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之中,贾诩做出的计谋抉择,是对还是错?(一)
有些时候历史,往往是被小人物所改写的,但是小人物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大的计谋,比如说董卓死了之后,李决和郭四这样的小人物怎么能够掌控长安?因为背后有一个重要的谋士,也就是贾诩在后面出谋划策,本来在董卓死了以后,大家都觉得王允能够主政了,这样一来整个世道会变得更清明,但是王允这个人也并没有体现出特别高的治理能力来,董卓留下这批遗产,大量的西凉军对他就没有很好的处理,他当时安排李素跑到大营当中,告诉这些西凉兵说,现在开始我把你们都遣散了,否则的话有这么多兵在,你说那些反董卓的盟友还保持跟长安城的对抗,这不利于国家安定团结
所以就地就散了散了,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消息传到这些大营当中什么情况?说王允呢,把当时的大名士蔡邕给杀了,就是因为蔡邕,感激董卓给他平反,掉了几滴眼泪,表示一些悲伤,他就二话不说把蔡邕杀了,你想想我们是董卓的亲信,一旦就地解散了,也没有了兵权,那不得任人宰割,所以大家就开始嘀咕啊,打算不同意解散,于是推董卓的女婿牛辅带领大家继续作战牛辅跟这个李素一交兵,马上就把李素给打败了,结果吕布冲上来了,吕布冲上来先没对付牛辅先把自己李素给干掉了,你看看吕布打别人不行打自己的人,还是很有两下子,但是牛辅这哥们运气也不好,很快被手下人给干掉了
这样一来西凉兵又一次群龙无首,为首的人当中就属李决和郭四这两个人职位比较高。一商量咱们还得向王允投降,毕竟他掌管了朝政,于是就派人向王允递交了降书,王云给他们回复非常坚决,没门儿不给你这样一机会,我一年不能进行两次赦免,你们必须解散,使者带着这个消息回到营中,这里绝国嗣一帮人商量,一看大势已去,兄弟们咱们收拾包,分点财产回老家看来朝廷是真不给咱们机会了,就在大家乱哄哄往外走的时候,突然有人说了一句,等一等,我有一个想法,这个人是谁?
大家定睛一看,不是旁人,正是牛辅手下的一个重要的谋士,叫做贾诩,这个贾诩跟大家说现在诸位你们要是散了,被人各个击破死无葬身之地,众将领一听就慌了,那我们不这么办,还有什么好办法?贾诩说当然有现在我们还有大量的兵丁在,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在这个时候,我们直接西宫长安城,把长安城拿下来替董卓太师报仇,如果胜利了,你可以拥立皇上挟天子号令天下,如果输了大不了跟今天一样跑,这有什么了不起的,这一番话瞬间把大伙儿的心中的欲望和火焰全都点燃了,于是大家拔出包件,拼了拼了拼了,这帮人听了贾诩的话,就跟打了鸡血似的,直接杀回长安城,要说董卓手下这些西凉兵,单兵作战能力是非常强的,而且一旦拧成一股绳,依然是一个强大的势力,就在他们往长安出发的过程当中,贾诩还告诉众人不断的传递一个消息说,王允明确说了西凉兵有一个算一个,一旦解散了,杀无赦斩立决。
这个消息传出去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士人人自危,只有抱成团儿往前冲,还有一线的生机往长安城进发,这一路上不仅有李珏、郭四张记者这样一批将领,还有樊稠李蒙等一批人汇集到这里,前前后后一共有十几万人,长安城当时的守军有多少?吕布手下的1万多人就此而已,在这种情况下屋漏偏逢连夜雨,就这一两万人还出现叛军了,长安城当中有一支少数民族的部队叫做守兵这支兵马,本来是益州牧刘焉派来增援的部队,这批人一看形势不好,我何必给你卖命我是一个拍来的不对?
所以他们率先叛变了这支叛军打开了长安城门,让凉州兵大规模的进入城中,这样一来城中根本抵挡不住,在这样一个非常危急的时刻,吕布领着张一顺带着几百人来找王允了,叫上王云打算一起逃走,但是王耘这个人,虽然能力不强,但是还挺有骨气,你们走我替皇上首家,我绝对不走了,你要告诉观众这些将领来保护皇上,吕布一听,没得救了我管不了了,只好先走了,吕布走得这么匆忙,还不忘把董卓的人头挂到马上带走,他觉得这个东西,将来跑到外面献给谁,没准能换个一官半职或者换个根据地也保不齐
于是吕布是撒腿跑了,李珏,郭四,这帮人冲进来之后,见着这些王公大臣是见着就砍,抓着就杀你向王允,黄婉,这些人根本不给你什么机会,你跟我讲什么?仁义道德一刀斩了,就是这帮人挟持皇帝之花马上给自己封官,摇身一变都成了国家的肱骨之臣了,不仅是这帮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同时跟凉州集团关系特别密切的马腾,寒随这些人,也都封了将军了