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踏实实学习,一步一步成长;给希望继续学习的同学一点儿建议
一年即将结束,作为一个只讲课不太兜售价值观的老师,还是在年终说点想说的:
学习如健身,不是如按摩。健身的特点就是,不好坚持,容易松懈,短期无效,但是长期效果非常好。这个过程痛苦,难受,不舒服,但是有价值。
长期考试思维下的学生,有意无意就把考试和学习进行了分割。甚至认为,学习知识再去考试是非常“傻”的行为,考试应该是短促提升的,无论依靠秘诀、还是法术、还是超能力,或者也可以叫预测押题、答题技巧或者写作模板。
总之,可以不依靠学习就可以考高分,成为了考生们追求道德最终目的,而培训业因为考生们的想法(或者说愿意付费的想法),加剧了这种风气。
须知,这是一种危险的思路,其最终就是“不劳而获”。一旦相信这种思路,也就可能相信:
不用锻炼而只需要吃需要吃某种食品就可以减脂增肌塑形;
不用正规医疗而只需要吃某种保健品就可以包治百病;
不用工作认真进行财富积累而通过某种投资渠道就可以一夜暴富
……………………
市面上的广告都是什么,相信大家也都看得到。而相信这些的结果是什么,相信也都猜得到。
作为刚刚考研结束的同学们,人生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作为年轻人,学习还是必要的。最近总有同学说到考后空虚,说到希望学习一些知识。
我在考研政治之外,做了大政治系列课程,其实也是希望,能尽力让同学(以及我自己)多学习一些东西,而不仅仅是应付一个又一个的考试。
注意,以下的课程,都低价到令人发指,设置价格只是一个小门槛,希望想要学习的人进入。
重磅推荐老王私享电台课程(第一季,第二季)
这个课程没有什么逻辑和主题,就是单纯分享一些有意思的知识。
课程时长都超级长,因为我也不认为碎片化学习真的能有什么体系和深度。
①课程有关于青年人成长和生活的一些内容,比如:
王老师的考研奋斗历程,就讲述了我第一年如何考研失败以及二战时候的心路历程。

辩证法教你在读研前不被同学弄死,这节就讲述了如何处理好同学和室友关系。

他(她)在想什么——跨性别的历史观的探究,这节课讲述了恋爱的底层逻辑。这节课请独自戴耳机观看,远离家长,切记!!

②课程还有一些励志典型,讲述了无产阶级领袖的一些生活片段,如
xxxxxxxx,这一节讲述了他从年轻到成长的历程,尤其在梁家河时期的一些往事。
xxxxxxxx,这一节讲述了他的一些生活小事,XXXXXXXX
③课程也有一些对青年人的嘱托和提醒,如:
古今中外的骗局——骗子和反骗的对立统一

传销、保健品与民间高手——反科学主义、阴谋论和不可知论
这两节课讲的都是如何提防各种骗子的方式,从神汉巫婆到现代传销。
④此外,还有一些有趣的知识。
如很多考生和我说不知道怎么在互联网上不被带跑,如何防止舆论裹挟,我就讲解了:“杠精”是怎样炼成的——逻辑和传播视野下“忽悠”的原理和技巧

有人希望听听如何减肥,作为前减肥成功者和现吃货,我也分享了一些底层的知识,揭露了一些谎言,见美食、美味与健美——生理学视角下的美食及其耗散
也有同学希望我试着讲讲中国古代史,我们就用金庸的基本经典小说,串讲了中国古代史的内容,见金庸武侠的时空——江湖、游侠与丛林社会的演变

⑤此外,我们也聊了一些相对正经的主题:
如,引用、抄袭与中国知网——如何安全的完成一篇毕业论文;这篇文章,谈了学术圈的一些轶事,也讲述了基本的学术规范和道德。
如,跳大神与科学研究——认识论下外在世界的熟悉与陌生;这一节就讲述了人的认识的发展历程,相关知识也是我硕士阶段的一点儿收获。
以上内容,同时通过大量知识干货整理并重塑逻辑而成,相信能让听者有十足的收获。
另,最近还有同学问我英语怎么学?!对于一个英语学渣来说,我没有特别好的建议,但是,之前在B站偶尔看到过夏鹏老师的英语学习方法,还是符合我对一个英语老师的期待的。为了防止广告嫌疑,就不给出链接了。
几本图书推荐:
同我一样的吃货朋友,除了菜谱外,还可以看一些书:
《餐桌上的世界史》,这本书讲述了世界的饮食文化和背后的人类学关系。但是由于作者是日本学者,对日本料理的地位过分抬高了(或者说在他熟悉的领域说多了),不过依然可以作为重要参考。
《吃货的生物学修养》,这本书阅读下来,在大快朵颐的同时,绝对给你十足的惊吓,随着阅读手边的肉岂止是不香了,甚至还有那么一丝丝的危险。
食色,性也。如果对食之外的话题感兴趣,
除了经典的《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
还可以看一看《被劫持的私生活》
不卖书,不挂链接,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找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