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铁科普-12】轻铁第四期列车

轻铁第四期列车(又名UGL-南车浦镇轻铁车辆)是港铁的直交传动轻轨车辆型号之一,在香港轻铁使用。由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生产,列车数量22辆,为。随着两铁合并,九广铁路公司通过与地铁有限公司签订的经营权协议,授予香港铁路有限公司使用。轻铁第四期列车车队编号为1111-1132。
为配合轻铁的发展,2007年中,经运输署调查后,九铁公司同意增购22架新轻铁车厢(第4期列车)以应付九龙南线启用后的乘客量增长,并在2008年1月25日签妥有关合约。这22辆车辆,由澳洲御莱特集团铁路服务公司(United Group(英语:UGL Rail),现称UGL Rail)(即是第三期车辆的生产商)负责车体总体设计,中国南车南京浦镇公司负责整车生产总装和调试。首辆车已于2009年5月交付,并于同年7月尾抵港,其余计划在2009年11月之前交付完毕。整个计划合同总额在3亿元左右。而这批新轻铁车厢在2010年初陆续投入服务,预计届时轻铁整体载客量会提升18%。



列车介绍/设计
2008年初,中国南车南京浦镇公司(南京浦镇)与澳洲United Group Rail Service Limited(United Group),共同取得九广铁路公司的轻铁车辆合约(编号为 KRS999)。United Group负责车体的总体设计,南京浦镇负责整装和调整测试。2009年7月23日,首两列南京浦镇制造的轻铁车辆,由中国南车南京浦镇公司的组装车间生产线开出,并于2009年7月30日凌晨经由茶果岭货物装卸区运抵屯门车厂。
列车车身以白色为主,配衬浅紫色和鲜绿色的条纹。座位则由以往的橙色转用紫色和绿色,及减少十个,增加了车厢空间。港铁表示设计灵感来自轻铁路线图。另外车厢内装有三部闭路电视,还加设轮椅专用位和安全带。
每部车辆设有37个座位,248个企位和3个轮椅停泊位,而车头的轮椅停泊位设有安全带,但不设Poach seats(俗称“半座位”),全车最高可载客285人。
这批第4期新轻铁车厢基本只有车头外型及车门的窗是与第3期列车有分别,而两者性能和规格都是相同的。车门是采用电动式操作(与其余的轻铁车款不同),由Ultimate公司提供。第4期列车的所有玻璃窗皆由海安县耀华安全玻璃有限公司(E000134)制造。集电弓采用德国STEMMANN-TECHNIK产品,与之前的轻铁型号有所不同。
2015年,编号1123试用新款吊环扶手,其后于港铁南港岛线中国制列车、港铁东铁线现代列车、港铁屯马线中国制列车及日后港铁市区线愿景列车均采用该型号新款吊环扶手。
2016年,编号1112和1118列车重投服务前已加设烟雾感应器,与重组后的港铁伊藤忠近畿川崎列车和港铁屯马线中国制列车一样。之后增购的40辆同型号轻铁车辆亦会加设相关设备,以保障乘客安全。




