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化日志】《雌鹿》翻译后记——“烤肉灾难”及其翻译考

注意!如果是来看正经版本翻译歌词,请直奔末尾。
第一部分:烤 肉 灾 难
我想想,那天是我凌晨翻译完《哈尔科夫枪卡》,然后当天下午我准备翻译一下这个“雌鹿”。B站搬运大哥给的歌曲名称翻译叫“米-24”,不过原曲名就叫做“Hind”,我就用的“雌鹿”。咱原搬运的哥们在评论区已经把歌词贴出来了,还是英俄对照,有英语我还应付不来么?整!
整个曲子好像就十句歌词我记着,我寻思这玩意一小时整不下来?然后我从下午做到吃晚饭。哈哈苏卡。
其实要说翻译的话我还真没花多长时间,甚至一小时准备了俩版本歌词,第一个版本的歌词就是我视频里那版,还是押韵押节奏的,但翻译到“大陀螺”那块的时候我意识到我可能得准备一个正经歌词了。歌词的问题放到之后说。
真正出大问题是做字幕时候碰见的。一开始我懒得手动听对面说话加新字幕——也就是打轴,所以我准备用那个DD烤肉机,一个能够自动识别视频人声并根据语音间隔设置字幕及其时长的软件。再加上我得同时在视频里放中英俄仨版本的字幕,在PR里你得一个一个拖位置,还得设置字体大小样式啥的,全得手动,DD机没这毛病全给你预先设置好,所以一通比较后,我没有理由不用DD机。说干就干。
然后灾难就开始了。
这首歌一段一段分得倒是挺清楚,但段内歌词是一句连着一句,DD机根本识别不出来哪句是哪句,一段它直接当成一句了;有的地方根本没有人声它却打了个轴出来,还有一句话临末尾它轴不打了。我前半段还能慢慢修轴,等修完第一段一看后头,好家伙一条轴半分钟长,根本不管你唱到哪了。拉大胯,拉倒吧。
我在DD机里把歌的第一段给翻译完了,而第一段实际上已经把所有歌词都唱出来了,之后没有新词。我又寻思,那我再把这字幕导进pR里,接下来的事不就是复制粘贴吗?不比DD机一句一写容易多了?说干就干。
然后灾难就开始了。
DD机导出来的字幕是那种能同时让屏幕里出现三段词的“复合模式”——或者这么说,你看到的歌词不是“一段时间出一段文字”,而是“一段时间内让三段文字同时出现”——然而实际上很多的播放软件啊视频编辑软件啊,它们不吃这一套。结果等字幕导进pR我只能看见俄文,英文和中文它显示不出来,我就知道PR它没那个能耐消化这玩意,我还得嚼碎了喂它。DD机返工,仨字幕轨道每个都导一遍,我把仨字幕都拖进pr里,到时候仨字幕同时播放,不也能做到同时播放中英俄字幕吗?
到这就不得不提新版本pr2022的一个司马机制了:它支持创建多个字幕轨道,但它不支持字幕轨道在实操过程中多开——你只能启用一个字幕轨道,导出视频的时候也只能导出一个轨道的字幕。我这有仨等着哪!
