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汉硕经验分享
大三就想着考研,对这个专业感兴趣就考了。大三下学期就确定院校,3月份就开始复习了。由于我本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所以对部分语言学和文学的知识都有点印象,所以就放松了警惕。在3月-7月中旬只是把现代汉语、文化要略、跨文化、引论和英语粗略地过了一遍。7月中旬结束了期末考试才正式进入备考的状态,相对于其他考生,已经有点晚了。
【专业课】
我从三月中旬开始复习,到六月中旬停止,6月中到7月中全身心备考期末考试……因为我比较重视学校的期末考试,而且对本专业也很感兴趣大三也没有逃课,而是很认真地完成了专业课老师布置的作业,基本一周1-2本小说,到现在我也觉得大三是我大学期间收获最多的一年。在3月到6月期间,我只是把引论、通论、跨文化交际看了一遍,文化要略只看了2/5,把勤思的专业课视频看了一遍,草草过了第一轮复习。
我真正进入考研复习状态是在七月中旬,结束了学校的所有考试才开始的。
【复习阶段】
【7月-8月】
我选择留在学校复习,没有回家也没有去实习。
专业一:把现汉通论的内容看了一遍,并做了课后习题+对答案。看古汉前两册的繁简字转换等通论部分的内容。《201例》看了100例。
专业二:暑假期间,我把跨文化交际、中国文化要略、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还有所有文学部分的重点全部勾画完,并把文学重点部分自己整理出来。光是划重点就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所以有机会的同学尽量在暑假前就结束这个费力的工作,7、8月就能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背诵和复习专业一的知识点。
【9月-10月】
专业一:开始做暨大的真题,刚开始感受真题还是挺痛苦的,因为知识点记得不牢,错饿了很多。不过真题是必须熟悉的!这个阶段现汉通论不离手,必须每天都看。古汉开始做古文翻译,把全国真题中的古汉翻译拿出来练手,培养语感。开始背诵语纲重点
专业二:每天都看文化要略、背诵文学的重点资料,看引论。10月才勾划了教育心理学的重点,10月才开始背诵。
【11月-12月】
这两个月就是反复做真题,反复背诵。这个阶段我比较重视政治,因为当时特别害怕大题不会写会一片空白,事实证明我多虑了。这两个月过的特别快,刷的一下又是一周,用跨文化交际这本书来计算,看一次基本是一周。
【专业一】
看过其他经验贴的小伙伴们应该都知道《现代汉语通论》的重要性。凡是考过了暨大汉硕的学长学姐都会说,通论必须每天都看,在专业一的150分中,通论差不多占了120分,复试无论是笔试还是面试,主要也是灵活地考了现汉通论的内容,所以一定要十分重视现汉,重视通论,初试以课本内容为主,复试要灵活串联知识点,要拓展一下知识面,学会全面回答。
1. 《现代汉语通论》
这本书3月-5月看了一次,7-8月看了一次并做了课后习题+核对答案+背诵。9月开始基本可以一个月或三周过一遍,每天都必须看,在复习新内容之前都要过一遍前一天复习的知识点,遇到记忆模糊的知识点就要做下标记,多次反复看。这本书十分重要,每个小点或者练习题都要复习到,因为考试的简答题考的点会特别细,有些真题也是来自课后习题,所以这本书每部分内容都不能轻视。
同时也不建议大家把通论整理到笔记本中,因为每个部分都很重要,有时间抄出来还不如多背几遍。在9月中旬,勤思的老师还给我划了一下重点,让我背诵的时候更有思路,但是前提是前期要熟悉每一部分的内容吧。整本书可以分为语音、汉字、词汇、语法和语用五个部分,其中语用这一章考的知识点比较少,大部分都是考修辞和病句两节,其他小节可以不那么重视。其他的章节都是很重要的,希望大家能重视起来。
我本科学的现汉是黄廖版,所以在复习的时候会将学过的一些笔记对照着补充到通论中。有小伙伴会问要不要看黄廖版,就我个人而言,我只是粗略地看了一遍,把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补充在通论中后我就没有再看了。但是真题的答案肯定是以邵版为标准。
