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出游记》[英]塞廖尔约翰生-读后感
在图书馆偶然看到封面很好看,看这个名字感觉会是本具有反叛精神的书,读起来果真是,看名字就知道大概故事剧情,很简单,一个王子,他不想当王子了,世界那么大他想去看看,整本书的写作方式蛮哲学的,和《瓦尔登湖》很像,就是那种每句话放在别的书里都可以当做镇书之宝的金句的程度,但整本书都是这种哲学句子的话又会让人很难读下去,再次吐槽《瓦尔登湖》真的很难读,但《王子出游记》要好一些,哲学句子没有多到让我想打瞌睡,它结合剧情发展在写,没那么难读,反而王子经历的故事还挺丰富多彩的,总结的哲理也都发人深省,值得一读。

就像书的第一页写道:
读者诸君,如果您爱听信幻想的窃窃私语,并热心于追赶希望的幻影,如果您认为年迈时会做到青春的指望,明天会满足您今天的缺陷,那就请您听听阿比西尼亚王子拉塞拉斯的事迹吧。
这本书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充满哲学,几乎把青年时期所有的迷茫和困惑都点到了,如果在青年阶段无法把人生过好,找不到人生的意义,想着年纪大一些生活就会变好,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如果年轻力壮时都无法找到人生的意义,那么年老后疾病缠身,亲人逝去无可倾诉,那就更没有可能生活幸福了,结尾很潦草的就结束了,就像最终章的名字为:并无结论的结束语
哲学好像就是一个迷,讨论来讨论去,讨论出一个结果,就是没有结果,努力遵循自己的本心吧,只要不违背自己的良心,那就尽可能去做。

这些家庭里的多数姑娘都是欢畅愉快的,但是奈卡亚长期听惯了伊木拉克和她哥哥的谈话,因而对她们幼稚而无聊的空话是不爱听的。她发现她们的心胸狭窄,愿望不高,她们的欢笑常常是虚伪的。她们的娱乐,虽没有丰富的趣味,却也不能保持纯洁,而是常受琐碎的竞争和无聊的斗胜干扰,弄得很不愉快,她们常常互相争奇斗艳,这种争妒焦虑于事无补,贬损也徒费口舌。还有的人爱的是和她们一样的琐屑之辈,她们自以为正在恋爱,其实是闲着无事。她们的情感很少有凝聚在理性或道义上的,因而结果往往只有烦恼。但是,她们的痛苦和她们的欢乐一样,只是稍纵即逝的,一切在她们心中的事都是与过去和未来没有联系的,所以一种欲望很快就被另一种欲望代替了,就好像水里头扔进第一个石子引起的波纹被第二个石子引起的波纹冲掉、搅乱一样。
这就是头脑空空的人往往找不到高级趣味来消遣的真实写照,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烦恼往往都是庸人自扰,心中没有什么更重要的事情要处理的话往往就会在琐碎小事上争论不休,焦虑不止,所以家庭主妇真的很难做的,没有什么新的信息刺激,每天的生活都围绕一个很小的圈子,也没有重大的事情去烦忧,所以会把很小的烦恼焦躁无限放大,容易变得患得患失,情绪不好的话就会无限的争吵,《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之前看过的王子文演的一个电视剧《第二次也很美》的女主,和前夫的相处真的是看得我觉得她有毛病,任何一个家庭主妇都觉得另一半对自己的陪伴不够,也往往会容易做出过激的行为,进而演变为泼妇,事实上谁又想做那个泼妇呢,谁都不想,但人长期的处于一个封闭的环境真的不好,对心理的影响对个人的自我认知都会慢慢的发生变化,所以,千!万!别!当!家!庭!主!妇!诱惑往往都是包裹着糖衣的,也往往都是最容易的选择。

我并没有在穷人家庭找寻安宁,因为我早就认为穷人家里是不会有安居乐业的。但是在许多我起先认为生活富有的家庭中其实是穷的。在大城市里,贫穷的面目很不一样贫穷往往藏在富丽堂皇、花费大方的后面。人类中一大部分的心思就花在掩饰他们的实际贫寒上,他们用暂时对付的手段度过日常生活,过了今天再筹划明天。
其实穷人的家庭也并不一定没有幸福,但一定要是日子过得下去能吃饱穿暖有房子住的,清贫,但不至于无法生存当乞丐,“但是在许多我起先认为生活富有的家庭中其实是穷的”,这句话我太理解了,很多人为了撑门面装阔,把财富花费在一些没有必要的地方,但真正对健康对生活有益处的东西却不会去买,同事不理解我为什么舍得花四五千买洗碗机,也不理解我为什么要花七八千在家里安两个净水器,就像我不理解同事为什么舍得花一万多买新版的苹果手机而至今没有在家里安净水器,同事愿意花很多钱购买养生除湿汤饮茶减肥药等,却从来不愿意跟我一起去健身房,他们对我的消费观大为震惊,我也对他们的消费观很费解,我们互相都觉得自己正确无比,谁也说服不了对方。

“我看你是看到了婚姻的不幸一面,就过早地得出结论认为婚姻这个制度要不得了,那人生的不幸是不是也同样证明人生不可能是天赐的呢?这世界必得通过男女婚姻才有人,或者不通过它也有人。”
奈卡亚回答道:“世上怎么才能有人我并不关心,我看你也不必关心。难道说这一代人会绝了后,我看没有这种危险:我们现在关心的不是世人,而是我们自己。”
说的真好,这世界上我不生并不会绝了后,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如果我自己的生活都已经在温饱线以下了,那我干嘛还要生呢,在我小的时候我家里很贫困,很穷,我并不感谢那一段时光,甚至那个时候我并不感谢父母把我带来这个世界,贫穷并不值得被歌颂,贫穷就只是贫穷,那只是一种状态,苦难并不会磨砺人,如果一个人可以在艰苦的环境下创造成就,那么他可以在富足的环境下做得更好,我希望我的小孩可以在我创造的富足的条件下更进一步,而不是被我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就是为了感受人世间的疾苦。

其实这本书应该叫做王子和公主出游记,明明是两个人的出逃,公主却没有姓名,着实有点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