就这司马机制我还是碰了一鼻子灰不明就里后上网查才查着的。以前2020的pr没这问题啊?咋到你2022这就拉了胯了呢?2022版的软件还不如2020好使,你们软件业也是走出现代迈入后现代了是吧。
最后我只能在pr里一个轨道一个轨道地手动打轴,不过所幸汉化部分已经完成,实际上就是复制粘贴的事儿了。然后我还得在pr里把这仨字幕都导出来,然后再把这仨字幕扔回DD机,因为它能同屏显示仨字幕,再用DD机把视频压出来,然后就有了现在的成品。四五个小时过去了才搞定这两分钟的视频,我觉着我这效率菜得像我两三年前刚做视频似的。
做的时候不生气,因为我得先解决各种问题,做完之后马上上大火,赶紧把字幕和原视频素材都删了,瞅着就闹心。但这样一来我想做正经字幕的话一切就都得从头开始,这破玩意我是不想整第二遭了,所以在接下来的部分里我就把我正经翻译的那个版本贴出来。
第二部分:翻译考
这回哪怕是正经翻译我都不敢保证准确度,因为这回的歌词是俄译英译汉,有中间商赚差价。而且它俄译英都没动真格往准里译——当我听歌的时候听见个блять,却在英语译文里没看见一句脏话的时候,我就觉得我接下来不是一打一,是一打二。但俄语我认得的只有脏话和字母,翻译网页翻译俄语的单个单词还行,要直接给它丢句子,结果就很值得生疑。我只能“看相”来判断哪段俄译英可能有问题,最后找出来俩,一个是那个блять,另一个是“Поци силу понимают——My bois understand this strength”。在搬运佬提供的原歌词里,一开始那个блять英文“翻译”成my bois(bois?那这英文词搞不好还是uamee自己写的),这句我看见my bois了俄语却没看见блять,于是把俄语丢进翻译网页,翻译出来是“强者明白”。那英语就不应该是“my bois”,应该是“strong men”之类的,后来我决定用“powerhouses”。剩下的没看出毛病,于是就没动,直接翻译英文。
视频里的那版本歌词除了对照原文音韵和节奏外,主要注重的是口语化。一来hardbass的演唱大多是喊麦,二来很难想象一个高普尼克街溜子嘴里能说出什么文艺话来(但既然是毛子,若真能说出来,倒也没什么离谱的),所以我想在这方面尽量削弱违和感。比如开头的“吹伏特加可不是对自己好哇”,“对自己好”的英语译文是“love yourself”,正经翻译应该是“自爱”。但这词在咱这,一般人都想不到说这样的词儿,所以我就换了。而口语化和押韵押节奏的形式主义则又决定了这篇翻译严格意义上不值得信赖。
1:去吹伏特加可不是对自己好哇——去喝伏特加是不自爱——To drink vodka is to not love yourself
刚才说过了。
2:伏特加我灌太多——我往嘴里倒了太多——I poured too much in my mouth
倒太多啥?那只能是酒呗。但我这个版直接说往嘴里灌的是伏特加,这是我脑抽了。其实这一句跟前头那句吹伏特加的联系好像也没啥。
3:脑袋旋得像大陀螺——我的头转得像直升机——My head spins like a helicopter
“大陀螺”是为了跟原文的音配上,不用“转”用“旋”是想突出一下程度——都从直升机降格成陀螺了,不得在别的地方找补?
4:大哥知道这货嗨——强者们理解这种力量——Powerhouses understand this strength
我看原文,我觉得这一句很明显跟上一句是连着的,而上一句讲的是人家喝高了,那么这个“力量”我想应该是酒的力量,于是在翻译里用“这货”来指代酒。“强者”这词在咱这,除了被拿去熬鸡汤,好像基本上也就出现在国内网文和日本轻小说啊漫画动画里头,所以我觉得直接把“强者”放到歌词里有点违和。那不用“强者”,还要口语化,还要意思差不多,用啥呢?我想,可以用“大哥”。
5:散射派对雌鹿开——在雌鹿里开起破坏派对——Scatter party in a HIND!
这个把我难住了。直接“雌鹿开”,意译力度过猛,而且指代也不是很明白,但字数要求已经没法变通了。
而这个“散射——scatter”,一般是学物理时候才能接触到的词儿。我上网翻译,这玩意好像还是是个军事用语?但搜军事用语,国内又没有关于这个的解释,我后来又去找了下我那个语言学大佬。


那这个scatter我想能翻译成“干碎”。但是“干碎派对”,指代又不太明朗,干碎谁啊?还是把派对干碎了?后来想了想“破坏派对”应该也差不多。但scatter这玩意到底是不是军事用语我还是没懂,要真是的话,那这词是不能随便改的,军用语的词义严格明确,改不动。抱着这个顾虑,我在翻译视频版本的字幕的时候把scatter这词放着没敢动。
剩下两句“Strong alcohol makes me move,When it spins it feels good”都是意译添油加醋,剩下的我看应该没啥好解释的了。
那么接下来可以放正经歌词了。
无加工歌词
-怎么了,我的小苏卡? - 直升机
去喝伏特加可是不自爱啊 哈哈
直升机们,咱们走!
我往我嘴里灌了太多
我的头转得就像个直升机
强者们懂得这种力量
在直升机里开起破坏派对!
烈酒驱使我行动
天旋地转感觉真不错
强者们懂得这种力量
在直升机里开起破坏派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