关于做真题,暨大的真题至少做3-5遍,第1、2次感受题目风格和做题的感觉,第3、4次理解+背诵,以免重考还是不会,第5次主要是考前模拟,练练手感,顺便当做复习重要的知识点,可以留下最近两三年的真题考前一天一套。
复试的时候问过专业一134的小伙伴,她把全国的真题都做了一遍,了解了南北高校出题的风格差异,而且基础很扎实,所以建议大家多做题,多刷题,巩固小的知识点,因为考研的每一分都很重要,关系着名次的高低。另外,提醒大家要尽早做真题,了解暨大的出题风格,如果觉得知识点不扎实不想浪费真题的话可以在暑假期间用其他高校真题来练练手,8、9月就一定要开始做暨大的真题,用真题来巩固复习课本的知识点。
2. 《古代汉语》(前两册)
古汉我只在前期认真看了通论部分,尤其是繁简字转换,后来就转为做各校真题的翻译上。但是暨大的选择题、填空题也会涉及到古汉的内容,因此勤思的老师给我划了一下古汉通论知识的重点后,我在11-12月背了4遍。
古汉的重点在于翻译,建议多练习,想想特殊句式的翻译方法,熟悉古代汉语就行。今年的翻译比较简单,是初中语文学过的课文,所以大意容易理解,但不能保证翻译就能中得分点。
3. 《语言学纲要》
我大三上才刚学完语纲,虽然不是准确记忆,但是重难点基本理解了,而且勤思的老师给我划了重点,所以复习起来没有那么吃力,这本书我从10月份开始复习,只是背了勾划的重点,到考前背了4遍左右。今年也算考了一点,那个知识点通论也有,只是语纲更加详细,学习语纲有利于因为语纲研究的是所有语言理解现汉的知识点,因为现代汉语就是所有语言中的一个,是共性和个性之间的关系,但这本书不是重点,会考一些,大家可以合理安排复习的时间。
今年专业一的题目比较简单,大家的分数都挺高的,想真正和别人拉开差距,真的要做到全面、扎实。看到第九名的小伙伴分享复习的经验时,真的觉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别人不仅把参考书目都看了几遍,而且还看了其他的拓展书目,大量的练习题也是高分的基础。别人在专业一上花的时间和她最终的成绩是成正比的。而且复试的时候,因为基础比较扎实,她基本没怎么复习也能记住知识点,而且在答案是发散性的,和她多看的课外书目形成的知识框架是离不开的,这是借用他人的经验给大家的一点点建议(#^.^#)。
【专业二】
专业二可以根据试卷内容划分为“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80分)、“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30分)、“材料分析与写作”(40分)三部分。暨大专业二书目是出了名的多,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重点,不能浪费太多时间在不重要的知识点上,要适当取舍,文学的书目很多,如果本科没有学过的话背诵会有点吃力。
而且近年来,暨大专业二的题型和内容分布变化有点大,因为题型不同,对知识点把握程度就不同,所以必须全面复习才能更好地应对题型转变。其中,要略、引论、跨文化交际这几本无论考什么学校都是必考书目,所以一定要重点掌握。
(一) 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涉及的书目有:
《中国文化要略》、《跨文化交际》、《古代文学》(四册)、《外国文学》(两册)、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中国文化概论》。(加粗的是重点)
1. 《中国文化要略》
这本书我在3月-6月期间看了一点,暑假听了学姐的课程,勾画了重点,算是把课本过了一遍。大概到8月中旬才正式开始背诵,只看重点,每天坚持看1h,前期花的时间比较多看得比较详细,后期因为其他科目背诵的内容逐渐多了之后,就减少了在要略上的时间吧。
