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访谈】将一成不变的日子的倦怠感轻快地歌唱——米津玄师

被罐装咖啡所打动的心,诞生的新视点
——《LADY》给人一种像春天到来了的轻快印象。这首歌是因为有广告合作的邀约才开始写的吗。
是啊,虽然时间不确定,但有和GEORGIA的广告宣传谈过。那个时候正好对咖啡比较上头,那时候我一个劲地喝着罐装咖啡。在那之前一边喝能量饮料一边工作是常态,后面把那个换成了咖啡。能量饮料与其说是提高精力,不如说是以喝饮料这件事,把它当作“OK,我要开干了”的一个契机。但是,与其说是咖啡在推着我走,不如说是它在靠近我。而当中的这点对我来说是非常好的变故。
——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呢。
我觉得“最近我开始沉迷于咖啡,这可能是某种机缘巧合”。因为我也是很重视这类机缘的人,感受到了某种必然性。我有一种预感,如果投身其中,对自己来说会产生非常有趣的东西。
——变得经常喝咖啡,乐曲制作时的情绪气氛和日常生活的感觉有什么变化吗?
在咖啡中我是喜欢罐装咖啡的。罐装咖啡因为有便利店咖啡的存在,所以感觉是有点古早的东西了。对我自己来说,我已经把罐装咖啡理解成是怀旧的东西了。拉开拉环喝下去,这种行为本身就让人心动。虽然不知道对制作会产生多大的影响,但是在自己心中产生了这样的新视点。
——这样的变化意外地会变成不得了的事情吧。
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在自身中产生新的视点渐渐微乎其微了。即使遇到了新的东西,仔细想想,会觉得这不还是以前所经历过的反复吗,是至今为止曾看到的某种亚种,即使外表变了,本质还是一样的,渐渐没有崭新的感觉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便觉得“罐装咖啡真好啊”。我发现了成为怀旧产物的罐装咖啡,它多少变得有些惹人喜爱了。作为自己的感觉来说,即便不是会改变人生天大的东西,但是一个一个慎重地爱着这些琐碎的发现,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一边围绕着倦怠感,但却愉快地,轻松地进行下去呢
——广告主有指定“请制作这样的曲子”、“请加入这样的词”之类的吗?
没有特别大的限制,感觉就是随我喜欢让我自由发挥。因为知道要瞄准参照自己过去的曲子的类似温度感的东西,所以也不会偏离那里,只是,我有想制作出不像是那个东西的想法呢。最近,面对合作(tie-up)的作品,与故事紧密相连,对于如何重建它之类的工作非常多。这次不是这样,从仅仅是轻飘飘的词的情况下写出什么。有一种,说是一笔成画,感觉这是不太需要肩部发力就做可以写出来的呢。
——与合作(tie-up)无关,作为米津桑自己现在的模式,想创作这样的曲子,或者创作这样的曲子会有哪些新的线索,关于这方面你的直觉是怎样的呢?
最近真的只做了黑暗风的曲子。虽然是自己的坏习惯之一,但是如果什么都不想就直接作曲的话,舞台设定就会变成夜晚。而且我觉得那实在是疲惫不堪。之后因为讲究精益求精,曲子不断复杂奇怪化。在转调中反复转调,使之复杂,再塞入信息。《KICK BACK》(2022年11月发表的动画《电锯人》片头曲)是那个典型,不过,最近走那个调式比较多,这次无论如何都想只靠这一个重复贯穿全曲。虽然最终还是转调了,但是是用钢琴的简单的叠音,在一个重复的循环中,如何一边围绕着倦怠感,但却愉快地,轻松地进行下去呢。我一边想着那样的事情一边这样制作。
——“围绕倦怠感,却带着轻松”的气氛,确实在这首曲子中是有的吧。光用语言来描述的话很单调,但是如果再将它简明扼要地提出来说的话,它是什么样的呢?
倦怠感和我自己现在的创作模式很接近。已经这样相当长时间了呢……算起来用自己的名字开始做音乐是11年,如果算上Vocaloid的话在接近15年的音乐生涯中,果然还是在不断重复着同样的事情呢。创作歌曲,接受采访,发表,在一定程度上积累了歌曲后制作专辑,进行演唱会。在做的过程中,会重复同样的事情。最初也有新的挑战,虽然周围充满了至今为止从未见过的东西,但这也渐渐被固定化,“良好的距离感”就这样固定住了。那虽然是安稳的生活,但并不刺激。这样的某种倦怠感,在最近的我看来,已经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大家伙了。
——在最近有意识地挑战了全新的、至今为止没有做过的事情。
“尝试新事物”,这也变成了一种程序化呢。最近像个小丑一样,试着成为落语家,试着被车碾压,虽然尝试做了各种各样的事情,但这不变成“尝试新事物”的程序之一吗。像这样客观地观察自己的活动的话,会渐渐产生“到底刺激性是什么呢?”的倦怠感。
——但是,如果对有倦怠感这件事追究到底的话,就会容易陷入虚无主义。而《LADY》这首歌,曲风阳光、愉快、轻松。这是曲子的重点,米津桑能意识到的部分也是很多的吧。你对那一部分是怎么看的呢?
