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模拟“生物多样性”这件事终于玩明白了
最近一两年,露营正在逐渐成为非常火热的话题,而把这个视角放进桌游领域,你会发现,近两年,有关生物、自然与环境主题相关的桌游有增多的趋势,从《展翅翱翔》到《国家公园》,从《雨林生机》,到今晚即将开启众筹的《关键物种:北美洲》。究其原因,一方面或是与疫情有关,人们的流动性大大降低,露营成为人们逃避现实生活的一剂良药,而在另一方面,在这样如此忙碌的世界里,人们需要休息,需要与自然多些亲近与交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自然,确切地说,是远方的自然,突然变成了人们可望而不可及美好。

于我而言,这些旅游类桌游也确实能给我带来这样的精神慰藉,毕竟看着这些精美的插画,总比每天盯着不断“过期”的核酸期限要强。在试过多味“药材后”,《关键物种:北美洲》作为一剂新的“药方”进入到了我的视线里。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旅游指南”,他更多的像一本打开的生物学教材,利用一个又一个小的图标与符号,让整个自然界真实且美好的展示在玩家的视野里,因此如果你对野生动物、动物保护等等这些话题感兴趣的话,这个游戏真的不妨一试。

这是一款支持1-4人游玩的策略类游戏,细致的玩法可以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我们在B站上发布的视频,在此便不再赘述。
在游戏中真正感受生物多样性
区别于以往的对于生态的分割似的描摹,《关键物种:北美洲》更强调的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相互联结。功利些讲,只有联结,才会“算分”,通过这样的机制,玩家感受到的不是单个生物的强势与劣势,而是一个生态系统中的缺一不可,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和谐共生。生态体系、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生物的多样性在这个游戏中得到了强化,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

这也和真实的生态系统相同,游戏名字“关键物种”来源于真实的生态学用语。关键物种是指珍稀、特有、庞大的,对其他物种具有不成比例影响的物种。它们在维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上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它们消失或削弱,整个生态系统可能要发生根本性变化。
而游戏本身又对“关键物种”这一概念有着切实的关照,关键物种越多,该行或纵的分数越高,而如果还原到现实世界里,这样的分数往往意味着,由这样一些生物组成的生态环境更坚不可摧,更能抵御外部侵扰,因为有着更多的“关键物种”意味着整个生态系统的更加稳固。设计师在设计游戏时所希望玩家去追求的就是这样一个多元且稳固的生态环境,这使得游戏在潜移默化中向玩家传递了设计师本人所理解的自然界。
简单的玩法下不低的思考量
而从另一方面讲,《关键物种:北美洲》是一个非常好学的游戏,玩家能做的行动分为两种,一个是从六张物种卡牌中挑选一张,最右侧的物种是免费的,但要拿中间的卡牌时则需要在该卡牌右侧的每一个物种卡牌上都放置一个连接标记,拿到的物种卡要立即放置在自己的版图上。放置的卡牌与周围的物种有几个相同的栖息地符号就会获得几个连接标记。

另一个行动是发动技能,要么是选择一个白色面的技能标记,发动他上面的技能,并将其翻至黄色面,要么是把所有黄色面的技能效果全部执行一遍,并将所有黄色面的技能标记翻回白色面,同时将时间标记向后挪动一格,当时间标记走到终点时,就触发了游戏的第一个结束条件。

游戏整体并不复杂,但叠加上他的计分模式,却让游戏有着不低的思考量。
玩家版图的每一横行与纵列都会算分,而算分的条件是需要卡牌下方的数字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排列,且相连数列的物种卡牌还要有一个共同的栖息地,这就使得游戏的思考基本上是从第一个行动就开始了,当拿到第一张物种卡时,根据他左侧的栖息地数量与卡牌下方数字,你就需要思考这句游戏要将这数字布局到哪儿,越早做全面的布局越能让你的游戏获得高分。
这样的思考并不是一件烦恼事,因为只是听上去复杂,实际上并没有很大的计算量,他考验的更多的是玩家的谋篇布局能力,而不是让大家去做一道江苏高考数学题。这种布局、筹划的爽快感让我们静森的编辑们都深陷其中,时不时地就想开上一把。
唯一美中不足的可能正是因为不低的思考量,导致玩家人数多的时候downtime时间可能会被拉长,因此经过测试,双人局的游戏体验是最佳的。
真正称得上是“精美”的单人模式
在玩过近一两年很多游戏的单人模式后,你会发现现在很多单人模式变成了“敷衍”,因此,当拿到《关键物种:北美洲》的这个单人模式的笔记本后,真的给我一个眼前一亮的感觉。

首先是《关键物种:北美洲》的单人模式从开始到结束,每一个任务都有一个故事,并且每个任务的游戏设置都与剧情有着关联。每一个任务页的插画都非常好看,就像是在打开一本日记。同时,任务的难度也是在逐级增加,他不会一上来就让你做非常困难的任务,也不会让你觉得没有挑战性,精巧的设计让单人模式的游戏难度呈梯度变化。
其次是随着剧情的展开,游戏盒中6个信封中的新物种还会加入到游戏当中,给游戏增加新的变数。并且,出现的物种也不是随便加的,而是跟剧情有着强烈的关联。更好玩的是,官方还在最后一个任务中“整活”,加入了北美最有名的传说“大脚怪”与“鹿角兔”,莫名的戳中笑点,让整个单人体验非常有趣。

另外,A社此次还将原版的单人模式小册子改造成为手账式的纪念本,让这种精美更进一步。手账本拿在手里的感觉非常好,也很有纪念意义,每一页下方还有对物种的介绍,看着非常舒服。
万类霜天竞自由
精美的画风与不俗的游戏性下,我们能够感受到设计师对整个自然环境、对野生动植物的热爱。似乎我们又要回到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即“寓教于乐”,我们期望着在玩中能够学习,在学习时也能嬉戏,但实际上我不觉得这是真实能办到的事,学习就会是一个相对枯燥的过程,但玩的重要作用是播下兴趣的种子。
《关键物种:北美洲》没有像其他游戏那样,运用注脚来强化一个游戏的知识性,反而是非常单纯,《关键物种:北美洲》将游戏做的非常好玩,非常耐玩,而在游玩的过程中,你被游戏反复强化的那些符号会勾起你的兴趣,比如濒危物种符号,游戏中的濒危物种符号并不是随意给的,而是真实世界中的濒危物种;又或者对生物栖息地的考究,单人模式的背后甚至还告诉玩家这些动物在哪儿生活。
这是一款真正热爱动物与自然的人做出来的游戏,那种真诚的劲儿你不会明显的感受,但是他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你。就像我们都在说保护野生动物,怎么保护?《关键物种:北美洲》和你说,先从认识到哪些物种最需要被保护做起。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我们希望能有一个让动物们自由驰骋的天地,正像我们不希望被隔离一样。
今晚7点,A社《关键物种:北美洲》正式在摩点开启众筹,快来参与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