问题
有报章指出,第4期列车车价较1997年起投入服务的第3期列车贵,第3期列车则由澳洲制造。第4期列车共有22辆,共耗资三亿元,平均每卡价值1,500万元。而第4期轻铁列车在2009年抵港后,在屯门车厂内试车时曾在弯位发生出轨事故,南车浦镇需要派专家来港协助调查。港铁当时表示,出轨是因路轨承托力不足,否认列车设计有问题。自此事后,当所有出厂的列车抵达香港后,列车承办商UGL,需要先在车厂内修正列车在制造时所发现的错误问题才能交付与港铁公司正式上线营运。
另外轻铁司机对这一系列第4期列车也有较多的吐槽。有车长投诉第4期列车驾驶舱的挡风玻璃两旁以粗达五、六吋的窗框支撑,视野较旧款车窄,阻碍视线。弧形的挡风玻璃亦有反光问题,除了令乘客看不清路线显示之外,玻璃的倾斜角度及滤光不足,导致车长晚上被对头车的亮光刺眼,看不清前路;另外车厢内的灯光有时亦会造成反光,阻碍视线。而控制第4期列车加速及减速亦较困难,令乘客感觉此款列车行驶时较其他列车摇晃剧烈。列车的关门提示声音、发声频率及操控列车的按钮位置亦与旧款轻铁列车不同,令车长感到难以适应。香港铁路职员工会***********的问题曾向港铁公司反映,但港铁公司表示现代化轻铁车厢和第4期列车无论在外形或设计都一样,并继续推展第1期列车的现代化翻新工程。
事故
2010年9月9日下午14点整,一部位於轻铁田景站旁屯门西北游泳池地盘的起重吊臂突然倒下,砸中轻铁接触网和一列轻铁第四期列车(列车编号:1118)的尾部。事故造成18人受伤。
这起事故是轻铁第一宗列车被物件砸中事故,也是轻铁第四期列车投入载客服务后首宗涉及的事故(但并非由列车本身引起)。
肇事列车近尾门位置被起重机吊臂砸中:尾门松脱,车顶凹陷,车内天花顶有物件坠落。因车体严重变形难以进行修复工程,故该列车于2012年报废,并在2013年将可用零件拆解,该列车由投入服务至事故发生时仅服役17日。其后港铁于2015年购入新车体重新组装此车,并于2016年4月尾完成组装,已于2016年9月4日重投服务。

2013年5月17日下午16点15分,一列轻铁拖卡列車(编号:1112和1117),因列车速度过快,于灰沙围交汇区出轨翻侧,造成82人受伤。
这起事故是轻铁通车以来伤者数目最多的列车意外。而港铁公司调查该列车的行车记录仪来看,该列车以40.9 km/h的车速行走,而该路段限速为15km/h,超过了限速路段的1.7倍。由于列车服务延误超过8小时,罚款达到了1500万元。有关款项将连同其他在2013年内所得的罚款,于2014年7月1日起以即日第二程九折优惠回馈市民。
事后1112列车全车出轨,向右倾侧,车头转向架扭曲,车尾转向架飞脱;右边车头、车身严重损坏,右边近车尾车身严重凹陷,车头玻璃碎裂,车头的车钩被扯至向左下角变形。
因为1112列车车身严重变形难以修复关系,港铁最终于2015年购入新车身作修复此车,原有车卡则运送到东涌线小濠湾车厂拆解。并于2016年9月21日试车,已于2016年11月14日重新投入服务。
1117列车车头转向架出轨,车头严重受损,车头的车钩被扯至向右上角变形。此车损坏较轻微,事后留厂维修,目前维修完成。并于2014年6月7日试车,已于2014年8月28日重投服务。

2019年2月4日下午17点左右,一辆行驶751线的第四期列车列车(编号:1113)在奕园路轻铁路面交汇处撞向一辆南记巴士客运的广汽GZ6120SY旅遊巴士,30人受伤。这起意外亦导致部分接触网及电线柱受损。服务于晚上23点恢复正常。

2019年2月14日晚上22点30分左右,一辆城巴B3线的Enviro500 MMC双层巴士驶到屯门乡事会路兆麟苑对岀准备左转往海珠路时,遭一辆往田景站的轻铁507显第四期列車(编号:1114)拦腰被撞,轻铁车头插入城巴車廂內,城巴左车身被撞至穿洞。城巴司机声称看错信号灯而导致意外发生。受意外影响,轻铁兆麟附近服务受阻,505线需暂时绕道,不停兆麟站至三圣;而轻铁507、614及614P线不停兆麟站至屯门码头站,期间港铁安排免费接驳巴士行走受影响车站。


列车数据
制造商: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制造年份:2008年-2010年
服役年份:2009年-
运营线路:轻铁各线
列车数量:22辆
列车编组:1M/2M(1节/2节编组)
设计时速:80km/h
运营最高时速:70km/h
常用减速度:4.68 km/h/s
列车长度:20,200 mm(不含车钩)
编组长度:20.2 m(1节编组)、40.4 m(2节编组)
定员:285人
牵引电机:三菱电机MB-XXXX
电动机功率:120KW
牵引功率:240KW
车体材料:不锈钢(车身部分)、玻璃纤维(车头及车尾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