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精益文化》第十二章(4 of 6)
*本翻译文本仅供学习、交流用途(原书出自:Creating a Lean Culture_ Tools to Sustain Lean Conversions (2014, CRC Press),by Mann, David)

第十二章、维持你所实施的精益管理体系
评估你的精益管理体系
定期评估精益管理实施的整体状况是个好主意。这是精益中嵌入的计划、执行、检查、行动(PDCA)思想的应用,这个思想来自于精益的追求完美的原则。使用这里提供的测量方法或其他方法进行的评估应该为你做三件事。
首先,这些维度和问题本身应该有助于澄清你正在努力实现的目标,为你自己和组织的其他成员。在这方面,它们是标准,最好以这种方式提及。它们并不是只在评估时才被关注的。它们代表了实现精益目标的步骤,是需要经常记住的事情。因为评估维度代表了你努力实现的标准,所以这些问题应该在评估前就知道,并定期进行。在精益组织中,通常会觉得你取得的成就越多,未来要做的事情就越多。你很可能会细化并重新定义对实现标准的理解,在流程中提高预期绩效水平。这将反映出你对精益是改进体系的不断理解。
第二,评估结果应该告诉你,相对于标准和以前的状态,你处于什么位置。它为你提供了数据基础,用来评估自上次评估以来你为改进工作所做的有效性。这并不十分深刻,但如果没有比较的标准,就很容易相信一切都进行得很好,人们明白他们被要求做什么以及为什么,我们正在取得进展。很好,现在就证明这一点!
第三,评估的结果将帮助你确定需要集中精力去改进的地方。它们也可能使你得出结论,你或组织需要来自外部的另一剂有针对性的帮助,也许是来自非竞争性行业的同行,来自专业协会,或来自一位导师。无论哪种方式,评估结果都应该有助于明确下一步的目标,以巩固结果与其他类别不相称的类别,或者选择一个或几个区域,在下一次评估中重点改进。
精益管理体系评估细则
精益管理标准涵盖了流程和行为,并适用于办公室(行政、服务和技术专业)环境以及制造业,但略有不同。有8个制造业维度和8个办公环境维度。该标准定义了系统状态的5个级别。本节列出了标准中的类别和级别。
这两套标准都在附录中,也可以在www.dmannlean.com上免费下载PDF文件
回顾第八章中重新格式化的现场走动观察工作表,是为了在学习评估精益管理在现场的应用时便于使用,而不是学习成为精益管理实施者。雷达图评估报告参见图12.1。

这些工作表出现在附录C中,也可以在www.dmannlean.com 上免费获取。可下载的Excel格式的雷达图评估报告(见图12.1的例子)也可在这里提到的网址上找到。
精益管理标准的维度有:
领导者标准化工作
目视化控制-生产部门
目视化控制-支持部门(仅限制造业标准)
日常问责流程
价值流图
流程定义
流程纪律
流程改进
从根本解决问题
精益管理标准的级别如下:
级别1:实施准备
级别2:开始执行
级别3:第一次可识别的状态
级别4:系统稳定
级别5:可持续系统
进行评估
精益管理评估应该通过观察和询问在现场进行。进行直接观察(例如,“目视化项目是最新的吗?未达标的原因是否足够清楚,以便采取下一步措施?”)。与人交谈(例如,“你有定期提出改进建议的方法吗?请告诉我这一点。在你看来,它的效果如何?你曾经提出过建议吗?与你一起工作的人是否提出过建议?是否有任何建议被采纳?”)
准备一个格式,按级别列出每个类别的标准,以指导和记录观察结果(或下载基于附录中的格式)。这样一来,支持评级的文件就和标准放在一起了。表12.2提供了这种格式的例子。附录A包括完整的制造环境的精益管理评估。附录B包括针对行政、服务、技术专业和医疗环境的完整精益管理评估。


翻译的过程也是再创作的过程,每篇文章的翻译都结合了我个人二十余年的精益学习、实践和理解。如果你觉得本翻译版本值得推荐,请注明出处,并使用本文链接。同时,如有不足之处,也非常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如果你在阅读本文章后,有所收获或心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