虽然学姐们都觉得这本书很有趣,但没什么文化的我认为这本书真的超!难!背!因为知识点很零散,很细的点都可能会考,虽然每天都有看,但是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背下来了,“看了又忘,忘了又看”最适合形容这本书了。我咨询过三个学姐,有两个都不建议直接背诵它配套的背诵手册,因为手册太简单会漏掉许多知识点,不利于全面复习。建议用全国真题来检测自己是否真的背下来,也可以把真题中要略没有涉及到内容补充到要略上。
多理解一下这本书的框架和内容对复试有一定帮助,因为在以前的面试过程中,曾考察过“茶文化”、“什么是避讳”、“中西方饮食文化”等内容,如果熟悉要略的话,回答起来比较轻松。
2. 《跨文化交际》
这本书很有趣,内容很少,例子很多,是复习专业二中最有轻松的一本书了。虽然内容少,但都是重点,每个例子都必须记住,有的会考选择填空,有的会考简答,还有可能出现在案例分析中,或者写作文时会使用到其中的例子,所以是一本很重要的书。这本书有助于我们对中外文化差异的了解,和引论有重叠的部分,可以配合着看,加强记忆。(如:文化词汇、文化休克、送礼、饮食等)
3月-6月把这本书看了一遍,7月中听学姐重点课程,勾划了重点后,到9月中才开始背诵。9月-10月一周半-两周看一次,到11月后就基本一周背一次。今年跨文化交际内容考了很多,我要略掌握得一般,跨文化交际背的挺熟的,所以专业二考的还行。
3. 文学
古代文学,第一册先秦和秦汉文学不大重要,后三册都很重要。外国文学,第一册很重要,第二册后现代主义的不太重要,已经考过的作家作品都是重点要反复背诵且适当拓展相关内容。现代文学,要掌握耳熟能详的作家、作品名字。当代文学,我只看了勾划的重点内容,没有整本书都看。
文学内容多而杂,根据往年真题的分值分布来看,重点是古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但是今年就考了蛮多当代的,我记得不牢,就空了许多…)
勤思的老师给我划了两次文学重点,结合两个老师的重点和本科学习的重难点主要背诵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部分。7—9月我都在整理文学的重点,9月中旬后开始正式背诵,由于本科曾学过部分内容所以前期背诵比较简单,但是在后期复习中就很容易混乱作者和作品主角的名字,所以建议大家复习时务必把“作者—作品—主角—主要内容”记清、记牢。
我基本一个半月复习一轮文学的内容,到了12月就把内容简单地背诵了两遍就去考试了。要提醒的一点就是,今年重考了原题,又考了一遍柳永,连题目都相同。前三年都考了与《红楼梦》相关的知识点,因此考过的内容也不能掉以轻心。
4. 《中国文化概论》
这本书我翻过前几章,后来觉得没怎么出题就没看过了。今年出的文化简答题有涉及到一点“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没看过这部分内容,但还是硬着头皮把卷子写完了。很多年的文化简答题都会涉及到这本书,但是即使没看过也能根据复习的知识硬扯一点点,但如果考的是死记硬背的知识就只能say goodbye了。
(二)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
这部分内容涉及书目是《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教育学和心理学。第二部分题型变化很大,除了选择、填空、判断外有时还会有简答题。简答题主要考的是引论的内容,所以大家可以根据考察的方式调整自己复习、背诵的方式和要求。
1.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引论是这部分考察的重中之重,不仅是初试、复试的参考书目,还是跨专业很难背诵和理解的内容。3月-8月初,我把引论看了两遍,还是跟没看一样。后来跟着学姐勾了重点也顺带把课本过了一遍后,结构框架逐渐清晰起来。9月-12月搭配着学姐整理的重点资料一起背诵。但不能只依赖重点资料,而忽略课本,因为资料主要是帮助你理清结构,课本有很多重要的例子和说法,需要看了才能理解不同观点的来源、表现方式,在回答问题时才能有话可说。
2. 教育心理学