这首曲子,从时间上来说是早上10点左右的感觉。早上10点,是睡觉的人还在睡觉,起床的人开始工作的时候,感觉是倦怠感和清爽感同步进行的时间段。因为我自己是夜猫子,所以早上睡觉傍晚左右起床是常有的事,不过,有时也会有一周兜兜转转回到一般的生活节奏的瞬间。早上7点左右起床,工作了一会儿看了看表,才早上10点。这种幸福感真厉害啊。虽然自己没有在公司工作过,但是上学的时候,早上10点左右会觉得“好想回去啊”。所以,这是一个表现自己倦怠感的好时间段。设定在既有清爽感又有倦怠感的时间段,在那个时间段上,如果能表现出模棱两可彷徨的感觉就太好了。
与“了如指掌”之间的battle
——我注意到歌词中有关于搭档之间日常生活的情景描写,这是从什么地方得到灵感的呢?
虽然在做的是恋歌题材,但是倒并没有抱着写恋歌的想法去创作。那才是刚才所说的自己生活中的倦怠感。可以说是和“了如指掌”相对的东西吧。当然,100%了解对方是不可能的,但作为自己的感觉,有时会觉得自己全明白了。是和那样的想法争斗battle的感觉。
——是把每天两点一线、操持家务、一成不变的生活作为中心思想的感觉吗?
只要能表现生活,其实什么都可以的。但是,音乐这种形式和其他的表现形式相比是主观的,因为是用人类的声音演唱的,所以不管怎么说都更偏向于感性。因为这样的缘故,我觉得恋歌这种题材是最有效的。
——硬要作为恋歌来捕捉的话,感觉和2021年6月发行的《Pale Blue》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感觉那首歌描写的是一段让人失去自我的恋爱,《LADY》是日常生活持续下去的一种前提。
“第二次恋爱”。“第二次恋爱”是MV导演山田智和说的,我觉得这句话很好。比如说,和青梅竹马的异性建立了几十年的好朋友关系,要是必须和那家伙发生性行为的话,怎么样都不忍直视吧。虽然没有过这种事的经验,但应该很羞耻,会有很强的违和感吧。但是,即使如此,恐怕之后的生活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虽然不知道会变成如何。说不定那件事作为契机两个人的关系可能会变得乱七八糟。但是,我感觉不是太大的问题。刹那间发生什么也好,自己迄今为止的现有状态浮现出来也罢。害羞的情感、坐立不安的东西,占据了视野的全部。不知道为什么我反而觉得那样很好。如果能出现对这种东西的憧憬和愿望就好了。

想拥有更大的私人空间
——在歌曲发表时的评论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把‘如果能从平淡的生活中稍微逃离一下就好了’的心情做成了音乐”,那么“稍微逃离一下就好了的心情”对米津桑来说是怎样的呢。
怎么说呢。果然,我是很认真地活着的。完成既定指标,得出相应结论。如果有任务,即使每次时间都很紧迫,也在截止日期前提交。我觉得我就是那么认真地活着的。所以,我觉得越是这样生活,越会觉得这样认真地生活才是最好的。也就是说,对着自己的目的纯粹而又真挚地活下去。但是,那种认真的态度有时也会让人筋疲力尽。虽然我一直在说着向后看的话。
——原来如此。
近年来,我觉得私人空间越来越少了。在社会中社交媒体的存在感越来越强。例如,在作为自己的时候,走在街上就会被拍照,然后登上社交媒体,成为公共的东西。私人立场的存在变得非常困难。私人空间是指拥有能隔绝外界的个人空间,在那里本来就应该不用和外面共享道德价值观和意义。例如,在自己的头脑中做什么都没关系,但一旦将其付诸行动或说出口,就会变成公开的东西。虽然说得比较极端,但我想以更浅显的形式拥有更大的私人空间。这样的意识每年都在增强。我想这是不是就是“想逃离”这个词的意思。
——听了米津桑刚才的话,再听这首歌,感觉更有味道了。虽然这是首明亮轻快的曲子,不过,还是能感觉到在暗暗忍耐一种“脱离”感觉。例如“现在立刻隐蔽行踪吧”这句歌词中就有这样的感觉。我觉得私人领域是允许这种“脱离”的地方。但是,在当今的时代,不仅是所谓的名人,对所有人来说允许脱离的地方也在减少。那么,关于脱离这一点,米津桑怎么看呢?
所谓人,不就是一种“状态”的连续吗。既有认真的瞬间,也有不认真的瞬间。更加的混沌,是两个极端的同时存在。如果想在那寻求某种“一贯性”的话,就会渐渐远离人的本质。用强大的力量强行套用道德规范,反而会让人觉得这是对人性的否定。如何与那一点保持距离,我觉得大家还是好好考虑一下比较好。
——在《LADY》中,“现在立刻隐蔽行踪吧”的歌词是比较让人惊讶的点。这句歌词是从哪里感觉出来的呢?
