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仔饭终极指南:啥 锅 都 能 做 !

煲仔饭
目录
一、备料
二、砂锅做法
三、煮饭的用水量理论
四、炒锅做法
五、其余种类锅做法
参考文献
(学院派)
一、备料
1.1 准备1杯(160g/180ml)籼米、90g腊肉、2根腊肠、3颗芥兰、一小块猪油/黄油、18g/20ml植物油

图1.1
1.2适合的锅种类、大小、食用人数

表1.2
1.3米的处理
1.3.1淘米,把米放清水内搅,冲掉浮灰,不用搓洗,稍微淘一下就能粒粒分明,搓洗后成品品质差别不大[1,2]
1.3.2淘洗后浸泡半小时,避免夹生
1.4其余食材处理
1.4.1起热水,下腊味,大火烧开后
1.4.2加入芥兰(用腊味的油镀膜)
1.4.3水再一次烧开,全部捞出

图1.4.3
1.4.4芥兰切段、腊味切片

图1.4.4(1)

图1.4.4(2)
1.4.5烧一壶水
(准备工作结束)
二、砂锅做法
2.1可选择粗陶半釉、细陶全釉、加锂辉石可干烧的细陶全釉砂锅,用之前开锅(开锅方法下期讲)
2.2开好锅的砂锅,锅底刷上底油(猪油、黄油、芝麻油都可以)

图2.2
2.3浸泡半小时的米,沥干水分,铺平锅底

图2.3
2.4倒开水没过米7mm左右

图2.4(1)
可用1元硬币洗刷干净,水线在拼音和“元”的连线上即可

图2.4(2)
2.5盖锅盖上灶,大火煮开,煮干后,继续大火,期间注意锅内声音,一旦出现这种噼里啪啦的声音,意味水即将收干
2.6开盖,沿锅边淋入一圈食用油,用筷子顺边缘戳,让油渗到锅底
2.7铺上腊味

图2.7
2.8盖盖,改小火,从左边开始,按左、右、前、后、中五个位置各焖2分钟,侧放砂锅时,保障锅在外焰能烧到锅壁的状态(示意图见下)

“左”👆

“右”👆

“前”👆

“后”👆

“中”👆
共计焖煮10分钟
2.9转大火烧半分至一分半,时长取决于锅边米饭状态

图为较浅状态,烧1分半,反之,颜色深烧半分钟即可
2.10 烧完关火,放芥兰(可淋酱汁,此时放有焦香,如蒸鱼豉油)后盖盖
用余热把饭焦煎到金黄色(约2~3分钟),翻拌均匀这时候淋酱汁也可以

图2.10
(学院派结束)
(“野路子”)
三、煮饭的用水量理论
3.1用浸泡过半小时的籼米煮饭加水量公式
刚没过大米的水是煮熟需要吸收的水,超出的水量则为煮的过程中损失掉的水

让其他锅的水=离开粗陶半釉锅的水,效果相同,采取措施,锅边留2~3cm的缝减少冷凝水回锅

表1.2内锅均可适用,具体加水量见表3.3

表3.3
四、炒锅做法
4.1 1-2杯米的煲仔饭,建议使用31cm以下炒锅,加水高度以之前1元硬币为例

表4.1
火候选择取决于锅壁厚度,厚度1元以上更适合做煲仔饭,例,
5角厚度的锅导热快,锅内各区温差大,饭焦不易均匀;
1.7元厚度的锅,导热慢,锅内各区温差小,饭焦相对容易均匀。
4.2以铝芯不锈钢炒锅为例,
4.2.1上底油、平铺泡过的米、倒开水
4.2.2留出2-3cm宽的缝(如图4.2.2示),开大火,煮到水彻底收干

图4.2.2
4.2.3锅边淋油、铺腊味
4.2.4盖盖留缝,小火焖,依旧保持外焰烧灼,左右前后中五位置各焖2分钟
4.2.5查看锅边米饭状态

如图状态为微焦,盖盖留缝用大火烧半分钟即可(不建议超过1分钟)
4.2.6烧完关火,加芥蓝,盖盖留缝焖1-2分钟出锅
4.3 5角厚度炒锅做煲仔饭,
4.3.1需改中火煮饭
4.3.2小火焖时,火焰不能触碰到锅壁,在前后左右各焖2分钟基础上,各区与锅中央连线中点四区再各焖2分钟,最后中心位置焖3分钟
4.3.3盖盖,留缝,焖煮中火烧半分钟
五、其余种类锅做法
5.1泡面锅、雪平锅做法
做法类似于厚炒锅,1-2元厚度的锅可参考如图火力

雪平锅火力参考下图

具体说明

5.2小煎锅做法
适合做1杯米的煲仔饭
以陶瓷铝芯不粘锅为例,
5.2.1可不刷底油,铺平泡过的米,倒入开水
5.2.2避免着火,锅盖倾斜放置,开大火收干水

图5.2.2
5.2.3撒料,盖盖小火焖煮,左右前后中五个位置,各焖2分钟
5.2.4铺芥蓝,盖盖大火烧半分到1分钟
5.2.3&5.2.4火力参考见图


5.3铸铁炖锅做法

火力参考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