有学姐推荐过李传银的《普通心理学》、陈琦的 《教育心理学》。我使用的教材是教师资格证的《教育知识与能力》这本书,勤思的老师给我勾划了重点后,在图书馆借了《普通心理学》补充个别知识点后,就只背诵重点内容,其他都不看了。因为教心的分值少,重考率高,所以花的时间不多,共背诵了4、5次。其中教育学和心理学有部分知识和引论有重叠的部分,这部分可以串联记忆,因为重复出现,所以重叠的部分也是考试的重点,复习的时候要标注出来,增加知识点的重现次数,巩固记忆。
(三)材料分析与写作
写作部分是暨大和其他学校差异最大的部分。它不是要求写教案,而是根据所给的材料写一篇议论文,主要就是结合材料和自己所学的知识,论述你的观点,不少于1000字。这部分内容,没有对应专门对应哪本书籍,所以熟记每本书的知识点很重要。例如:现汉告诉你现代汉语的语音、汉字、词汇和语法的各自特点、演变过程、作用、还有一些规范化的问题和观点等等;引论则告诉你汉语各个要素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习得的过程和教学的原则等,是论文和案例分析的理论来源;跨文化交际中中外文化差异和表现是论文和案例分析的例子积累的来源,同时也可以用来分析跨文化交际差异的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等。总之,这是个考察综合能力的内容,要求掌握相关知识并灵活运用。
需要注意的是,近年写作考察现汉知识越来越多,去年是考察字母词的出现和规范问题,今年是关于汉字的利弊,所以要更加再次提醒要重视现汉的知识。
【公共课】
总的来说本人的公共课成绩不好,对比其他同学的公共课觉得有点拉后腿了呢。所以大家可以以我的学习经验为戒,不要犯和我一样的错误。
单词:3月开始看恋恋有词的视频,到7月中旬就把恋恋有词快进地看了两遍。之后每天早上背一小时的单词。
1. 真题:8月才开始做真题(太晚了!一定不要学我!!要早点开始熟悉真题,感受真题中出现的高频词汇,一边做题一边记单词,积累不懂的单词反复看!!!)
8月-11月,每天下午2:30-5:30做阅读,然后翻译阅读的文章,每个词都翻译,不会的就查字典。就这样机械地进行,时间也会根据自身情况有所调整。把做真题的时间放在下午是因为考研的时候英语也是安排在下午,这样大脑在下午面对英语时不会太陌生。
2. 作文:9月看了王江涛网课视频,了解了大小作文的要求和写法,9月-10底把大作文10篇、小作文10篇都背诵+默写2-3遍。11月-12月看了考虫的作文课,背了一些写作的模板就上战场了,考虫的模板相对简单,适合英语基础一般的同学,所以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英语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模板和课程。
(二)政治
1. 8月底-9月初,看了阮晔马原的视频,很有趣。
2. 9月-10月中,一边看肖秀荣的视频,一边做精讲精练。
3. 10月中-12月,肖秀荣的《形式与政策》、《考点预测》、《冲刺八套卷》、《冲刺四套卷》。
政治最大的感受就是要紧跟肖秀荣老师的步伐就行,什么阶段要干什么肖老师的微博都有及时提出,安心跟着老师不要慌。前期可以参考其他老师的资料或者课程,但是在冲刺阶段,一定一定要看肖秀荣!!!时政、大题考点看他一个人就够了,因为到最后大家压的重点都差不多,与其浪费精力去找各种重点,不如多背知识点。今年背诵的内容都在材料…所以选择题才是拉分的关键,能不能上70+还是要看选择题。所以另一个经验点就是前期多背零碎的知识,背准背熟,我12月基本就只背大题,小题忘了许多,最后选择题做的不是很好,希望大家以此为戒吧。肖老师的微博太可爱了,不关注会吃亏的~公共课报班不报班这个问题,可以根据个人学习情况、个人经济状况决定吧,各取所需,能督促自己学习,帮助自己考上就好。
最后就是希望大家能在这段漫长煎熬的时间里坚持下来,无论成功与否,你定会收获良多,也希望有机会能在暨大看到你们,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