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开启对政治经济学学习的整体认知

2022-12-07 18:46 作者:斯诺布里奇  | 我要投稿

虽然已经学了很久,但是还是整理一下马工程教材的导论吧。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它深入研究社会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内在矛盾,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阐明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国共产党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一、    政治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在古汉语中,“经济”意为“经邦济世”“经国济民”,而西方“经济”一词的传统含义是“家政管理”。在古希腊时期,奴隶主组织和经营的生产活动被概括为“经济”。显然,由于历史条件不同,西方早期“经济”偏向于小单位(家庭、城邦、庄园等),我国从社会和国家角度进行“经济”深入探讨要更早。

政治经济学起源于西方。随着欧洲封建制度瓦解和资本原始积累,资产阶级产生了最初的经济学说——重商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命名就彰显了其研究的经济问题已经超出了自然经济和家庭经济的范畴,而是国家和社会的经济问题,其最初主要围绕如何增进国家财富、税收和保障民生,服务于统治者管理经济。但只有进入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形态的物质生产过程,才有可能揭示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和运动规律。重商主义研究主要限于流通领域,缺乏对经济运行的深层理解;重农学派虽然最先将研究对象转向生产,但限于农业生产领域。这些都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的萌芽。

随着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内容转向个人行为和市场价格,出现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并引起了对“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名称的争议(总的来看,“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仍是同一学科的不同称呼)。此后,资产阶级经济学经历了三次大的综合:

1、1848年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将古典经济学系统化。

2、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后,1890年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整合了新旧成果,形成了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3、大萧条催生了以凯恩斯为代表的宏观经济学。40年代萨缪尔森将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学综合起来,形成了新古典综合经济理论。此后,资产经济经济学主流理论在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间摇摆。

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为它的终结埋下了伏笔,与其对立的社会主义逐渐兴起。16世纪到19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进行了初步的社会构想甚至实践。19世纪30年代后,资产阶级经济学走向庸俗化,否认社会发展规律,专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脱胎与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是经济学发展史上的伟大革命。

在我们的生活中,政治经济学一般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当然,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流派。

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人类社会在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过程中要发生两方面关系:

1、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是生产的自然属性。

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包括劳动者(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劳动资料(决定怎样生产,是划分经济时代的标志)和劳动对象三个要素,后两者合称生产资料(生产力中物的因素)。

劳动就是劳动者(主体)通过劳动资料(生产工具)使用自己的劳动力,将劳动施加于劳动对象上,以达到生产目的的过程。

生产要素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劳动者、生产资料、科技、管理、资本等诸多要素。

2、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属性。

————————

剩下的不重要,就省略了吧。


开启对政治经济学学习的整体认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