这是所有人无法逃避的循环。从这个角度来讲劳动不仅不是无用,而且应该是必须。
所以反观一直存在的劳动无用论,鼓吹他的人不少,不去劳动等着饿死的人反而没有吧。人们总是将体力活,脏活,苦活定义为劳动。换言之大部分人认为只有种田,扫大街,工地搬砖之类的才是劳动,把创业当老板,办公室当白领视为一种追求。工作和职业确实有高低贵贱之分,区别无非在于付出与收获是否值得,但不代表这种工作不是劳动。可能确实有些工作或者职业无法带来合理的受益,你付出了大量体力和精力只能有少量的回报,你大可以去否定某个工作,宣传他的缺点,但不应该去相信劳动无用或者宣传劳动无用。
为什么要在中国,劳动会被列为美德,这可能是出于农业生产的传统地位而言,劳动就有好收成就能造福更多吃不上饭的人,所以将其视为美德。随着时间推移,很多事情发生了改变,人也应该接受改变,不能再将劳动的定义看得狭隘,付出体力,付出精力做出了贡献都应该是劳动。这其实是很简单的道理,你可以相信劳动无用,但为了生存又必须去劳动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