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世界最美河流
编者按:
长江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社科联主席、四川省酒类流通协会名誉会长、振兴川酒首席经济学家、发展战略顾问李后强倡议下,学界首次系统性地对长江学进行立项研究。
研究长江学,是坚持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和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把长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全面分析,采用的方法是中医理论即“经络、穴位”等思想。初衷是让学界更加重视长江的研究,更好地促进长江经济带建设。
长江酒道获李后强授权,撷取《长江学》精彩内容,以飨读者。
导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自古以来,长江作为文人骚客的倾诉对象,就一直承载着中国人那独特的情怀,或思念或豪迈,或感伤或忧愁。
中国人总有一股浓浓的家国情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谱系。而作为养育了亿万华夏儿女和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中国第一大江河,长江同样也有一个“大家族”呢,同时“江”字本义就是“属于国家的水道”。长江长江流淌在湿润地区且河流补给类型丰富多样,因此长江有着众多的“子孙”。
“长江家族”极其庞大,由数以千计的大小支流组成,据统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有437条,1万平方千米以上的有49条,流域内湖泊现有面积大于1平方千米的湖泊有760个,总面积达17093.8平方千米,我们选择其重要部分概述,即九江八河和五湖四海部分。
如果说从主干到树枝是水脉的干支流,那么“果实”就是利用水系构成的堤堰坝渠,它们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先辈们用辛勤的汗水铸就了不朽的丰碑,远古的水利系统直到今天仍旧在发光发热,造福着人类。
七堤六堰与三城两渠同属于水脉这个大的生态系统,它们有的像“穴位”,有的又像“器官”,扼守在水脉的各“咽喉要塞”。
了解“长江大家族”,我们就能对长江本身有更清晰的认识,有利于让华夏子孙更加亲近和归宗长江,从而更有利于人类未来对长江的开发和利用。
九江八河
我们选取长江的主要干流支流研究,其中包括6条干流河段和17条支流,以支流的介绍为主,简称“九江八河”。
九江八河中每条河流都像“长江大家族”的一个子女,有的性格温和,有的性格暴躁,有的“长得高”,有的“长得胖”。
所谓一叶知秋,见微知著,我们用归纳的方法从这几条典型河流中发现不同和相同,在差异中寻找共性,一起探寻“长江大家族”。
九江在这里指的是雅砻江、岷江、沱江、乌江、沅江、湘江、汨罗江、赣江、黄浦江;八河在这里指的是当曲、沱沱河、楚玛尔河、大渡河、大宁河、汉水、皖河、秦淮河。
九江八河介绍按照干流顺序如下:源区→通天河河段→金沙江河段→川江河段→荆江河段→扬子江。
五湖四海
湖泊是由于地壳运动、冰川作用、河流冲淤等地质作用,在大地形成了许许多多凹地。凹地积水后,会形成一个个秀丽的湖泊,就像镶嵌在大地上的一颗颗明珠。星罗棋布的湖泊不仅为长江点缀了些许亮色,还在农业灌溉,生态环境调节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长江流域湖泊众多,数以千计,这里我们选取几个重要的湖泊介绍,简称“五湖四海”。
传统意义的五湖四海一般指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这里我们借用五湖四海之名来描写长江流域的主要湖泊,主要有昆明湖(滇池)、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草海、邛海、纳帕海、程海。
明明身处内地,为什么有这么多海的名字呢?主要是由于古时候人们交通不便利,而身处内陆地区,尤其是高原地区水资源稀缺地方的人们也许一辈子都难以去到海边,于是内陆地区见面积稍大的湖便称之为海。不难发现,确实,这些“海”基本都位于长江流域的上游内陆高原地区。
七堤六堰
俗话说“一部治水史,半部中国史”,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历史长河中,人类经历了种种灾难,在各种自然灾害中,水患无疑最严重,最频繁,甚至是困扰人们最久的。
从大禹到李冰父子再到郭守敬和张謇,坚忍不拔的中华民族在一次又一次地与自然灾害搏斗历程中建立了符合江河特点、水土资源条件的水利工程体系,我们选取长江流域的代表水利工程讲述,此处简称“七堤六堰”。
七堤主要包括汉江大堤、荆江大堤、无为大堤、同马大堤及西湖三堤。六堰包括都江堰、它山堰、五门堰、东风堰、通济堰及山河堰。
岁月长河缓缓流过,斯人已远,唯有了解治水历史,传承治水精神,才能未雨绸缪,在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中“料敌先机”,做好准备。
三城两渠
《红楼梦》中贾宝玉曾说女儿是水做的,其实不然,小到人类,大到整个生态系统都离不开水,毫不夸张地说,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都是水做的。在这里我们主要讲述因水而生的城市村落以及水渠,简称“三城两渠”。
三城两渠充分体现了古人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思想,在古人眼里,水仿佛是活的,有灵魂的,充满生机的,我们从中可以领悟到古人是如何对水“循循善诱”和“因材施教”的。三城分别是丽江古城、良渚古城及宏村;两渠是长渠与灵渠。
从九江八河→五湖四海→七堤六堰→三城两渠。至此我们已经基本梳理完“长江水脉”了,也对“长江大家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这也只是整个长江学的九牛一毛,沧海一粟而已,属于长江最基础的“本体论”,此外还有长江生态、长江文化学、长江经济学、长江民俗学等分支学科,我们穷极一生也许只能窥到长江万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