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深度洛阳游的第五十一篇 洛阳象庄有个近两千年的身长3.57米的石象

2022-12-07 18:46 作者:索易记录  | 我要投稿

索易带你刨根问鼎,聊聊洛阳那些事。每天行走在数千年历史的河洛大地,不经意间,一块砖,一片瓦,一棵树,一座桥,或者一条街道,都是一段历史,一个优美的故事。为此,我用文字和照片留住每一个瞬间。深度游洛阳之系列照片、视频和文字,均为本人原创。欢迎浏览、提供线索并提出建议!深度洛阳游的第五十一篇   洛阳象庄有个近两千年的身长3.57米的石象  




在河南洛阳孟津县平乐镇南部有个叫象庄村的村子, 这个村的村名因一头石象 而得,象庄石象位于村南门外东侧,有个用红砖砌了露天小院,南距白马寺约1000米,正北约3000米与东汉帝陵遥相对应。2017年4月21日,我们一行数人很幸运的遇到了保护石象小院的看门人,石象头向东,作行走状,位于一个坑中,后半身有个裂缝,直到后腿处,这个石象身长3.57米,宽1.20米,高2.55米,系整块石灰岩雕刻而成。象头呆笨,上刻两只小眼,眼睫毛线条清晰,使石象显得活灵活现;嘴角两侧象牙吐露,夹着下垂的长鼻,非常可惜象牙、象鼻已残断;大腿一个人可以合围抱住,前面大腿间可以蹲下一个人。两大耳向外翻,似扇面一样张开,上刻由耳空向外幅射的五道凸线,使大耳从石块上突了出来;颈部和后腿部均刻有皮皱,给人以真实的皮质感;小尾下垂而且断了,石象的背部的脊柱有一些很规则的突起,是石象显得惟妙惟肖。石象的制造者非常生动的抓住了大象的特点,对小眼、长鼻、大耳、小尾、皮质的着力刻划,使石象真实自然,充满活力。东汉石象作为石雕艺术的瑰宝,距今已近二千年,是目前河南省仅存的形体最大,刻技古朴,线条粗犷,意实兼美的艺术佳作。石象形体硕大,比例适当,雕刻洗练,形象写实,达到了完美的艺术效果,在汉代象形石刻中,无有可与之比拟者,考古工作者根据石象所处位置和东汉帝陵相对应的特点推断,其为东汉帝陵前的神道石刻遗物,因此,该石象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1975年7月28日洛阳市革命委员会将其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9月2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深度洛阳游的第五十一篇 洛阳象庄有个近两千年的身长3.57米的石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