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转载】三国演弈棋中长将和困毙怎么处理?

2020-09-18 07:07 作者:某科学的邻家索菲  | 我要投稿

所谓“长将”指用来回循环“将军”的打法,一直重复着之前的步数,让对方步步应将,但不能将死对方。“连杀”和“长将”不同,“连杀”是有变化的将军,最终会产生一个结果。

三国演弈棋中因为有“被将先走”即自动应将规则,“将军”时只有两方过招,故对长将的处理和中国象棋一样,长将判负,比如长将不能超过3个循环。

举一个现实中的对局例子,在这里附上本人关于“长将”这个问题与官方人员的讨论:

本人:“您好,关于长将,如果长将的是上家很好说,但如果长将下家的话,并不影响吴魏蜀的正常走棋顺序,这时该怎么判定,比如下图,这是我们棋友在2017年下的一局,吴国长将魏,蜀利用走闲棋的机会运兵吞吃魏的双车一马一炮。是否合乎规则?”

残局《移祸江东》第24回合东吴将魏。

官方人员:“其实将上家和将下家的处理原则是一样的。按长将判负的原则,吴国如果用同一招式将军循环3次即为长将。在前两次循环蜀国走闲棋,吃掉魏的棋子是合理的。至于长将判负后子力的归属,可以参照主动认输的处理,从棋盘上将其移走。如果剩下两方,比较简单的处理是速战速决。当然也可根据个人喜好继续对弈。”

所谓“困毙”是指轮到自己走棋时,虽然没有被"将军",但“帅”或“将”被困在一个位置上无路可走,同时已方其他棋子也都不能走动。如果说“将军”是擒贼擒王,困毙则有点象瓮中捉鳖。比如下图中该黑走棋,却无路可走。

在三国演弈棋中,因兵可横走、马无蹩腿、象无填眼之说,机动性得到很大提升,与中国象棋相比,出现困毙的情况更为少见。那么,出现困毙时,应该怎么处理呢?

如果场上只剩两方对战,则比较简单,处理规则同中国象棋,即被困毙者输。

比较特殊的是三人对战局,因输赢涉及兵力收编,故需要判定因果关系,可以采用追溯法(溯源法)。困毙不同于将军,就算形成困毙的情况也不容易发现,故和自动应将不同,需要一个完整的回合,即一轮回合结束后,谁造成某一方困毙的,则困毙方兵力归谁收编。

举个例子,比如吴国走棋后,下一步魏国走棋导致吴国困毙,但此时还不能说吴输,因为蜀还没有走棋,还没有经历一个完整的回合,也就是说本轮回合没结束。到蜀国走棋只有两种情况:

第一,走一步棋解除吴被困毙的状态;

第二,走一步棋不能解除吴被困毙的状态。

第一种情况下,危局已解,三方继续厮杀;

第二种情况下,吴被魏困毙死,吴兵力被魏收编。

举例:如下图,魏蜀双方对东吴造成困毙局面,因东吴拥有强大的兵力并且包含双马(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东吴成了魏蜀两方争夺的焦点。此时魏蜀双方均为车炮双士,双方若想获胜,必须灭掉东吴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然而本局东吴过于采取守势,导致自己被困毙……

本局分两种情况:

一、因魏国(下家)走棋(比如炮9平16形成如上图局面)导致吴国被困毙,则要在蜀国走棋后再做判断。轮到蜀走棋时,如果蜀国把炮走开(前进或后退)或者走车7平2解除吴国被困毙的局面,则吴国之危被解开,三方继续厮杀;如果蜀国走炮6平x(不是打吴国棋子)继续导致吴国被困毙,那么吴国的残余棋子照样被魏国收编;若蜀国走别的招法,比如将军魏国,使吴国被困毙的局面持续下去,那么轮到吴国走棋时,吴国的残余棋子照样被魏国收编。

二、因蜀国(上家)走棋(比如炮6进9形成如上图局面)导致吴国被困毙,则吴国棋子直接被蜀国收编,这个毋庸置疑。

小结:若因下家走棋导致被困毙,则需要在上家走棋后再做判断;若因上家走棋导致被困毙,则残余子力直接被上家收编。

本文内容总结:关于长将和困毙,总结起来就是八个字——长将判负,困毙追溯。

最后再说一点,在最早期的三国演弈棋规则里对于困毙还真有明文规定。但是比较有意思的是,三国演弈棋实体棋第二版规则说明册里面就规定困毙一方要将残余子力去除。如下图,

那么为啥现在又改为困毙被收编呢?可能是为了增加对局精彩程度或者是考虑到胜利条件里的“速战速决”而修改的,毕竟“速战速决”是要根据盘面子力多寡来决定胜负的。就说上面那个局例吧,若是困毙去除残余子力,那么无论是根据局势还是子力多寡来判断的话,魏蜀都是和棋。

大家也不必过于纠结规则的变化,其实规则修改亦是情理之中。毕竟要根据对局需要对规则进行略微的调整。举个例子,三国演弈棋第一版规则规定曹魏先走,到了第二版及以后版本不也规定是由东吴先走了么?因此,大家只需要按照现行规则进行对局即可。

【本文系转载官方公众号文章,只不过加入了本人的一些图片、注解以及局例。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CFPw3sR4C-_lXJbWz3QIow如有侵权请官方人员联系,本人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转载】三国演弈棋中长将和困毙怎么处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