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警惕!老年人的“钱袋子”正被骗子瞄准!打击养老诈骗急需措施!

2023-06-08 08:44 作者:AI无界法考天梯  | 我要投稿

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我们正逐渐步入了“银发社会”。然而,面对这庞大的老年人群体,一些不法分子却以所谓的“服务老人”、“关爱老人”之名行骗。他们瞄准老人们多年辛勤积攒的“养老钱”,给许多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伤害。

我们应该提高自己对诈骗的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警惕以下常见的骗术,以保护我们的财产安全:

中奖骗局

骗子会利用一些名目如“年会”或“周年庆”,让老年人相信他们是幸运的中奖者。然后,骗子以交纳个人所得税为借口,骗取老年人将钱转到指定账户,从而骗走他们的钱财。

提醒大家要注意,老年人应该加强自我防范意识。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电话或短信。切勿为了一点小利益而泄露家庭成员的身份信息。要谨慎对待类似的中奖信息,保持警惕,避免成为诈骗的受害者


保健品骗局

有一种常见的骗局是保健品骗局。骗子会通过一些方式,比如举办所谓的专家养生讲座、赠送鸡蛋大米或免费外地旅游等,来吸引老年人的注意。然后他们会宣传公司的所谓保健产品和治疗药品,夸大这些产品的功效,以此诱导和欺骗老年人购买高价产品,从而实施诈骗。

提醒大家要注意,老年人在购买保健品前要警惕使用诸如“迅速起效”、“最新技术”、“祖传秘方”等词汇的宣传手法。要提高自身的警惕性,不要轻信他人的夸大宣传。在面临高额消费之前,最好与子女商量,共同决策。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和健康,不上骗子的当。

三、缴纳养老金骗局

骗子会以帮助未参保的老人进行代办服务为借口,一次性收取数万不等的金额。他们谎称只需一次性补缴社会养老保险费,就能享受养老退休金。

提醒大家要注意,建议老年人多关注一些与自己生活相关的政策和社会新闻,了解最新动态。子女应该与家中的老年人多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并向他们宣传防诈骗知识,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要警惕对陌生人的信任,尤其是涉及大额交易的情况,要谨慎行事,以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


四、 冒充公检法骗局

骗子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工作人员,伪造电话和文件,利用老年人法律意识较低和恐慌心理等,声称要逮捕他们,要求缴纳保障金以证明清白,从而实施诈骗行为。

提醒大家要注意,公安、检察院、法院等机关不会通过电话或网络进行办案调查,也不会让公民自行上网查询通缉令或逮捕令。他们不会通过社交平台发送法律文书和个人工作证件,也不会要求涉案人员核查资金、转账汇款或下载APP等操作。

请大家要警惕此类骗局,保持警觉。如果接到类似电话或遇到相关情况,不要随意相信,要与公安机关联系核实,以保护自己的财产和个人信息安全。同时,向家中的老年人传达这些信息,提高他们的警惕性,避免成为诈骗的受害者。


五、“以房养老”骗局

有一种诈骗方式是诈骗分子利用老年人的房产进行抵押贷款。他们以“房本在家无用”等借口,诱导老年人将房产抵押给公司,声称每月可以获得高额利润,同时不会影响老年人的自住或租住权益。但实际上,诈骗分子只是将老年人的房产以高利息抵押给职业放贷人,并将房屋处置权交给他们来处置。

提醒大家要注意,子女应主动向老年人普及投资理财知识,建议老人去正规的金融机构购买理财产品。要特别警惕那些声称“高息、零风险”的理财项目,远离非法集资。同时,老人在进行投资理财之前应积极与子女沟通,重视听取他们的意见。这样可以帮助老年人提高防范意识,避免成为诈骗的受害者,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


六、“投资养老”骗局

有些诈骗分子以投资养老公寓、酒店或其他养老项目为名,向老年人承诺高额回报或提供养老服务,以此诱使老年人加入投资,并承诺偿还本金和高额回报。然而,这些都是非法吸收公众资金的手段。

提醒大家要保持警惕,老年人应该明白投资存在风险,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的承诺。不要因为贪图一时的利益而陷入赌博心态,应该树立理性的投资理财观念。不要相信所谓的“稳赚不赔”或“高收益无风险”的宣传,也不要投资那些业务不清晰、风险未知的项目。如果某个理财产品承诺的收益率超过6%,就应该引起警惕;超过8%就非常危险;10%以上则准备好可能会损失全部本金。记住,“保本高收益”通常是金融诈骗的手法。

如果确实有投资需求,建议老年人多与子女商量并听取他们的意见,谨防投资陷阱。不要被不法分子的花言巧语所迷惑,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

如何实现更有效的信息共享以常态化治理养老诈骗

有两个方面需要加大改进的力度。首先是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比如民政部门需要核实养老服务企业和机构的注册资本和运营能力是否真实存在,然后将核实结果上传至其他相关行政部门进行共享。例如,如果公安部门接到举报,他们需要核实哪些举报属实,哪些存在风险,并进行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以打破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

其次,需要让社会上的人们,尤其是老年人家庭,了解这些信息。除了执法部门,普通老百姓也应该知道一些关键信息。他们应该知道那些花哨宣传是否可靠,这些企业是否合法,这种集资是否受到监管或法律的提醒。对老人来说,避免上当受骗非常重要,这也需要打破信息壁垒。

因此,加强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信息共享,同时让社会上的人们了解相关信息,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样可以提高对养老服务机构和诈骗行为的认知,保护老年人不受欺诈的伤害,打破信息壁垒,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和可靠的养老环境。

警惕!老年人的“钱袋子”正被骗子瞄准!打击养老诈骗急需措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