是什么呢。最近,我在运营自己的社交账号,真的已经感觉很厌倦了。可能和刚才说的话有关联吧,就是会被放在公共的目光下。比如这个是否合乎伦理,在这个场合是否合适,像这样被用公共的眼光来评判。我觉得那样很受拘束。我本来就是从网络上出来的人,10年前我在这种社区就像在公园的沙坑一样玩得非常开心。不过,过了10年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变化。现在会有种“这样的‘沙坑’在自己的网络中消失了”的心情呢。
——接下来请让我问关于曲调和音乐的制作的问题。以钢琴的乐句为主轴来编曲,这个想法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
最近,只在弹钢琴呢。以前是用吉他自弹自唱来作曲的,但最近更多的是输入音轨来作曲。在音轨中创作的话,用一个循环来作曲,在生理上的感觉是最舒服的。自弹自唱时会以语言和歌曲为重心来创作,和弦、旋律和语言这三个部分就会成为骨架,然后组成故事。但是,如果采用输入音轨的方式来创作的话,一个循环就会占很大比重。不是转调那样,构筑来来回回的充满曲折的迷宫一样的东西,而是基本上只在一条路上前进。我感觉那样的对我而言正好。
——歌曲的大部分都是以简单的和弦进行的呢。
前段时间我看了《壮志凌云2:独行侠》。虽然非常有趣,但是只有“有趣”的感想。总之生理上是感觉很有趣的。从入口径直向出口走去。因为被这种简洁干脆所吸引,就有了这种简单明了的进行下去的想法。
——在作曲的过程中,有令人费心的地方吗?
虽然我也不想那样费心思。真想像一笔画那样简单的写下来。但是,在创作的过程中会有类似好色的顽劣性显现出来,经常左右摇摆不定。所以,在如何让听众听起来平坦这一点上,我可能吃了不少苦。因为不想在曲子里设置太多的感染力,为了表现类似倦怠感的东西,在如何压制自己这方面可能也下了不少工夫。
——《LADY》这个歌名是最后起的吗?
是的呢。虽然标题一点都没定就进行创作了,但唱着唱着就出现了「lady」这个词。「lady」、「honey」、「baby」,大概是自己头脑中最表层的词语。因为是出于自己的这种生理感觉,所以最后就有了“那就叫LADY吧”的想法。
——封面的插图是米津桑画的吧。这是从怎样的形象开始构思的呢?
是什么呢,这个真的一下子就画好了。想着要是有开放感就好了。光脚,指头像羽毛一样展开。就是这种感觉。

——光脚,成为了开放感、简约感和舒畅感的象征。
在自己的生活中,最想放开的就是脚了。我非常讨厌袜子的勒紧感,总之就是不想穿。想尽可能的光着脚活下去。
在「未知的领域」自己要怎样生存下去呢
——最后想问的是,3月就满32岁了,4月全国巡演「米津玄师2023TOUR/空想」也将开始。今年在米津桑的职业生涯中会是怎样的一年呢?
虽然还没有看到全貌,但我觉得今年似乎会成为一个关键时期。到了32岁这件事,我个人感触很深。挚友31岁去世了,不仅比起他我的年纪变得更年长了,同时对自己来说也是进入了未知的领域。在此基础上,自己要怎么活下去,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某种程度上,我觉得自己被赋予了某种东西。虽然不知道平坦的倦怠感今后会持续到哪里,但要是从那里又能在自身中生出一个又一个未曾看到的新视角就好了。虽然有些模糊,但现在是有那种感觉的。
——再问一个平时采访中很少问的问题。有没有想尝试一下和音乐无关,至今为止没有做过的事情?例如跳伞什么的都可以,或者去没去过的地方旅行也行。
我还是想画漫画呢。我想创作出不以自己为主角的东西。最近虽然也一直在作曲,不过,自己在和作曲完全没关系的主意上也分出了很多时间。对于周围的小事,也会经常思考“这是怎么形成的”“这是怎样的系统组成的”。对人也一样,这家伙是怎样的生活方式,有怎样的人生才会有今天,这句话是以怎样的回路产生的,思考这些也很有趣。用主观和客观来说的话,非常客观地有活着的感觉。我想试着重新构筑这些。自己一唱歌,就无论如何也会被视作主角。会被这种视角干扰。如果没有这样的视角干扰的话,我会想尝试着做点什么呢。用现在能立即想到的东西来说的话,就是画漫画了。我觉得如果能做出不以作者为主角的东西的话,我想我应该会很快乐。



取材・文 | 柴那典
撮影|奥山由之
翻译|菠萝/66/疙瘩
校对|十一/旺仔
⚠️仅供阅读⚠️
⚠️未经许可禁止转出站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